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火了。
不同于往常宫廷剧的玛丽苏,这一次女主双商在线,一路披荆斩棘。剧作的画风和精湛,也吸引了无数姑娘观看。
而其中最让大家感动的,便是乾隆皇帝和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爱情。
比如,为博得妻子一笑,乾隆不惜从千里迢迢的福建,航运荔枝树,陪她亲自采摘。
别的妃嫔吃的大多是晒干的荔枝,唯独给她的是最好的和最新鲜的。
在电视剧里的乾隆可以说是十足的宠妻担当了,而现实中,他们的爱情却比电视剧里要动人百倍千倍。
01
众人只看到帝王后宫坐拥三千佳丽,何等惹人艳羡,可对于乾隆而言,妃嫔众多或许是那个时代皇室绵延子嗣之需要,于感情角度来说,是累赘。
乾隆和富察氏画像
现实生活里的皇后富察氏跟《延禧攻略》里的秦岚一样,是个温柔善良,懂得顾全大局的贤内助。
她对乾隆情深意重,乾隆患上疥疮,即便会被感染,富察氏也执意搬进皇帝寝宫悉心照料百日。
富察氏用鹿尾绒毛编织的荷包
乾隆的名号是长春居士,而富察皇后所住的宫殿,就被皇上赐名为长春宫。
他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你的住处是我的名字”,让她永远住在自己的心里。
那些年的长春宫,应该是整个深宫里承载着最多爱意的地方。尽管富察皇后不爱奢华,可全世界的奇珍异宝,只要皇上有的,长春宫里就不会少。
史上最长情的宫殿——长春宫
古代君王,左拥右抱乃是常事。专门独宠也多是宠幸一年又一年的新人,皇后这个角色,虽为正妻,却常常变成不得宠爱的角色。
而乾隆不一样,他的眼里只有富察皇后。
而每次众妃嫔行礼时,他只专注在富察氏身上。全然不顾他人眼光,将她尽快扶起,“我们是夫妻,不必多礼。”
一个男人要真的爱你,是不会遮遮掩掩,将你藏起来的。
而这种明晃晃想要昭告全天下的心,对于女人来说到底有多重要,大概只有女人才能明白。
他更是爱屋及乌。
乾隆平日里锦衣玉裘穿习惯了,可只要是富察氏做的衣服,即便材质没那么精致,穿在身上,却也很安心。
乾隆穿惯了锦衣玉裘,见到这件略显粗糙的丝织御衣,竞感到格外亲切,除对皇后大加褒扬外,还下令大小臣工崇俭去奢,并在祭祀登朝时多次穿用。
他身上穿的一针一线,无一不是富察氏的情深意切。而凡是关于她的一切,乾隆都无条件喜欢。
在充满了斗争和计谋的深宫之中,他们就像寻常人家的夫妻一样,只渴望细水长流、互相陪伴的爱情。
02
相爱一场,历经坎坷
乾隆和富察氏曾经有过四个孩子。自己所爱之人所生的孩子,自然是更加爱重。他在自己26岁的那一年,便将自己和皇后生的第一个儿子永琏秘密立为储君。
可是没想到两年后,年仅九岁的永琏因偶感风寒夭亡。
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皇考命名,隐示承宗器之意。
朕御极后,恪守成式,亲书密旨,召诸大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榜后,是虽未册立,已命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礼用皇太子仪注行。
立储诏书
几年后,好不容易走出丧子之痛的富察氏诞下他们第二个儿子永琮。
乾隆对他格外偏爱和重视,为了陪孕期的富察氏,甚至打破上元节去圆明园观烟火的惯例。
乾隆更是动了立储的念头,哪怕孩子才刚刚出生。
然而,同样难逃命运的戏弄。不到两岁,永琮便因天花离世。
孩子的相继离世,让身为人母的富察氏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无法释怀。
好似《胭脂扣》里那段话,
“是天地间有忌妒者,故意捉弄,叫分合无常, 叫缘分缥缈,半点不由人?”
在她最痛苦的时候
他守候左右
最终,富察皇后积郁成疾。在陪乾隆冬巡期间,于济南不幸离世。
于是他悲痛地写下句句含情,字字珠泪的《述悲赋》,如今已载入清史稿:
“念懿后之作配,廿二年而于斯。”
“痛一旦之永诀,隔阴阳而莫知。”
我与皇后婚配,至今已经22年了。我是多么的伤痛啊,一夜之间就要与皇后永远诀别,从此阴阳两隔,再也无法得知对方的消息。
“信人生之如梦兮,了万世之皆虚。
呜呼!悲莫悲兮生别离,失内位兮孰予随?”
我心里却觉得万事皆空,生生死死也就是浮华一场罢了。失去了贤后,谁陪我走完漫长的人生路?
曾经,富察皇后向他索要一个封号——“孝贤”,当时他笑着同意。在爱妻离世后,他含泪敕封,还加了一个“纯”字。
“惟孝贤二字之嘉名,实该皇后一生之淑德。”
在他眼中,只有她,配得上这三个字。
治丧期间,他九日不理朝政,终日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
不仅如此,他还命令:
“一般军民,摘冠缨七日,在此期间,亦不嫁娶,不作乐。”
这种举国悼念的礼制,可谓前所未有。他不顾群臣的阻拦,甚至惩治了那些因此不慎重的大臣和妃子。
而因为富察氏在一艘重达数吨的船上病故,他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不惜破坏城门,将那艘残存着亡妻体温的巨轮,运回京城。
他想留住与所爱之人有关的一切。她的衣服,饰品,哪怕是她曾呼吸的空气,他都要一一珍藏。
他立誓终身不进济南,因为爱妻在那里逝世,他怕触景生情,于是选择像一个孩子一样,幼稚地逃离这些痛苦。
四度济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春三月莫分偏剧,十七年过恨未平。排遣闲情历村野,殷勤政务祝宁盈。明朝便近芳山驻,秀色宁看云表横。
而她久居的长春宫,一砖一瓦,器物床榻均保持原样。每当乾隆处理完政务,总是会去那里坐上半天。
这个习惯,他持续了四十年。一直到乾隆六十年他退位。
史学家解读说,“即便后来有了新皇后和妃子,却再也没人能激起乾隆对富察氏那样的感情。”
是啊,命运让他与无数女子交织,他却选择了最疼痛的记忆去触摸,一辈子只爱一个人。
再也没有人能替代当初那份感情了。
后宫佳丽三千,哪怕你花开得再美再艳,他也无心观赏。
是的,自从皇后去世后,他再也没让任何妃子陪他过夜。
所谓爱情,大抵便是如此吧。
尽管后来在太后的要求下,他被迫立了新后。他也要一个人跑到富察皇后的墓碑前,一个人碎碎念般的解释着。
朕以二十余年伉俪之情,恩深谊挚,遂行册立,于心实所不忍。
我与你二十多年的感情始终放不下,如今因为国家和太后的要求我册立新后,我真的不忍心这样,却又没办法。
愿你别怪我,权当无奈孝敬母后了。
03
那是他一生中
最亮的那道白月光
而乾隆的一生,著有四万余首诗,大多是涉及政务的流水账,泛泛平庸。
唯独追思富察氏的一百多首诗,情深义重,真挚动人。
可以说,他一生最好的诗作,无一不镌刻着他对她的思念。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其中有一百多首写得特别好,这一百多首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悼念富察皇后。”
仿佛这一首首诗句,不像权力纵横的帝王所作。更像是丈夫在妻子耳边的窃窃私语,纸短情长。
皇后故去两年后,宫中适逢春节,当所有人都沉浸在热闹和快乐中时,他却独自一人前往长春宫,陪她过节。
椒阁蛛尘落玉筵,华镫朅过意凄然。那忘琴瑟娱良夜,忽寂珩璜向两年。到底日踈连梦远,惟余景会一情牵。内人例事迎佳节,勉强酬春付管弦。
昔日漫教思老伴,开年且喜得玄孙。
他时常在梦里见到挚爱的妻子,醒来后发现到头来仍是孤身一人。于是沮丧地写道:
胡作春风梦,偏于岸旅边。
圣慈深忆孝。宫壶尽钦贤。
忍诵关雎什,朱琴已断弦。
八十三岁那年,他前往富察氏的陵前。看着陵墓两旁参天的古树,回想起自己风风雨雨的一生。此刻山水犹在,却不见故人。
齐年率归室,乔寿有何欢?
“你先我而去,扔下我一个人,活得再长,又有什么快乐可言?”
那些美好却又不忍想起的回忆,本要靠时间去抹平,哪经得起这么翻来覆去的提醒,便成了刻骨铭心。
三秋别忽尔,一晌奠酸然。
追忆居中阃,深宜称孝贤。
平生难尽述,百岁妄希延。
夏日冬之夜,远期只廿年。
“今天来到这儿,我忍不住又哭了,我盼着早一点能跟你见面,现在我的身体虽然还很好,大伙儿都说,我能活到一百岁,但我不想活那么长,我就想早一点到地下,能够见到你。”
原来,为了重逢,他一直等待着死亡。
我想,富察氏和乾隆此生的羁绊,更像是木棉和橡树这样静水流深,相互扶持的爱情。
前半生,她就像灯火一样,给予了他踌躇满志的力量和勇气,陪他分担寒潮和风雪。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
富察氏的一颦一笑
乾隆一定会铭记一生吧
我在帝后之间,看到了属于我们普通人的情深意重。
就像生活中一对对彼此深爱的日常夫妻,细腻平常,静水深流。却也千杯不醉,值得回味。
最令我感慨和感动的,大抵是乾隆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天之骄子,他权力无数,后宫三千,却能将深情延续了一辈子,只给了一个人。
作者简介:视觉志(ID:iiidaily)用文字记录生活,用照片描绘人生,每晚听你倾诉喜怒哀乐,陪你走过春夏秋冬,撑起朋友圈数千万人的精神世界。
蒋勋:台湾美学大师,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
这是蒋勋老师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反复阅读《红楼梦》三十多遍后的系列讲座录音集,蒋勋从美的角度,从情感出发梳理《红楼梦》文本中渗透出的细微感觉。
今日推荐
十年前刘翔杨超越他们都在干啥?
嘿!点赞留下你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