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P2P平台频频“爆雷”,密集消亡,原因何在?
日期:2018-08-08 20:15:33 作者:价值观 阅读:

P2P平台频频“爆雷”,密集消亡,原因何在?

  导语P2P公司跑路倒闭潮,敲响了社会信用警钟

   财经评论员马尚田

  01 

  时下,有个词频频出现,“爆雷”。这不是地雷战,而是P2P网贷机构密集出事。

  近期,累计交易总额达百亿级的P2P平台密集爆雷,唐小僧、投融家、联璧金融、牛板金、投之家等应声倒下。

  包括手机厂商小米也陷身其中,小米在其会员VIP任务系统和小米运动APP中推荐了P2P理财产品,而这些产品相继爆雷,米粉纷纷维权,小米现在一脑门官司

  02

  最新杭州的招财猫因为流动危机宣布良性清盘。这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国内累计设立P2P网贷平台6183家,其中停业及问题平台4347家,正常运营平台1836家,意味中国超过70%的P2P网贷机构已经消亡。

  据零壹数据的《关键时刻:P2P网贷危机调研报告》显示,进入7月后,P2P行业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增加,问题平台数量持续攀升。

  仅7月1日-20日,行业内至少有98家平台出现逾期、清盘和失联等问题,涉及待还本金至少439亿元。

  从地域上来看,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广东、北京、浙江和上海地区,四个地区出现的问题平台数量占了今年问题平台总数量的82%。

  03

  业内认为,自从2012年P2P平台开始规模增长,其消亡的速率也同样快得惊人,这也验证互联网行业快速迭代的特质

  而这波网贷平台风险的集中暴露,可以看作是行业洗牌的进一步提速,是市场进一步出清的过程

  老马以为,此次P2P平台集中“爆雷”,频频跑路、失联、挤兑甚至诈骗现象,不仅宣告了不良借贷信息中介失败,也同时敲响了信用坍塌的警钟。

  04

  当P2P平台刚在国内兴起时,其业务初衷就是成为一个借贷信息中介,适用居间法律关系

  然而,从残酷现实状况来看,大量的P2P平台变相发展,走入“歧途”,出现了自融、资金池、虚构借款等各种违规形式,有的成为事实上的“银行”,甚至涉嫌刑事犯罪

  这已经严重偏离了信息中介的本质,发展成为信用中介。一时间,成为恶意欺诈、非法集资的风险高发地。

  05

  P2P平台集中“爆雷”,原因是什么?

  表面上看,不外乎那么几条:

  1.平台自身经营规范存在诸多违规行为

  2.国家监管层面逐渐正规政策和法律监管越来越严。

  但是,从深层次看,这和国内整体金融环境和信用环境有很深的关系,尤其是信用环境。

  《老马价值观》要三问P2P爆雷事件

  第一问,中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P2P平台?

  经历了各种爆雷,P2P平台还有1800余家,英国、美国有多少呢?各70家左右。

  往回一捯,就显出资金需求方的尴尬。中国金融机构,一共才1000多家,贷款也主要流向国企等大型企业

  大量中小企业个人长期贷款难,无奈之下才去求助P2P平台。大量的P2P平台的出现反映的是民间融资的艰难。

  P2P爆雷事件第二问:为什么很少听说发达国家有P2P平台跑路倒闭潮?

  刚才说到美国英国的P2P平台数量,本来就很少,也就很难出现倒闭潮。为什么少?因为当地人对P2P的需求少。

  1.金融机构众多,可以满足各种借款需求。

  2.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可选择投资渠道有很多。

  3.征信体系完备,行业正规化。

  尤其是征信体系这一环,我要强调一下,成熟的征信体系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完善保护

  保证P2P网贷平台在整个交易流程中仅作为一个信息中介存在是必要的,普通人把钱存到P2P公司的时候,可以通过信用评级来分辨自己钱去了哪里。

  你的钱走向透明,而且项目真实可靠,可以用统一信用分数衡量。而不是像国内很多P2P公司那样,随便编个项目都能骗走一圈人的钱。

  第三个问题就是,P2P公司跑路倒闭潮,敲响了社会信用的警钟。那么,未来,我们该信任谁?

  欢迎添加微信公号想评论,可直接留言。谢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P2P平台频频“爆雷”,密集消亡,原因何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