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题目下方蓝字关注有听
每晚与你聆听幸福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朗读音频
◆ ◆ ◆
摘要
当国人把娱乐至死发挥到极致的时候,我们离科学越来越远,孩子的理想是做明星而不是科学家,我们离思想越来越远,媒体舆论关注的是明星蛋碎这样的鸟事,而不是宣扬思想、开启民智,离教育越来越远,媒体充斥着明星结婚、离婚、生孩子、出轨、找小三等这样的事。
我们离体育也越来越远,如果演艺明星的地位和财富远远高于奥运冠军,哪个小孩还选择练体育呢?同样的道理,在演艺明星的地位和财富如日中天的社会里,人们是否会安心公正地做官,安心公正地办案,安心做个好医生、好老师、好律师呢?娱乐至死让人们忘记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文明,什么是进步,什么是价值。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在娱乐至上,娱乐至死的社会,似乎整个人种都在退化。
一、国产电影有几个好电影,能出口创汇?
在一个剧组,任何一个短板都可能使戏逊色,没有好的剧本,没有好的导演,没有好的配角,没有好的音效,没有好的摄像,没有好的场景,没有好的动画制作,没有好的宣传等等。一个精品影视作品并不是某一个演员就能支撑起来的。
在国内一线演员高片酬情况下,国产精品影视作品却少之又少,烂片、雷片倒是层出不穷。高片酬却非高水准。
二、市场行为你不能偷税漏税?
演艺界大小合同、阴阳合同是偷税漏税的潜规则?如果不是为了偷税漏税,为什么会有大小合同,明明合同金额是6000万元,你签一个1000万元的合同,意欲为何?明星把金额变小,是为了少缴税?若明星的税款由投资方支付,那逃税的投资方。
三、巨大的收入差距让民心不稳
在经济下行之时,各行各业都在营收下滑、裁员增加、降薪限薪、失业增加,唯有影视业这边风景独好,一个一个的片酬王争相诞生,你让国民情何以堪。
某过气女星晒二婚,晒怀孕照,晒赴美生子,晒伤口感染,晒控告医生,这些烂新闻甚至出现在一些媒体的头版位置,你生孩子关国人屁事,你伤口感染也要告诉国人?这些媒体也是真没格调。
双11时,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报道了阿里巴巴淘宝等平台的销售实况,分分钟突破多少亿多少亿,这是财经大事件,理该关注,本是好节目,然而,该节目却万分倒胃口地请来了两位明星坐在演播室点评,一位是尚姓歌手,一位是黄姓演员,作为央视的财经频道,不娱乐会死吗?一锤定音本是收藏类节目,非要找两个明星来丢人现眼。在央视,明星可以点评财经和古董,在其它地方,明星点评婚姻,明星做演说家的导师。真正的经济学家、真正的演说家、真正的婚姻学专家在这些电视台眼里是视而不见,电视台只需要明星,明星是这些电视节目万能的摩西和先知。
布鞋院士李小文是中科院院士,著名遥感地理学家,67岁病逝,全国媒体对此并没有什么报道。安安静静地死倒也符合布鞋院士的风骨。
与之对比,同期一位刚出道女歌手患癌病逝,却得到国内几乎所有媒体的争相报道,舆论铺天盖地地关注这位明星的事迹,举行了盛大的追思会,以其名字为小行星命名。该歌手去世的两天前,还去世了一位战功显赫的陆军上将。
一篇网络文章提出,女歌手、张万年、李小文谁更应该被记住?人们铺天盖地关注女歌手时,能否给战斗英雄、布鞋科学家点个赞?
没有娱乐明星的年代,人们崇尚英雄,崇尚科学,很多孩子念书的目标就是要当科学家。今天的孩子,追星成了生活的最重要内容,当明星远比成为科学家、战斗英雄更有诱惑力。
七岁的孩子埋怨我,爸爸你为什么不是明星?我问他为什么要我做明星,他的回答是,你做明星就可以带我参加爸爸去哪儿了。
五、请把明星还原为人
一位名导演ZJZ的离婚事件,夫妻之间互相撕咬,妻出轨、夫找小三、美国二处千万豪宅。娱乐界的人性并不高尚,人间有的龌龊娱乐圈都有。戴绿帽、找小三、互相撕咬、转移财产、潜规则之外,出轨的有,离婚的有,*的有,*乱*门的有,吸毒的有,酒驾的有,打架判刑的有,被人杀死的有,偷税被判刑的有。
这些人拿着高昂的收入,过着高贵的生活,却为富不仁。明星的龌龊事件都被媒体无限放大,这些人为富不仁的印象留在社会的记忆当中,污染了社会,给民众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他们崇拜明星所以模仿明星。
明星从社会拿走的是巨额财富,回馈的似乎不是好作品,也不是慈善和奉献,而是负能量甚至是毒害青少年。
六、防娱乐至死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曾痛心地指出:“一切的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人文精神。我们的政治、体育、宗教、新闻、教育、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光明日报》登文表示,《媒体不应为炒作明星而放大负能量》,其中说到,“我们不反对媒体提供娱乐信息来缓解社会压力,但是娱乐应当有度,媒体应该秉持自身的职责,释放正能量。”女排姑娘夺得奥运会冠军,给中华民族增添了无限光荣,她们真正走向世界,她们同样能力超群,同样美丽无比,但她们的收入却十分有限,这值得媒体去关注和报道。
纪录片《大国崛起》有这么几段,“1727年,牛顿去世。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牛顿成为第一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出殡的那天,成千上万的普通市民涌向街头为他送行;抬棺椁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在教堂合唱的哀歌中,王公贵族、政府大臣和文人学士们一起向这位科学巨人告别。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以前发表的,它起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使英国成为第一位的世界强国。《国富论》出版12年后的一天,亚当·斯密应邀去一位公爵家里做客,客厅里的王公贵族和商界巨贾,几乎掌握了英国经济的全部命脉,英国当时的政府首相皮特先生也在其中。当斯密先生步入客厅时,原本散坐四处、谈笑风生的绅士们,立即停止了话题,大家把眼光都投向了斯密,并纷纷站起向他致意,斯密不好意思地说:“先生们,请坐。”这时候,已经站在斯密身边的首相皮特认真地说道:“博士,您不坐,我们是不会坐下的,哪里有学生不为老师让座的呢?”
是日本的货币上,一万日元的头像是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五千日元的头像是思想家、农学家、教育家新渡户稻造和小说家、诗人樋口一叶,一千日元的头像有作家夏目漱石,细菌学家、生物学家野口英世以及政治家伊藤博文,五百日元的头像是政治家岩仓具视,一百日元的头像是政治家板垣退助。
当国人把娱乐至死发挥到极致的时候,我们离科学越来越远,孩子的理想是做明星而不是科学家,我们离思想越来越远,媒体舆论关注的是明星蛋碎这样的鸟事,而不是宣扬思想、开启民智,离教育越来越远,媒体充斥着明星结婚、离婚、生孩子、出轨、找小三、吸毒、乱性这样的事。
我们离体育也越来越远,如果演艺明星的地位和财富远远高于奥运冠军,哪个小孩还选择练体育呢?同样的道理,在演艺明星的地位和财富如日中天的社会里,人们是否会安心公正地做官,安心公正地办案,安心做个好医生、好老师、好律师呢?
娱乐至死让人们忘记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文明,什么是进步,什么是价值。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