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立秋 | 暑热渐退,一枕新凉
日期:2018-08-06 18:45:04 来源:月印池文化 阅读:

立秋 | 暑热渐退,一枕新凉

  | 立 秋 |

  - Beginning of Autumn -

  立秋日,苦夏杪,暑热渐退,一枕新凉,白露晨起,秋雨邀凉,流萤几点,荷残莲生,梧桐落叶

  正如《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农历七月,火星西行,天气转凉,暑气退位,秋登场。秋为揫,敛聚之意,万物于此时将走入收获成熟之季。

  现代汉字“秋”看似简单

  却也有着深刻文化内涵

  但光从现代简体字来看已难以窥其本意

  真正的“秋”的繁体正体字写法其实是

  从“禾”从“龟”

  龟/卜筮、龟验

  禾/谷物收成

  引申/即春耕时烧灼龟甲以卜算秋天收成,到了秋收时节,谷物收成是否如龟卜预言的那样就实际见分晓了。

  字义/谷物收成时节、庄稼成熟季节

  现今之“秋”字从火,此“火”,此火即为“灼龟之火”

  立秋三候

  |初候,凉风至|

  “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凉风是西风肃清之风,肃清是为收敛,秋为“揫”,“揫”就是敛聚。

  |二候,白露降|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清凉风来,露珠晶莹变白,白是秋之标识。但露尚未凝滞,还能在阳光下滚动,非“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之露。东汉刘熙的《释名》释露为“虑”,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将凋零而忧,由此“露红凝艳数千枝”,亦成一种壮美悲怆

  |三候,寒蝉鸣|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这是曹植诗。古人硬要分辨寒蝉小而青紫,其实应是蝉们秋凉后发声困难,知生命将尽的变声凄切。碧树未摇落,寒蝉已悲鸣。此时“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了。

  看日历,不觉已是立秋,身处江南酷暑依旧。虽说离登山,看红叶,吃栗子日子还有些遥远,但“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日子也总算有可期了。

  所谓早立秋凉嗖嗖,晚立秋热死牛,"秋风洒衣裳"是全然感受不到的。但秋毕竟来了,阴风萧瑟的下半年业已豋场。秋是六气十八候渐进过程。立秋后五天才凉风至,再五天,草尖覆满白露了。秋气为白,故天色会越变越浅,地气会越变越浓,大地成为调色板。到处暑节气天地将肃,就要给神界的亲人送寒衣了。只是这秋老虎热起来也是不可小觑。

  往期佳作推荐

  

  ▶宋朝之后,再无宋朝

  ▶ 旧的东西,更有风味

  ▶ 有院子,才有生活

  ▶ 大家好,我是宋徽宗

  ▶  审美品位,最能看出一个人教养

  ▶  马未都:最终救中国的一定是传统文化

  ▶  干净,是对一个人极高的评价

  ▶  会玩的人,最有情趣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立秋 | 暑热渐退,一枕新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