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回答道:“我有钱,你没钱,我的钱是靠自己的劳动赚来的,而你想有钱,也需要付出自己的劳动。”
另一孩子问爸爸:“我们家有钱吗?”
爸爸回答说:“是的,我们家很有钱,而且这些钱以后都是你的。”
这是两位家长对于孩子咨询金钱的回答,第一位爸爸是在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正确的财富观及人生观,是在培养一位自食其力的人;
第二位家长是在无形中把孩子养成一个坐享其成、只想收获而不知付出的“啃老族”。
不一样的回答,决定不一样的教育;不一样的教育,决定不一样的人生。
现在正值暑期,相信很多家长都有给孩子安排丰富的活动,如国内旅游、国外旅游、甚至是国外游学,每个家庭的收入差距会影响不同的选择。
即将开学,一个多月未见的同学,聊天话题多是暑期的趣事,那只能在家附近玩的孩子如果问:“为什么我不能出国旅游,我们家没钱吗?”
碰到这个问题,您会怎么回答呢?
还是说:“是的,我们家在金钱上并不富裕,但我们的钱都会花在更有用的地方,而且钱是父母挣的,你不能支配,你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挣钱就可以自己花了。”
适当的哭穷或藏富,是孩子学习前进的动力,但不可过度,否则有可能造成孩子金钱观的不安感。
那正确的金钱观该如何确立呢?
1
从小给孩子准备一个可爱的存钱罐,教孩子分辨不同数量的钱。钱的来源可以从家庭劳动项目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需要用存钱罐里的钱支付。
让孩子明白支付的钱是自己辛苦劳动获得积攒的,也会了解金钱相应的物质价值,慢慢地懂得合理使用金钱,而不至于大手大脚。
设立存钱的目标
2
孩子总是有喜欢的东西,家长可以让孩子写下并明确得到的日期。比如:孩子想要一辆自行车,家长需要告诉孩子买自行车大概需要多少钱,以现在存钱的速度,大概什么时候才能存够。这样能让孩子为明确的存钱目标而努力,会更珍惜通过存钱购买到的东西,下一次也有更大的兴趣存钱。
3
当孩子看中多样东西,且价格都比较昂贵,存钱罐的钱还不足以支付时,就要告诉孩子不是想要的东西都可以一下买到,要学会取舍,让孩子懂得更合理分配金钱。
4
从小去超市购物时,带上孩子,出发前,列好购物清单,有目的性购物,没有列出的,则只能下次购买,等孩子稍大一些,可以完全放手让孩子独自购物,还可以教会孩子如何选择会更优惠,让孩子体会如何用钱、省钱、体验购物的乐趣。
金钱属于物质财富,是一把“双刃刀”,只有精神财富的富足,才能更好地利用物质财富。
长按二维码下载蜗牛壳
点击阅读:飞天梦|入园选三本|为啥要上学|西门豹治邺|晏子使楚|春笋大力士|怪朋友|七夕节|七夕送礼|霸王龙|没见过这样的恐龙书|挑食的棘龙|异特龙的恶作剧|灵巧的近蜥龙们|禄丰龙的秘密武器|爱吃石头的板龙|十万只恐龙|强壮的里约龙|蜗牛进社区|松树奶奶|燕子和老爷爷|小鸟不孤单|好心的小老鼠们|狗熊兄弟|野山梨妈妈|懂得分享的西瓜|菠萝警察|不想发芽的树|跳舞的公主|感谢贫穷|小猪罗罗|小鳄鱼的牙齿|教养的缺失|黑豆战役|长春长生疫苗|小公鸡学吹喇叭|婧女救父|小象的鼻子功|穿靴子的猫|七色花|温蒂的小房子|彼得回来了|森林夜校|会说话的恐龙|鼠宝贝|种西瓜|九号“山神”|红苹果|高粱米|燕麦|弗雷德里克|这三本陪孩子读|深圳书博会|约翰|声音调小|“一起绘”
点击下载蜗牛壳,4000故事免费听☞精彩留言获赠精彩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