01
独自在露台上休息,听见不远处楼顶有人在电话聊天。西北口音,断断续续能听懂些:大概是东家谁的母亲离世,又是西家谁的儿子考上大学,还有自己家的秋收冬耕……聊的都是琐碎的日常,空气中都荡漾着俗世的气息。
这些总是让我觉得新奇。所有浓烈的话语,是情感的联结,也是对日常时光的打法。
想想自己,好像从未有过冬家长西家短的日常聊天语境。或许是与生活环境有关,或者性格使然。偶尔与母亲电话或视频,能说的只是自己和孩子的近况。
她对我总是有诸多的担念,我时常对她说的一句话,“最好的已经离开,最坏能坏到哪?”这可能也是我对自己的暗示亦或者鼓励。人一旦能承受最坏的生活果实,也就能坦然面对每一个当下,无惧未来。是对勇气的嘉赏。
我与母亲之间,好像也缺乏语言浓烈的兴致,我们在一起,可以相互陪伴,但难以给予彼此安慰。
就生活而言,各有各的难处,她已经具备足够的心智去承担并化解各种,世间因缘给身、心带来的挑战与困顿,她是如此懂得隐忍和韧性的重要。在日后漫长的成长环境里,她将这样的心性遗传给了我。
我们在不同的时空,带着外界给予的“功课”,因生命业力形成的障碍,或许是我们此生需要完成的修行。比如母亲,承担里女子在成长路上带来的各种矛盾与困苦,她以自己丰盈、强大的羽翼,始终如一,本能呵护、见证了各自的成长,这是她已经完成,或修行好了的功课。
所以,即便她年岁渐老,你依旧能感受到她身上那股力量,母性的温柔与强大、无私与包容,都是在通过了万千坎、无数陡坡,慢慢磨炼出来的。这期间,托举的难,我所清楚的也只是寥数。
而我现在所走的路,依旧是她曾经走过的,生养孩子、自我成长、未知日常的顺利与艰难……如影伴随。人也就是这样,活着的每一天,都有它的教训与回报,我们试图吸取正念,在反省中,才能积蓄力量。
在漫长的时光中,随着容颜的逐渐老去,能始终保持丰盛、敏感,而非琐碎的内心,则是一件很珍贵的事。
02
现实中的婚姻,人需要克制的是自己的欲望、对物质、多余情感的纠葛。任何一种情感,若只停留于表层的索取、期待、无止尽的幻想,则很难维系关系的平衡与持久。所有真实、自由的关系,一定是深层次,关于内心、灵魂的多重联结。
世间太多的婚姻,只是一个人介入自己的生活,然后给予满足、认同、控制,实现肉欲的渴求,无从谅解、也无以做到宽恕和慈悲,所以可以盲从开始,也可以草率结束。
没有任何怜惜的情感,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有人说:“我们天生需要爱,却未必晓得如何爱,应爱谁。”或许正是这样的“未必晓得”,才使诸多的情感在伤害与被伤害中,成立了彼此的无以磨灭的记忆。
有些情感会带来禁忌,有些会带来荣耀,有些只有羞耻……在你试图选择那一刻起,它们就带着你自身关于爱的知见,开始与对方展开一场未知的游戏。
游戏开始很容易,如何坚定、理性而所有意识地去完成关系,让其圆满结束,是一件需要智慧与心力点事。它们两者兼具,有一定的困难。
某种程度来说,婚姻有它的辛苦之处,也有它的滋养之美。完全看是否懂得在爱与被爱中,首先自我成熟,其次丰盈、饱满。
在一段婚姻开始之前,应尽可能多的自我认识、完善、修正,然后再了解对方、看到缺失与问题,再决定要不要开始这段婚姻。否则,盲从的开始,始终对对方抱有期望与幻想,只会带来痛苦与失望。
03
向来以为人与人之间需要有节制和界限的交往,与最好的友人见面,我们也无法做到语言浓密,相反能感受到彼此内心的默契与舒适,给对方足够的自由,也让自己留了余地的空间。
那些最亲密的情感,即便长久不曾留下过多的言语,也能在彼此见面时,相互拥抱与微笑。仿佛昨天见过,熟悉、充满智趣;理性而又不失粘稠。
彼此洁净、纯粹、没有过多浓烈的语言及贪念。不曾想过去占有,能彼此祝福,也能互道珍重;能在对方的眼里看到光与温暖、善与欢喜。
这是我所欣赏的关系。一种质朴而坚定的美。我们需要经历漫长的沉淀与筛选,才知道哪些人、哪些事,已经成为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你在爱着对方的同时,也确凿无疑地爱着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