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余生,请珍惜那个偷偷等你的人”
日期:2018-09-22 12:15:06 作者:中秋回家的 阅读:

“余生,请珍惜那个偷偷等你的人”

  点击关注遇见番茄置顶公众号

  回复午安”,送你一张特别推送,祝午安

  01

  每逢佳节倍思亲

  又到中秋了,

  你想家了吗?

  恩熙:

  五岁前我住在乡下的奶奶家,

  抬头注意月亮

  便央求奶奶再讲一遍嫦娥与小兔的故事

  那时的月亮好亮,

  那时的月光好暖。

  后来,

  我搬到城里上学,

  月亮似乎小了许多,

  也暗淡了许多。

  再后来,

  我参加工作

  为了生计前途奔波,

  月亮便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

  笨笨滕:

  91岁的奶奶

  从农历七月初一左右,

  不进米饭了,

  只能喝点汤,米汤,水。

  他们都担心奶奶熬不过七月半,

  但奶奶挺过来了。

  七月半前我问她,

  “奶奶,下个节什么节啊?”

  她说八月半!

  只愿今年八月半奶奶还在!

  李韩:

  小时候过中秋

  不管家里有多忙,

  到这一天都要闲下来团聚,

  在外的人都要回家来吃顿团圆饭。

  后来随着生活越来越好,

  搬进了城市

  相聚日子反而变得少了。

  现在再回想小时候的中秋,

  虽然简单,但却十分怀念

  孟淋:

  小时

  妈妈自己月饼

  然后我和妈妈一起把做的月饼送给亲戚

  还有,我会哥哥院子里玩,

  那时的情景

  现在想起仍觉得很美好

  但是

  最近几年,

  哥哥在外工作,回来不方便

  过中秋家人聚不全,

  妈妈现在也不再做月饼。

  市场上的月饼始终没有妈妈的味道

  特别怀念以前的中秋节。

  以前,

  大人有很多很多时间

  陪我们过中秋。

  因为

  他们说,

  中秋是团圆的日子。

  02

  这个中秋,

  你有什么打算

  出去旅游?

  约三五好友碰一杯?

  加班?

  还是……回家?

  对于被生活压力裹挟前行儿女们,

  “回家”

  往往难成为我们的优先选项

  @Mr.chen(摄影师):

  因为职业原因

  绝大部分假期,我都在旅行的路上。

  每到一个景点,我都会和他们视频分享

  唯一遗憾的是每个节日我都缺席......

  @一张凉皮:

  说个我公司的小同事吧,

  都是江苏省的,家在江苏省最北边,

  放三天,

  文职工作,每个月3600,单休,

  自己租房住,合租1100,

  车票来回200左右,回去给了爷爷奶奶600,

  买了月饼补品啥的六七百,

  知道要省多久才能存起来么?

  @你の小石榴大学生):

  没抢到火车票飞机票又太贵。

  现在后悔,当初怎么选了这么远的大学

  回家都得绕大半个中国

  结婚的时候,

  以为跟爸妈有大把大把的机会相见。

  却不料,

  远嫁后,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这时候才明白父母当初说过的话

  “以后就剩我们老两口了,一点也不热闹了”

  @随风飘:

  汽车高铁、飞机,

  回家的路越来越近,

  我们却离家越来越远。

  唉……

  根据新浪的调研数据显示,

  工作后,

  仅有34%的人每年能回家陪伴父母超过30天,

  20%的人陪伴时间不足30天,

  24%的人陪伴时间仅有7至9天,

  而22%的人陪伴父母的时间竟然不到7天。

  也就是说,进入职场之后,

  66%的人常年在外,不能陪伴在父母身旁。

  这是一组残忍的数据。

  父母一直在等,

  但,

  儿女常常没空。

  03

  中秋前夕,

  一位七旬老人和他的老伴抓紧在村边用石磨碾压着辣椒

  因为自制的辣椒酱是孩子们最爱吃的,

  盘算着孩子们走时每人都能带上一罐。

  谁知,

  当日下午,一连几个电话

  得知孩子们都回不来了,老人哭了。

  老人边抹泪边说:“哪怕回来一个呢。”

  其实

  父母想要的,

  不仅仅是团圆。

  他们想亲眼看下,

  儿女是否过得好。

  雏菊

  妈妈最擅长做的是红烧肉,

  主要还是我喜欢吃。

  对她而言,

  我也是她的心头肉。

  爸爸和我会打下手,

  爸爸不爱说话,

  只会说,女孩子照顾好自己,

  一个人在外要吃好,喝好,没钱就跟你妈说。

  真的永远不放心我,

  永远害怕我不会照顾自己。

  这就是家的温度

  平凡而又伟大

  虽然

  我们很少回家

  但她们一直都记得

  我们最喜欢吃什么。

  哪怕,

  现在的她常常忘事。

  是的

  他们一直都在为孩子。

  别人不记得我们的生日

  但父母不会,

  每年的电话总会如期而至

  哪怕他生病了,很累。

  但到了饭点,

  饭菜还是如期端上来,

  还是一如既往可口美味

  还是一如既往地跟我们有说有笑

  04

  下雨天

  爸爸接儿子放学

  为了不让儿子淋湿,

  爸爸把伞全部撑给他,

  完全不顾自己已经全身湿透。

  九个月的女儿需要大肝移植

  爸爸把毫不犹豫把自己的一部分肝给了她,

  手术后。

  孩子刚从ICU,转到普通病房

  爸爸的目光一直没离开过女儿的脸。

  儿子患了白血病

  所幸和妈妈的骨髓配型成功

  妈妈说:“别说捐骨髓,要命我也给”

  父母什么都愿意给我们,

  哪怕是性命

  只要我们好好的。

  他们害怕我们生病,

  生病时,

  专门请假陪我们看病。

  但他们病了,

  我们常常不在身边。

  05

  我们一直以为,

  我们的父母都会好好的。

  却不知他们很擅长演戏。

  明明人在医院

  却总假装硬朗地跟我们说:

  挺好的,

  我们都挺好的……

  千里报平安,

  不过是为了让远行的儿女,

  在外安心打拼。

  我们忙着成长

  却忘了,

  他们在逐渐老去。

  不知何时起,

  妈妈鬓角又添了几丝白发

  爸爸高大身躯竟有些驼背了。

  父母为了我们

  耗尽了大半生青春

  而我们

  能陪他们的时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发布的数据:

  中国人平均寿命是76岁

  根据这一数据可算出看望父母的剩余次数。

  如果双亲现年均50岁

  每天都会探望他们

  还能探望他们的次数为9733次

  如果每周探望一次

  探望他们的次数为1387次

  如果每月探望一次,

  探望他们的次数为320次。

  如果每年探望五次,

  探望他们的次数就只有133次。

  如果每年探望一次,

  那么探望他们的次数就只剩26次。

  这些数据未必百分百准确

  但我们能陪父母的时间确实不多。

  06

  儿女回家的那几天

  是爸妈一年中最开心的节日

  但,

  每到节日,

  他们还是会把“你忙吧,工作重要”挂在嘴边

  谁也不知,他们心底一直藏着一句迟迟未说出口的话:

  孩子,今年中秋,有空回家吗。

  又是一年中秋团圆日,

  该回家了。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作者:番茄,医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知名三甲医院部门主任,专注于女性自我成长,擅长用文字读者解答恋爱婚姻家庭亲子教育困惑公众号:遇见番茄()微博@番茄的村庄,配图源自网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余生,请珍惜那个偷偷等你的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