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皇帝。
最后一个盛世。
这位皇帝自称十全老人。
却又矛盾重重。
最疼老婆的皇帝
乾隆一生中第一个女人,就是富察皇后。作为乾隆皇帝的初恋,富察皇后在16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乾隆。
现在看来16岁或许有些早,但是古人眼里,16岁,是一个女孩子最美的年纪。
作为满洲镶黄旗,察哈尔总管之女,清代首位富察氏皇后,在16岁的时候,被雍正选中,成为了乾隆的妻子。
据说富察皇后身段窈窕,但是偏偏不喜欢奢华的打扮,即便是做了皇后,衣着也十分简朴。
其中皇长女早夭,略过不表。
永琏作为乾隆的第二个儿子,出生没多久就封为太子。可惜两岁多一点,就因为“偶感风寒”去世了。
固伦和敬公主与蒙古联姻,远嫁大漠,但是在她去世的时候,乾隆还活着,给这位公主安排丧葬仪式的时候,用的规格是陵。要知道,这一个陵字,可是帝王才能享有的级别。
最后一个孩子,就是七阿哥永琮。
虽然永琮出生的时候,乾隆已经有了很多个皇子,但是他仍然对这位皇子深爱有加。他给这位阿哥的评语,是极为赞赏的十六个字:
性成夙慧,歧嶷表异,出自正嫡,聪颖殊常。
之所以花了这么多的笔墨写富察皇后的四个孩子,是想说,这就是乾隆对富察皇后感情最深的体现。
常理来说,宫廷之中,母以子贵,只有儿子当了太子,母亲才会被宠爱。
但是富察皇后的四个孩子,三个身体都不好,乾隆却依然宠爱如斯。
这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乾隆对她们的母亲,用情极深。
所有的戏说和文学作品里,只要提到乾隆,就有各种各样的女人,令妃、香妃……但是所有这些妃子的存在,都无法掩盖乾隆对富察的喜爱。
因为七阿哥的早夭,富察皇后经常梦到碧霞元君给她托梦,所以,乾隆十三年,东巡泰山,皇后陪同乾隆一起出行。
就在这次出巡返程的路上,富察皇后香消玉殒。
乾隆黄帝痛哭之余,令人用一艘大船,将富察皇后的遗体运回京城,为的是不让车马颠簸,惊扰了皇后。他觉得,自己的富察是睡着了而已。
但是船到了京城,却因为太过庞大,无法从水门中通过。
乾隆皇帝想都没想,就要拆掉城墙,给皇后让路。
这时候礼部尚书拼死劝谏,并想到了一个办法,在城墙垛口搭起木架,铺设木轨,木轨上用菜籽油润滑,然后用人力拉着船,从木轨上通过。
紧接着,要给富察皇后拟定一个谥号。
但是乾隆皇帝再一次任性地亲自给富察皇后定谥:孝贤。
大臣们纷纷表示不可以这样做。
乾隆皇帝说:“从来知臣者莫如君,知子者莫如父,则知妻者莫如夫。朕昨赋皇后挽诗。有圣慈深忆孝。宫壸尽称贤之句。思惟孝贤二字之嘉名。实该皇后一生之淑德”。
大臣们听了这番话,不再有异议。
古来皇帝,妻妾成群,乾隆也不能免俗。但是他能对自己第一任妻子两次力排众议,驳斥大臣,这纵观中国历史都是少见的。
占有欲最强的皇帝
乾隆除了作为一名帝王,名垂青史,作为一名收藏家,也是业内皆知。
以皇帝的身份搞收藏,那么普天之下,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乾隆爷搞不到的。
就是盖章。
而且盖一个还不行。
还得盖一片……
什么“古稀老人”、“正谊明道”、“乐善堂”……
这些印章虽然大多数都盖在画作的空白处,但是也对整部作品影响不小。
因为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最讲究的就是留白。
留白之处,本应该是作画者给观众留下的遐想空间,是笔墨意境的延伸。
现在可倒好,乾隆爷一个大印戳下去,什么白都没有了。
不仅仅收藏家对乾隆反感,造假行业的从业者对乾隆也是恨得咬牙切齿。
你想啊,本来作假画就难,现在倒好了,除了造假,你还必须研究下这幅画乾隆收藏过没,收藏过到底盖了哪几个章,你少造一个假章,这就会被人看出来。
你比如延禧攻略里,就出了个岔子。乾隆送给令妃这幅《鹊华秋色图》上面有两个大印章,这两个章是乾隆亲自盖的没有错。但是却是在他晚年的时候盖的,用的是晚年的“古稀老人”章。
最想当诗人的皇帝
写个诗啦,画个画啦。
写诗词的,有南唐后主李煜。
画工笔画的,有宋朝皇帝宋徽宗。
但是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两位都比不过乾隆。
因为乾隆这一辈子,写了42250首诗。
其中有好的,但是大部分都是坏的。
坏到什么程度?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十一片,
飞入芦花皆不见。
有人说乾隆皇帝之所以有这么多诗流传下来,附庸风雅,愣充大以巴狼。因为他的诗很多都是粗制滥造。
这样说未尝不可,但是有些冤枉了。
作为皇帝,身边跟着起居官,你别说写诗了,你就是随口说一句今天的太阳真大啊!都会有人给你记录下来。
当然,即便以这个理由来看,乾隆写的诗也还是有点多了。
不过这里面也不是没有好诗。
寤寐求无得,梦魂时尚牵。亦知悲底益,无那思如煎。
环佩声疑杳,鸾凰信绝传。椒涂空想像,两度月轮圆。
衷愫心常结,音尘日已遐。芳踪付彤史,时服换轻纱。
情自长无绝,礼惟当岂加。底知忧用老,新鬓点霜华。
这首诗被评为乾隆作品中的上上之作,其中“椒涂空想像,两度月轮圆”一句,也算是千古佳句。
这首诗,正是乾隆悼念富察皇后的众多作品中的一首。
由此可见,真情实感,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性。也同时可以看出,乾隆对富察皇后的感情,真的非常深。
历史的车轮滚滚碾过,卷起的风沙,掩埋了多少的真相和谎言。但是永远无法磨灭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情感。
历史都会通过将这份感情,通过汗青史书中的细枝末节,透漏给后人。
就像乾隆对富察的这份感情。
不管有多少戏说和改编,都无法将其掩盖。
. End .
▿ more ▿ 更多文章点击直达
要不要 赞 和 分享到票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