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一晃又八月底了!”
她和熊抱怨说,过去大半年,都不知道自己干了些什么;生活也是一团如麻的,很想要改变,却不知从何改变起…
其实啊,想要让自己的生活慢慢变好,只需学会做好一件事;那就是,要有目的地去“运营”自己的人生。
这可不是熊乱说的,而是来自一位哈佛的MBA的观点;
而她,便是熊爷今天想推荐给大家的书:《美好人生运营指南》的作者:一稼。
30岁那年的一稼,也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觉得时间过得飞快,自己的生活却依旧浑浑噩噩;
原来,每个人只要有意识地去运营自己的人生,生活便真的会慢慢变好。
在熊爷看来,这些方面,也是最能“暗示”我们生活慢慢变好的迹象。
迹象1:
“想要生活变好,就要拼了命地努力挣钱。”
其实在生活中,不乏有上述想法的人,认为赚钱才是让生活变好的唯一途径,甚至不惜用自己的健康来换。
在书中,作者坦诚了自己曾也是这样的人:
完全不把健康保养当回事,熬夜加班是常态,把周末通宵看剧当放松,饮食也不忌口,更不爱运动……
最终也只得承担挥霍健康的后果:体质开始变差、严重失眠、皮肤狂长痘等,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
后来她花费了几年时间,潜心研究健康保健,才让自己的健康“触底反弹”。
因此作者告诫我们,永远不能让年纪轻轻的自己走健康下坡路,要保证每天都要比昨天的自己更健康、更美丽。
对此,在书中,她根据自己的经验,为我们分享了一些健康小妙招:
1. 睡前放松大脑。
作者说,除了要为自己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场所,保证睡眠时间足够之外,睡前放松大脑,对睡眠质量也尤为重要。
因此她不建议我们一停下工作就去睡觉,而是每晚至少要给大脑半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彻底放松。
关于饮食的健康管理,作者强调了吃饭的顺序。
她表示,最健康、科学的进食顺序,是先进食最容易消化的蔬菜、水果,再以最难消化的荤腥结尾。
迹象2:
开始学会存钱。
当然了,我们并不能否认金钱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不过相信还是很多人有这样的迷思:收入虽然涨了,但怎么还是没什么积蓄?
对此,作者说,学会存钱,比挣钱更加重要。
在书中,她也结合了自己的理财经验,为我们总结出了三大存钱原则:
1.不要算能存多少,而要算需要存多少。
但作者指出,以这种能存多少钱的思维方式来存钱,是永远无钱可存的,因为我们永远有要用钱的地方。
所以她建议所有想存钱的小伙伴们,最好去算算自己需要存多少钱,而不是一再考虑自己是否有钱。
2.存钱越早越好,哪怕不多。
作者建议我们,即使收入不高,也要从现在开始存钱。
“这是希望大家尽早培养存钱和理财的能力,更重要的一点是,尽早让复利开始发挥作用。”
作者建议,可以利用银行的存款机制,或者现在的APP,来实现自动存款,一来省心,二来可以很好地规避自己中途放弃。
迹象3:
工作占据了生活很大的一个比重;可以说,工作得开不开心,直接影响到生活开不开心。
因此作者说,想要生活变得越来越好,首先要让工作变得越来越好。
但大多年轻人,都有这样的职场困惑: “我不喜欢我的工作,但我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我们连自己是谁还没搞清楚,怎么可能选择一份心仪的终身职业呢?
作者认为,年轻的我们,最重要的是积累经验;
当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工作阅历之后,再选择一份我们最喜欢的职业,专心致志做下去。
迹象4:
而在生活中,我们确实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有时是亲密无间的家人朋友,有时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在书中,作者也为我们总结出了一个处理人际关系,让生活变得更融洽的万能方法:好好听话,好好说话。
作者说,只有先放下自己,去听见别人,才能和对方建立信任和理解的环境。
比如,作者在书上举的一个例子:
妻子想让丈夫早点下班回家,就应该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你很久没有好好陪我了,我觉得心里空空的。”
而不是一阵电话炮轰:“周末加班有必要吗!你们老板也太狠了吧!”
作者说,这些口是心非的话语往往只能图一时之快,并不能达到真正有效的沟通。
在熊看来,好好听话,是对人最大的尊重;好好说话,是对人最大的温柔;
而能好好听话,也能好好说话,则是对自己的生活最大的回馈呢~
“只要你想,每一天都是新开始,
只要你想,每一年都是十八岁。”
当我们四处寻觅幸福的迹象
各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