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抑郁症确诊当天,他终于笑了”
日期:2018-07-30 21:18:25 作者:末那大叔 阅读:

“抑郁症确诊当天,他终于笑了”

  对不起,今天嗓子不舒服,怕录出来的声音大家失望我会尽快调整,咱们明天见。

  大学教授,在花甲之年,突然患上了抑郁症

  他常在深夜发朋友圈,写一些跟他年纪不符的矫情文字,然后秒删。

  常弄丢钥匙进不去家门,也不找人帮忙,就在门口坐着发呆。

  常感叹不教书的日子没意思,吃饭、睡觉乃至呼吸都没意思

  最初,家里人都以为他患上了阿兹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痴呆,可他依旧记得每个人,能复述出看过的书的内容

  身体状况良好,没病。可他活得像一株没有生气植物,病了一样

  被确诊为抑郁症的前几天,他差点跳楼,颤颤巍巍地坐在窗框上,被楼下看到的人报了警。

  家里人吓得够呛,也怨他:“你心里不痛快就跟人说啊,要吓死谁!”

  他很委屈,像个犯错了的孩子

  陈奕迅在浮夸里唱:“有人问我,我就会讲,但是无人来。”

  多少人觉得抑郁症不是病,以为只是心情不好安慰安慰就没事了。

  实际上,抑郁症的自杀率高达30%,其中15%的人自杀成功,死亡率仅次于癌症

  在中国,有9000万抑郁症患者,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现在,你还觉得抑郁症不是疾病吗?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抑郁?原因之一是压力无处释放

  孩童时,不开心了可以大哭、在地上打滚甚至尿床。

  学生时代难过可以和爸妈吵和老师闹,可以写在日记本里。

  可成人之后,没人再给你机会宣泄了。

  领导嫌弃:公司不是你家,要哭回家哭。

  爱人嫌弃:像什么样子,孩子看着呢。

  家人说:这么大人了,有什么过不去的,我当年……

  越活知心人越少,社会再曝出点负面新闻,一时就容易生活绝望

  可导致抑郁症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总问自己不快乐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段令人发笑的采访

  记者拿着话筒采访路人:“请问,你幸福吗?”

  一位民工朋友回答:“我姓曾。”

  网友们在爆笑调侃中,有一些回答也令人回味

   

  “要是说不幸福,估计就上不了电视了”、“我没时间考虑不幸福……”

  我也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我到底幸福吗:

  我有自己的事业,当然也失去了很多自由时间;我家健康,但自己偶尔也会失眠……

  想着想着,我的头却疼起来:

  明天的文章还要修改,抖音有个视频还没剪,上次的合作谈妥了吗,刚才锁车了吗?

  当我从“幸不幸福”的旋涡中抽离,我脑门上已经微微冒汗,刚才那几十秒里,芝麻大点的事儿也使我焦虑起来。

  我突然明白电影《二十世纪女人》中的台词

  “成天想着自己是不是快乐,是通往抑郁的捷径。”

  昨天吃芒果,边剥边想:

  水果大都是心里甜,外皮苦涩;但人正好相反,往往是内心很苦,脸上却很甜。

  我常在后台收到读者留言:叔,我每天都不快乐,我感觉我抑郁了。

  可等我细问下去,发现他们的“抑郁”其实只是一场雨,太阳出来了就晴了。

  换句话说,那些难过不会影响他们逛街、下馆子和参加聚会

  而一个真的得了抑郁症的人,是对活着这件事失望,在自我封闭的城墙寸步难行

  api酱不久前发了一个视频,开篇一句话是:

  朋友们,这年头你没个心理疾病,好意思自称Fashion吗?”

  意思就是反讽那些给自己贴标签,把“抑郁症”、“强迫症”、“自闭”当个性的人。

  我是很怕听到有人说:“XXX忧郁的样子,看起来真酷。”

  价值观的倾斜,不仅是对自己的危害,更是对整个抑郁症群体误解

  越多人“假抑郁”,就越少人去关注真抑郁的患者,越难给抑郁症足够关心重视

  《茫茫黑夜》中说:我们都会成为我们装扮的样子,所以装扮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我很怕天天嚷着自己“不快乐”的人,最后彻底远离了快乐。

  相信我,你把“抑郁”挂在嘴边的样子,真的一点都不酷。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抑郁症确诊当天,他终于笑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