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文化爱好者关注
文 | 至今
看起来,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悲伤。
就会发现,一切都如你所愿。
学会和解,是一种宽容
一个木匠和他的邻居,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伤了和气,背地里,他们用各种恶毒的语言攻击对方,都有一种要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的意思。
这样一来,不但他们两家形同陌路,就连和他们很要好的朋友,为了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也对他们敬而远之了。
村民、朋友的聚会再也不邀请他俩了,因为一旦他们共同出现,聚会就会以大吵大闹收场。他们的生活越过越孤单。
后来,木匠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心中有愧的他很想和邻居和好如初,为此,他亲自上门道歉。
另他没想到的是,邻居很愉快地接待了他。原来,邻居一直特别想和木匠和好,只是碍于面子,不肯先开口。
不管是亲人还是朋友间的矛盾都并非深仇大恨,没有必要为了那么点点面子坚持下去,用一把称称一下,是亲人、朋友重要还是你那点面子重要。
网上有一段很火的话:
你是成年人了,应该懂事了,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和亲人朋友恋人冷战,无论错在谁,你都应该主动摆出和解的态度。
不要再高喊“我是这样的人""我就这性格改不了”,狭隘和坏脾气不能被如此包装并泛滥。
你应该相信,你能成为那个主动化解冰封的人,而你的举动则会让自己和对方从尴尬中解脱,并得到温暖。”
主动与别人和解,不代表你不在意面子,而是更在意和对方的关系。
人生不短也不长,何必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争吵中,加重生活的不安与忧虑,既不利人也不利已,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主动和解生活将会海阔天空。
学会和解,是一种智慧
一个22岁的年轻人在订婚大喜那天,新娘却牵着另一位年轻小伙儿的手对他说:“对不起,我觉得,我们在一起不会幸福。”正沉浸在幸福中的他呆若木鸡,在亲戚朋友诧异的目光中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整个小镇都知道了他的事,年轻人决定逃离这个让他觉得生活在羞辱中的小镇。他发誓将来一定要风风光光地回到家乡,找回自己丢失的尊严。
果然,30年后,他已经成为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了。他的着作《忏悔录》《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在欧洲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他的名字——卢梭,享誉欧洲。
卢梭笑着说:“当然记得,她差一点儿做了我的新娘。”
“当初她带给了你莫大的羞辱,自己也没有好下场,这些年来,一直生活在贫困潦倒之中,靠着亲戚们的救济艰难度日。上帝惩罚了她对你的背叛。”朋友对卢梭说。
朋友本以为卢梭听到当初背叛自己的人落个悲惨下场后会感到高兴,然而卢梭却对他说:
“我很难过,上帝不应该惩罚她。我这里有一些钱,请你转交给她,不要告诉她是我给的,以免她以为我在羞辱她而拒绝。”
“你真的对艾丽尔没有丝毫的怨恨吗?当初,她可是让你丢尽了脸。”朋友用质疑的语气问。
“如果有怨恨,那也是30年以前的事儿,如果这些年我一直对她怀有怨恨,那我自己岂不是在怨恨中生活了30年,那对我有什么好处呢?就像我提着一袋死老鼠去见你,那一路上闻着臭味的岂不是我?”
学会和解,是一种智慧。不戚戚过去带给自己的伤害,保持一个豁达的心态,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转不过的弯。
学会与过去和解,将那些已经失去的或得不到的东西放逐出心中,还自己一片宁静的空间,一份悠然的心境,微笑生活,专注于走当下的路。
把虚无的事物看的淡一些,与往事,解救困在生活这个牢笼中的自己,让一缕阳光照进的的心房,体会人生美好的一面。
学会和解,是一种幸福
华罗庚是我国数学界的著名人物,他和自己的学生陈景润、王元等一起为中国的数学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他和学生学员的故事可谓中国现代数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在一次批斗会上,造反派勒令王元必须在大会上发言,批判自己的导师华罗庚。
王元知道如果拒绝发言,就可能会被打成反革命。面对强大的压力,他推辞自己写不了批判稿。
没想到造反派真的找人来代笔,让王元去读。无奈之下,王元只好当众读了一遍批判稿。
此后华罗庚一直受“审查”。所谓审查,实际上,就是关在数学所,每天扫楼道、扫厕所。过了一段非常难受而且屈辱的日子。
但华罗庚并未责备过一句王元。王元也深知此事对恩师心理的冲击。
他在心里把自己做的这件事叫做“背叛”。他愧悔于自己的屈从,一直不肯原谅自己。此后,他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去恩师家了,即使遇到恩师,也总是想方设法躲开。
许多年后,华罗庚先生出访归来,给王元带回来国外数学界关于“华王方法”的论著,两个人才重新走到一起,继续他们的合作。
华罗庚辞世后,作为数学家的王元破天荒地费时十年为华罗庚先生写了一本传记,深刻忏悔了自己的过失。
在接受电视主持人的采访时,这位性情温和的老人再一次谈到了这个事件,并声明这是自己一生的遗憾。
主持人很奇怪王元用传记来消弭自己内心愧疚的方式,并问他为什么不在私下场合向自己的老师道个歉。没想到王元先生立刻坦承自己从来没有当面向老师道歉。
当主持人又问及为什么不请求华罗庚先生的原谅时,不善言辞的王元先生有些动情了:
“这种事情,我觉得一个人做错了,自己知道,改了就算了,不要去要求他人原谅。要求人家原谅是不对的。事情本来就是你做错了,凭什么要人家原谅你?人家已经很痛苦了。你还要为了自己,非要人家原谅不可,让人家第二次受痛苦。”
有些人犯错,哪怕你记恨他一辈子,他也不会知错就改,有人犯错,哪怕你已经谅解他,他也会在内心忏悔。
有些时候,我们无需原谅伤害自己的人,但如果,你能体谅对方的处境相信对方的为人,学会和解又何妨?
学会和解,放过对方也放过自己。不因过去的伤害而纠结怨恨,不因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身体,学会和解,人生才能更畅快肆意一些。
前半生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总不能再搭上后半生去慢慢咀嚼。且敬往事一杯酒,愿无仇恨回首。
学会和解,你会发现,自己拥有一颗坦荡又充实的灵魂,足以承受得住命运的打击,也配得上命运的赐予。
作者:至今。热热闹闹、沉沉静静过的都是日子,对酒当歌,不想白活一场。本文原创首发于元知共读,转载请联系元知主编,微信号:guoxuegongdu88。
- END -
#今日推荐#
14天气血双补养颜课
▼
80岁奶奶状告30岁孙子:我用尽心血培养了一个白眼狼“我就是荡妇,就是妓女!”这个世间奇女子,却活出了最美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