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魏晋名士的姿态行走在乱世之中,却将自己的一生活成了他人心中的传奇,他就是郁达夫。
茫茫烟火回头望 也为神州暗泪弹
郁达夫出生在乱世中浙江富阳的一个家道中落的书香世家中。他三岁时,父亲早逝,家里的生活更加窘迫,且两位哥哥上学离家,老家只有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钟灵毓秀的富阳,正是大画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所描绘之地,这方山水,赋予了郁达夫灵动的才思,滋养出了他秀丽多姿的文笔。但童年贫寒的生活,带给他的忧伤和心里深处挥之不去的苦闷,紧紧伴随着他的一生。
17岁时,在长兄的带领下,郁达夫前往日本留学,他学过医学、政治学,后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毕业。25岁时,他写出了第一部白话文小说,轰动文坛的《沉沦》。
因为对小说主人公的性心理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沉沦》虽受到青年读者的热烈欢迎,但也招来了“晦*”、“不道德”的骂名。如今看来,郁达夫只是采用了当时日本流行的私小说中一贯的灵肉冲突的情节来表达“祖国,你快富起来!强起来!”、“你还有许多儿女正在这里受苦呢!” 的时代呐喊。
郁达夫性格率真,不但在作品里无遮无掩,赤诚相待,在爱情里,他也是一个最坦诚的情人。
他写的一手婉转清丽的旧体诗,在思念第一任妻子孙荃时,他说:“昨夜星辰昨夜风,一番花信一番空。相思清泪知多少,染得罗衾尔许红。”
而后,他遇到了“杭州第一美人”王映霞。沪上三月,春寒料峭,尚贤坊中,一段惊世情缘缓缓开启。一个是声名鹊起的多情才子,一个是韶华正好的绝色佳人,于是,郁达夫不顾一切地恋爱了。
作为一个性情中人,郁达夫一旦爱了,便是飞蛾扑火般地靠近爱人,丝毫不顾及被爱情烈焰灼伤的危险。
他甚至不认为自己是飞蛾,而把自己当成那熊熊的火焰,爱的如火一般激越肆意,无所保留。他不顾满城风雨,无数人对他“停妻另娶”的指责谩骂,与孙荃分手,坚定地追求着心中的缪斯、眼前的可人。
最终,他赢得了那场惊天动地的爱情战争,王映霞被郁达夫的一片赤诚感动,两人结缔鸳盟。
郁达夫为他的缪斯女神筑下了象征着爱之永恒的风雨茅庐,并写下了“死后神魂如有验,何妨同死化鸳鸯。百年人世多风雨,不及泉台岁月长”这样缠绵悱恻的诗句。
然而好景不长,正所谓“情到浓时情转薄”,聚少离多,时局动荡之下,两人心里渐生芥蒂,最终,郁达夫和王映霞分道扬镳。
率真的郁达夫曾将自己的爱情日记公之于众,而不顾及旁人甚至爱人的愕然;而他从未想过,他人之所以愕然,是因为不曾料到郁达夫会是一个事无不可对人言的坦荡赤子。他的赤子之心,也正想曾经的漫天爱情之焰,再次灼伤了自己和他人。
期间种种,是是非非,郁达夫无心分辨。他曾说:“知我罪我,请读者自由判断,我也不必在此强词掩饰。
最终,郁达夫的两段婚姻都黯然而逝。并非他爱的不够真诚,也并非他负心,大半原因是他的个性使然。
就像他在诗里剖白的那样:“曾因醉酒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既卑下自抑,又难掩热忱。这,正是郁达夫式的爱情。
谁信风流张敞笔 曾鸣悲愤谢翱楼
在待人接物上,郁达夫文人习性十足,他不媚俗,不世故,这种深入骨髓的率直真诚,让他成为与作品中人物一样的“零余人”。
如他曾犀利地指陈广州革命政府金字招牌后的污垢,弄得十数年的老友拔剑相向。他热心提倡无产阶级文学,却被自己一手扶持的创造社后辈和太阳社新锐猛烈攻击,被称作“没落士绅阶层的代言人”。
在世人眼里,他疏懒放任,蔑视流俗,只醉心于醇酒妇人,不问世事,思想消沉,似乎和这轰轰烈烈的时代毫无关系。
但人们忘了他的另外几重身份,他同挚友郭沫若等人一手创立了进步文学社团“创造社”,他对无产阶级革命心生向往,更是左联的创始人之一。
应该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化传承者,执教席之时,学识渊博的他能把西方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打通来讲,侃侃而谈,令学生们如沐春风。他精通古体诗,小说,散文俱是一流,刻苦自律,著作等身,在文坛曾和鲁迅齐名,却从不在课堂上托大,也不卖弄自己的成就。
1936 年 10 月 19 日清晨,鲁迅先生不幸在上海病逝。郁达夫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上海,参加了鲁迅的葬礼。
葬礼当天,国民党军警在四周进行了严密的监视,郁达夫不顾生命危险,泰然自若地高声演讲起来。“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他的声音振聋发聩,至今,仍是对鲁迅最经典的评论之一。
郁达夫虽然只是一介书生,却胸怀家国天下,在苏门答腊岛上流亡时,他冒着生命危险与日军周旋。早已戒酒的他,化名“赵廉”开了一家小酒厂,借此掩护胡愈之等进步文人。
1945年8月,郁达夫正在家中与朋友聊天,被一个土著青年叫走,从此神秘失踪。后有消息证实,他于1945年9月17日惨死于日本宪兵之手。彼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然而,就在这样的时刻,郁达夫却以身殉国,直教人扼腕叹息。
郁达夫的一生,自有他的大格局,他像一个绝世剑客,虽落拓江湖,多情纵性,却充满对世间的悲悯。
他从不标榜自己有志于力挽狂澜,匡扶天下,却默默地把一腔热血抛洒。
他本可以做一个佯狂不问世事的风流才子,却成了碧血丹心的乱世英雄。
内容介绍儒学入门的不二之选。梁启超儒学经典之作。以梁启超在清华国学院讲课稿为底本,六堂课,一部极简儒学史,轻松掌握两千五百年儒学流变。儒学从未如此简单而有趣。参加国学一刻送书活动在本篇文章底部留言点赞,留言获得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会获得一本《儒学六讲》的纸质书,每人每月只有一次获奖机会。(每日的点赞数截至时间到第二天文章推送早上8:00前)
*作者简介:七七,男神爱好者,八卦熟练工,热爱讲故事的业余心理咨询师。
☟推 荐 阅 读
▼
和唐伯虎齐名,被周星驰恶搞:他怎么活成了这样?
张良:聪明人,一定要懂得这三点
编辑:夏凉音
图:网络
看更多走心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