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爆火,
让入戏的网友恨得牙痒痒,
不用画眼线就黑化到让人汗毛颤栗。
《延禧攻略》的编剧于正,
主动找上她。
而佘诗曼看了剧本之后,
虽然不是女一,却甘心当“绿叶”。
她饰演的娴妃,
在她亲手勒死嘉嫔那个雨夜,
没有嘶吼,没有浮夸,没有烟熏妆,
连手指都是戏。
每剪一根灯芯,
就让人不寒而栗。
佘诗曼正是凭着
征服了一众网友。
而在《延禧攻略》开播前,
很多观众便是冲着佘诗曼而来。
一向演技派的她,
一直被人们盛赞为“TVB一姐”,
“TVB最后一位当家花旦”。
只是很少人知道,
她的演艺之路也像一部宫斗剧,
从一个零演技的港姐,
一步一步稳扎稳打,
走到当今的一姐地位,
整个家顿时土崩瓦解。
此时怀着孕的母亲,
从不曾在佘诗曼面前落泪,
努力维持生活原样。
细心的佘诗曼却在背后听见母亲哭泣,
她知道母亲心里悲戚,
她便每晚陪着母亲入眠,
一直到自己18岁去瑞士读书。
让她和母亲的关系一直维持的非常好。
冒着大雪徒步走了20多分钟
去电话亭给母亲打电话,
母亲一句“我好想你”便让她泪奔,
也正是母亲和国外读书的经历,
渗入她的骨血中,
1997年,她学成归来,
正逢香港在举办香港小姐选美报名,
本无意参加的她,
在母亲的推荐下参加了此次选美。
从没想过要当明星,
也没想过能拿奖。
凭借姣好的面容,
拿到了此次选美的季军好成绩。
她像一个未经雕琢的璞玉,
因为外貌酷似刘嘉玲,
被人们称为“小刘嘉玲”。
摘得香港小姐季军之后,
香港无线电视台便一眼相中了
秀外慧中的佘诗曼,
给了她一个踏入影视圈的机会,
此时的佘诗曼就像一个刚进宫的秀女,
1999年,
成为佘诗曼正式上档的第一部剧集。
而能够成为其中的女一号,
这对于刚刚出道,
并非易事。
一个副导演因为她迟到两分钟,
甚至直接将剧本砸向她。
说她不会演戏,
声音小的像鸡崽音。
“那时我确实不知道什么是演戏,
毕竟不是科班出身,
但我却很在乎别人的看法,
觉得不开心。”佘诗曼说。
她也从没让自己消沉度日,
而是想办法去克服。
为了磨练演技,
不仅如此,
一年拍120集的戏,
24小时连轴转,
拍到整个人都变得麻木,
过着地狱般的生活。
她的演技逐渐得到观众的认可,
一颗璞玉被打磨的越发闪亮,
此时她的宫斗人生已经不再是
刚进宫时候的青涩模样,
而是更能游刃有余的面对拍戏。
直到2000年,
由佘诗曼出演的《十月初五的月光》播出,
《十月初五的月光》成为当年的收视冠军,
更是众人心中的经典。
她也凭借这一角色拿下了当年的
此时的佘诗曼就像是开窍的秀女,
经过不断汲取和努力,
晋级为贵人,从此开启了
2004年的《金枝欲孽》,
这一经典成为佘诗曼另一张名片。
她扮演的尔淳明艳、狠毒,
充满心机又惹人怜惜。
收视率超40点,火遍整个亚洲,
是现如今宫斗剧的鼻祖,
也是无法绕开的巅峰之作。
她在《凤凰四重奏》中一人分饰四角,
让人毫无违和感,
这样精湛的演技,
让她成为TVB史上第一位同时获得
“最佳女主角”和“我最喜爱的电视女角色”
两大奖项的双料视后。
再也没人质疑她的演技,
再也没人随意诋毁她,
她终于坐上了TVB当家花旦的位置。
就算她已经成功跻身一姐地位,
可以不那么辛苦,
但是她从没有放松自己,
反而对自己更狠,更拼。
她摔倒磕掉了两颗牙齿,
下巴受伤,但是她不喊苦不喊疼,
就硬生生地扛着。
拍危险戏的时候,
导演怎么说她就怎么做。
她飚飞车,不惧危险。
在一次拍摄中,导致颈椎受伤,
新痛旧病一齐复发。
不能操劳,必须修养半年,
她却咬咬牙,不肯暂停,
不能因为自己而影响整个剧组的拍摄。
坚持拍摄完成,
让所有人敬佩心疼的拼命三娘。
《使徒行者》播出后,
成为首部内地网络播放量达24亿的港剧,
她也凭借这个剧再次斩获双料视后,
继续不断地挑战自己,
拓宽自己的戏路,
塑造了众多不同的经典角色。
▼
《宫心计》里,
▼
《公主嫁到》里
▼
从一个不懂戏,
不会演戏的小女孩,
到如今香港TVB的高产女王,
当家花旦,
各种大奖拿到手软。
从业20年来,
她出演了40多部电视剧,
14部电影,
开启了人生的另一片辉煌。
此时她早已经稳坐皇后宝座,
从港姐到一姐,
她走的每一步都能看到努力的影子,
只用实力说话,
来源 | 匠心之城
编辑 | 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