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1
【中元节的由来】
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2
(1)普度
普度仪式是中元节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分为街普、市普、庙普等几个类型,在我国闽台地区最为兴盛。
《泉州府志》中记载:“中元祀先,寺观作盂兰会,俗名普渡。南国风俗,中元夜,家户各具斋供,罗于门外或垌衢,祝祀伤亡野鬼”。
普度的仪式主要包括在家中设置供桌,摆放供品,在家的房檐和附近的路上悬挂纸灯,或者将祭祀品拿到寺庙祭拜,寺庙也会举办大型的祈福活动。
(2)烧街衣
广东珠三角一代的人,中元节前后的晚上,人们会带着香烛、金银衣纸和祭品(如豆腐、白饭等),在路边拜祭。
不仅是为了祭拜家中的祖先亡魂,还会当街发善缘,把纸钱和食品供给其他阴灵。当然,这一行为之后,要先预备柚子叶然后沾水,在入屋前洒一下,再返回家中。
(3)放河灯
很多人会在中元节的夜晚放河灯,河灯又叫“荷花灯”,大抵是在荷花状的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将其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远。
(4)上坟祭祖
部分人相信祖先会在每年特定的时间返回,探望子孙,故会祭祖,以求祖先保护。
可以在中元节这一天,或者是之前,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祷告,祈求保佑。
中元节当天阴气较重,忌讳在墓地里大声喧哗,谈笑风生,出言不逊或者有
不雅举止。以免打扰到死者的灵魂。另外,上坟祭祀回去的路上不要回头。
(5)念佛回向
中元节当天,可以念佛持咒诵经,并将功德回向给鬼道亲人。一般可以读诵《无量寿经》、《地藏经》、《阿弥陀经》等。
3
【民俗禁忌】
1、远离感觉怪异的地方,心存敬意,不要乱说话、吹口哨,尤其是事故现场;
2、晚上外出,最好结伴而行,不要单独去阴暗潮湿的地方,特别是身体弱的更要多加注意,如果非要外出,最好带点护身符等能量产品(犯太岁者更应提早回到家中);
3、很晚回家,或者到阴气比较重的地方后,先到人多的地方逛逛再回家,尤其是农历七月十五那天,没事早回家,勿去生地,同样这一个月应尽量早睡;
4、晚上最好不要随便喊别人的名字,听到喊自己的名字的话,切记不要随口答应;
5、不要随便捡路边的东西;
7、不要在深夜将洗好的衣服晾在阳台外,收衣服最好也是在白天的时候;
8、不要随意下河游泳,每年农历7月最容易发生溺水事件的时间段;
10、尽量按照“规矩”烧纸钱,不可偷食供品,禁止将筷子插在饭中央;
12、中元节前后四天,既不利于嫁娶,也不利于搬家,一旦家有大喜事最好避开这段时间,此月搬家最好选在正午时间,多净宅,可在地上撒盐或者熏香净化气场,各地有不同的习俗。
中元节只是一个传统民俗节日,因传言而变得有几分恐怖,切不应过于迷信、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