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我读的是中文系,毕业后班上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当人民教师。
我还在刷微博,看孩子们边哭边补作业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了新教师培训,每天忙着写材料写报告。好不容易熬过了开学季,又投入到了新的教学日程中。
他们面对孩子们都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不够完美,带来不好的影响。但我想,哪怕他们现在做不到满分,至少面对学生时,他们都认认真真地负起了责任。
可惜,不是所有老师都像他们一样,愿意把孩子们的未来放在心上。
昨天,我发了一条教师节祝福,顺便给奋战在教育前线的同学们加个油。没过多久,就看到了朋友小玉的留言:
小玉是个非常出色的人,毕业时她不乏大公司的offer,但却坚持回家做老师。
她的家乡只是个小县城,给教师的待遇并不是非常好。我曾问过她,为什么这么坚持入这一行。
小玉没有告诉我原因,而是先跟我讲了她以前的事。
她是在县城的重点中学读的初中,但那所号称师资力量最好的学校里,却有个别老师把孩子当作玩耍的消遣。
小玉的班主任就是其中之一。
有的孩子家里并不是特别有钱,他无法榨取,就在家长会上点名讽刺;
似乎对于他来说,没有“价值”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同样也没有培养的必要。那既然这样,不如让自己好好“玩玩”。
她说,记得班上有个不懂讨班主任欢心的孩子,和隔壁班的女生打了个招呼,就被硬套上个“早恋的害群之马”的名头,逼着同班同学一起孤立他。
原本开朗健谈的少年,自那次之后就天天被班主任针对,说话稍微大声一些都被大肆责骂,慢慢变得沉默寡言。
小玉说,她当时觉得自己只会傻乎乎地坐在位置上,就像个帮凶,看着那个男生被同学们欺负,却什么都做不了。
“后来想起这些的时候,我真的很后悔当时没看清楚,这样的人,根本不配成为老师。”
她发给我的这条消息,我不知道怎么回,也不知道该不该回。
我猜不到她当时的心情,但我能明白,她之所以这么坚持当老师,只是为了给孩子们多一个遇到好老师的机会。
但偏偏有一些人,正披着好老师的皮囊隐藏在人群里,轻而易举地捏碎了孩子的未来,不费一丝力气,趾高气昂。
我们只是一群无能为力的村民,没有预言家的加持,根本看不透坏老师的伪装。
我们都希望能遇到《放牛班的春天》里一样认真可爱的老师,一个会为学生付出真心的老师。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这么幸运。
和当老师的朋友聊天的时候,我开玩笑地说,做老师,不就是靠爱发电嘛。毕竟,普通城市的工资能让老师生存下来就已经不错了。
但有一些人,不仅连“爱”都不愿给予,还变本加厉地在孩子身上施放着自己的权威。
电影《女教师》里的班主任,在开学之初详细调查了所有学生的家庭背景,“充分利用”家长们为自己提供便利,叫他们帮忙拿外卖、做头发、当司机。
一旦家长不愿意配合,她就在学生身上施予暴力,鼓动全班孤立,硬生生把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打压到抑郁自杀。
是啊,孩子当然好欺负了。因为面对老师这个权威,他们是不会轻易反驳的。
即使说了,又有谁会相信,这世上会有“坏老师”呢?
我们都背过《师说》,那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闭着眼睛都能默出来。但现在真正信的、能做到的人又有多少?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还记得——
那个拿芥末喂孩子的“老师”;
那个让家长识相些自觉送礼的“老师”;
那个逼着学生叫自己爸爸的“老师”;
那个让孩子晚上来自己家补习的“老师”。
甚至包括我认识的一些人,他们从不曾对学生付出过半点真心。
只因为有一张教师资格证,有一份教师的工作,他们就轻而易举地成了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上一条动态,刚刚改完试卷的朋友感叹于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惊喜和骄傲。
下一条里,另外一位“老师”嘲笑着同僚为了改学生的随笔熬夜加班,讽刺着学校事多钱少,课下骂低年级孩子傻逼。
这样的人,怎么有资格配得上一句“教师节快乐”?
在他的眼里,这份工作背后的责任,爱谁扛谁扛,反正,我不管。
而他到底有没有好好教书育人?还是只把孩子当成自己无聊的消遣工具?
我不敢想。
在教师节这一天,知乎把这一条问题推到了我面前——“你遇到过的坏老师可以有多坏?”
这个问题里,足足有20000条回答。
只因为一个坏人的出现,有些人甚至颠覆了接下来的人生:有人因此得了抑郁症,有人直到成年才慢慢重拾对陌生人的信任。
在那个时候,他们怀疑自己,怀疑世界,却唯独没有立刻发现,错的,是那个不负责任的坏老师。
我翻了很久很久,想说些什么却说不出口。
只希望每一个回答背后,会有另一个真正的老师告诉他们。
你们都值得被爱。
:说了这么多,还是要赶着9.10的末班车,对各位可爱可敬的好老师们说一声节日快乐。毕竟啊,督促小毛头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
☰图片《女教师》☰
☰音乐 《老师》MC法老☰
长按*认识有趣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