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西
好多次,有人喝到半醉后,抱着我说:“其实我很羡慕你的……”每次我都感到好爽,这些人平常都不太待见我,想不到反而醉后吐真言。
看来嫉妒才是真爱啊。
有个朋友成为寡妇后,赢得无数同情与关心,总说她是好人,贤德;后来再婚,很幸福,出国,在南美洲,夫唱妇随,神仙眷侣,不过,这时的她反而常常听到有关她的风言风语、坏话……她说:“我不需要生不如死的嘘寒问暖,我宁愿遭人嫉恨的幸福。”
日本有个名人在回忆录里写道,他最幸福的时光,是在监狱里,因为天天遭到*。遭人嫉恨有时如同招人*,也是一种恭维。
经常听到别人表扬我:你好“勤奋”。就是死也不肯给我另外一个好词:聪明。你的卖力、勤劳是不会被人嫉妒的,别人嫉妒你的往往是聪明是成果。
你遭人嫉妒,其实是人家换一种激进的方式褒扬你。你被嫉妒意味你是一种高度一种荣誉。
一位女大学生一直被舍友嫉妒得快怀孕了,不胜其扰。“一个长相中等的女孩子,还没恋爱过,对我有莫名敌意。无论我说什么做什么都是错的,我不敢提自己感情生活,也不能聊男生……有天,我专门找她询问过,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得罪她了,她半开玩笑地说,‘哎呀就是嫉妒你啦’!”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位女大学生还被自己的男朋友嫉妒!
原来这位女生是在炫耀。
心理学家说,嫉妒会进一步导致自己的不幸,变得丑陋。嫉妒者多是心理弱者。至于被嫉妒者如果做不到“乐见其成”,起码也要学会坦然面对。
有人嫉妒你是因为重视你,而且看到你的好了。没有人会去踢一只死狗。有一个是不理你,有一个是嫉妒你,我更愿意站在嫉妒者那边,因为他懂你的好。
要么平庸、要么被嫉妒。
一位医生,并不会嫉妒一名芭蕾舞演员;你会嫉妒邻居的老王,不一定会嫉妒*;你会嫉妒县官,却不会嫉妒康熙皇帝;你会嫉妒鱼跃龙门的,却往往不会嫉妒*的;一个班级的第一名和第二名不一定成为好朋友,但倒数第一和第二基本是哥儿们……
是的,嫉妒一般遵循就近原则、相关原则。所以,我出书不会送给同行,我了解人性。
有人说,“我和她本可以是很好的朋友,但是,做了同事后,关系就恶化,彼此嫉妒……”就是因为有了利害关系,比如评奖、比如上位……有利益冲突的嫉妒,没利益冲突的崇拜。
被人嫉妒,先偷偷地美美地开心一下,然后趁机提高自己的修养:或锦衣夜行,或去接触一些比你更优秀的人,不要老是沾沾自喜于鹤立鸡群,要离开鸡群。这何尝不是好事?
要摆脱被嫉妒,除了低调,除了远离,还有一句聪明而谦卑的话是:“抱歉,我只是运气好啦。”很少有人会嫉妒你运气好。
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做过一个关于嫉妒的实验:一个在线游戏,让人们有机会赢钱。赢得奖金的人可以选择花一些奖金来燃烧别人的奖金。这看起来是一个奇怪的选择,然而在实验期间,2/3的玩家选择烧掉其他奖金。最后,每个人都失败了。良性的嫉妒,其目的是向上,而不是低就。如果一个人不嫉妒他们认为更成功的人,那就白嫉妒了。这种嫉妒最具破坏性,嫉妒让他们变得盲目、非理性。
还有一种是“集体式”的嫉妒。如果只是个体间的嫉妒,还好,万一恶化成一种族群的仇怨,就可怕了。余秋雨在一篇文章里写道:“在不正常情况下,嫉妒心理与颠覆意识相混杂,与社会情绪相交叉,与*灾难相呼应,一切煮成了一锅粥。在‘*’时期,造反派冲击一切名人,一切高收入的人,便是这种情景。冲击的人群中夹杂着大量早就妒心萌动的同行,他们引路破门,吆喝抄家,翻箱倒柜,做着平日在幻想中频频做过的事情。打钢琴家的双手,把老教授考倒,给名人们训课……嫉妒已发酵成一种群体性的大恶,旗幡飘飘竟达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