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为什么多数90后毁于“坚持”?
日期:2018-09-11 16:31:48 作者:卓绝 阅读:

为什么多数90后毁于“坚持”?

  ▲

  如不便阅读

  可收听唯美朗诵音频

  朋友知道我在写作,问我:“当坚持只能是坚持,而看不到希望,还应该坚持吗?”

  我说:“那要看具体什么事。”

  她是一个房产中介

  半年前加入公司,因为门槛低,公司竞争压力巨大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

  她扛住了前期压力,活了下来。

  可活了下来,不代表就挣到了钱。她还是那样穷。运气好点,就业绩平平,运气差点,连下个月房租,都要焦虑

  至于努力,也试过,但总没有刚来时的那股冲劲。

  上个月,公司业绩整体下滑,不少员工跳槽,她也打算辞职。

  公司紧缺员工,领导立马劝道:“你好容易熬过了新手期,现在放弃可惜。你这么有亲和力,只有坚持下去,积累客户肯定能挣到钱!”

  于是,她又继续耗着。毫无斗志,也提不起斗志。

  传单懒得发,推销电话心情就打,没心情就推给新人。累了卷了,就看撇两眼办公室标语:坚持就是胜利

  听到这里,我马上说:“你这不叫坚持,叫打着坚持的口号,混吃等死!”

  在社会上,有这么一部分群体

  把浑噩当坚持,把混日子坚守初心

  其实,他们早已丧失了*,也没有了目标得过且过成了他们的日常。

  他们不想用力往上走,也懒得换个新环境。累了卷了,就翻两页成功学,喝两碗鸡汤,继续自欺欺人,自我麻木:我再坚持一会儿。

  我弟弟跟我讲过的一个现象

  他做服务员时,店长经常给他们做思想:“现在年轻人,太浮躁,太沉不住气,干两月,有点小钱,就换工作结果到头来啥也没有。外面钱是那么好挣吗?只要你们坚持······

  在店长这么忽悠下,还真有几个服务员,一直在“坚持”着。

  不过,是这么坚持的:

  11点上班,他们要睡到10:50起来;

  9点下班,他们夜夜熬夜玩游戏

  不到凌晨1点,根本舍不得入睡。

  工资一发,这一群人,不是往红灯区跑,就是两幅扑克牌,大战三天三夜

  我弟没干多久,秒辞职。

  连他一个刚成年的人,都明白不做努力的坚持,无异于自我堕落。

  倘若你有也陷入这种困境,你首先应该想想,你选择的到底是什么工作?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个道理,我用了近10年才明白。

  一个收银员收了10年的银,她做10年和做1天的智识收益,是差不多的。

  一个快递员送了10年的快递,能积攒到的有效收获,也是有限的。

  一份工作,你一直机械性地重复必然是出不了头的。

  假如俞敏洪当初日复一日照本宣科,那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新东方。

  假如谢世煌当初只重复着算账,那马云,又将少了个左膀右臂

  现实告诉我们,只知道死磕,是不够的,你还应该知道怎么死磕,往哪里死磕。

  有人说,重复是一种致命力量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只有重复学习才能形成致命的力量。

  每天机械地重复一个动作,这是画地为牢,是自我愚化。

  比如刷盘子、切菜,或前台、保洁、收银员、收费站工作人员······等等这些不带任何创造性的工作,都不应该是一个理想的工作。

  最起码,不应该是年轻人的理想工作。

  不带创造性,基本都是死工资,没压力,没竞争,没有学习要求

  这种情况下,你会被安逸氛围同化,志气野心,也会被琐碎无聊消磨殆尽。

  那什么叫创造性呢?

  稻盛和夫这样解释

  首先,你决不能漫不经心地重复与昨天相同作业

  然后,每天工作时,你必须要时刻思考“这样做是否可行”,同时带着“为什么”的疑问,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

  也就是说你想的不止是完成任务,还有提升自己思维能力

  只有这样,你时间才会越来越值钱,你的坚持,也才具有“坚持”的意义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可我穷啊,我学历低啊,我目前只能从事不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有何办法

  那就记住第二条:有目标性的坚持。

  在我全职写作之前,写作只是我的兴趣爱好。但我立下目标,一年后,我一定要全职写。

  那时,我给自己立下要求:每周至少看完两本书,写完四篇稿。

  哪来的时间?只有利用业余时间写。写不完,就熬夜写,看不完,就熬夜看。

  短期目标叠加就会达到终极目标的实现

  不管你此刻正在从事什么工作,你要记住,除了工作八小时,你还有大把的时间。

  将这些业余时间利用起来,为自己设定短期目标:

  今天我做什么?

  这周我要背多少单词

  这个月我达到什么成绩

  一定要量化。把长期目标,化为短期目标,把短期目标,化为日常要求。

  心理学《自控力》说,如果你没有把目标进行量化,苛刻到每天做什么,最终,你将只剩下意*。

  如果你能这样的“坚持”,假以时日,必定能走出平庸

  坚持是件好事,但不应该停留在你的舒适区。

  停留在舒适区会让你一直平庸,而待在学习区才能令你一直自我精进,逐渐成为超级个体

  电影《后会无期》有句火爆台词:我听过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

  这是一句矫情废话

  听了你又不去做,做了也只是三分钟热情,有热情又没有目标,没有创造性,怎么去过好这一生?

  如果你喜欢琐碎和无聊,喜欢器械性的重复和麻木,那谁也救不了。

  如果你尚且还有一丝“不”的念头,就打起精神,甩开那些惰性幻想,定下目标,细化好时间的安排,把“耗着”,变成真正的坚持,然后,一步一步往前走。

  也许在前行的路上,你终究无法成为英雄,但是,你一定会磨着磨着,去掉一身锈,变得光万丈,前程千里。

  也许你还想看:

用钱鼓励孩子,是对还是错?有钱女人不叫离婚,叫恢复单身被减肥毁掉的中国女人微信半年停封2000万个招嫖账号男人为什么喜欢前往花柳之地?

  ▲

  推荐一个非常好的公号

  这个号没有控制,没有说教

  只以温柔的、和平的心理学专业知识

  陪伴每个妈妈和孩子成长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为什么多数90后毁于“坚持”?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