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连生11个女儿只为生一个儿子,儿子还要女儿养,这不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吗!
姐姐们则站出来护着弟弟。
姐妹们疼弟弟,都是自愿凑的钱;
毕竟只有这么一个弟弟,帮扶他是应该的。
弟弟和大姐年龄差27岁,比她自己儿子还小。所以弟弟从小就在姐姐们的关爱和保护下生活。
家中最好的教育资源给了他,可他高中都没能好好毕业,找不到工作去了九姐开的发廊。
作为家中唯一的小儿子他是幸福的,视子如命的父母和11个姐姐,足以让他无忧无虑生活。
想想这家人这种养法也是没指望唯一的儿子能撑起这个家,真的只是姐姐疼弟弟。
主流媒体发这个新闻的初衷,可能也是觉得在亲情越来越淡漠的现代社会,需要弘扬这样的“家庭成员友爱互助”的价值观。
姐姐们被说成是“扶弟魔”——从小就习惯了被原生家庭歧视压榨,麻木不自知,反而乐在其中——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大家还说“娶妻不娶扶弟魔”。
自身也并不富裕的姐姐这样帮衬自己弟弟,牺牲自己就算了还要连累姐夫。
可是不帮能怎么办?
不帮,他难道让他,因为没钱结婚,就把孩子打掉吗?
血浓于水一个家庭,没有人能狠心到置之不理。
现在宣扬自我和个人主义的时代,大家似乎很难理解这种牺牲自我的行为了。
可是没有人想过,非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到大就是互相扶持着走过来的。
这是兄弟姐妹自母胎开始就有的联结。
从小糖果饼干分着一起吃,长大之后有什么好的也会想着和兄弟姐妹们分享。
还有不赞同妻子贴补弟弟贴补娘家的丈夫们,你们扪心自问,你们给予你太太的爱真的超过了她自己亲人的爱了吗?
说到底,不过是动用了他们的共同财产。
人们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给最爱的人,没有错。亲情其实是出于一种血缘的本能。
每个人都应该独立,每个家长都应该给孩子最正确的家教。但很明显,中国的许多非独生子女家庭根本无法做到。
002
想起每次和我妈挤一个被窝儿里睡觉的时候她总爱感叹,说我现在可真幸福。
她从小就没有和姥姥一起睡的机会。
等到我舅舅出生了,她们姐妹四个谁也没机会沾着我姥姥的被窝儿边了。
舅舅就是那个家里最小的儿子,我妈是老大。
四个姐姐,家里条件再不好的时候也有他一口吃的,无论他做错什么大人总是会护着他,总之就是最好的都是他的。
他工作后各种怕累怕干活,出去什么也不会,回到家反而责怪外公外婆,不能给他更安逸的生活。
他们都拼尽全力给他最好的了,可是当他在社会中遇到挫折和委屈他不懂反思自己,反而把原因归结到别人身上。
摊上这么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白眼儿狼弟弟,姐姐们每次见面都会说他。
嫌弃完,二姐还是帮忙找工作。
二姐真是要被气死,多不容易给他找个工作!都说以后谁再管他谁就是棒槌!
后来他没工作呆在家啃老,又总觉得大家在说他闲话,说这家怎么有这么个不中用的儿子。
不能够。
他老婆是姐姐们帮忙张罗的。
自从因为找工作跟二姐结了仇,再也不说话。
四姐负责他精神分裂的医药费...
这些确实给姐姐造成了很大负担。但是丈夫办个离婚手续就能脱离关系,姐弟要完全断绝关系,只能换个爸妈投胎了。
就算从小爸妈偏心,就算那弟弟是混账,但是他精神不正常生活无法自理的时候,作为姐姐你能袖手旁观吗?
心里再不想管,终究还是过不了亲情血缘这关。
003
说这样的弟弟帮他有什么用呢?
是的,没用。
他已经是一个废人,只是他还有姐姐,所以不可能当他废物一样丢掉。
我也有弟弟,我妈总说他没我有出息,让我处处帮扶他。
我很多时候心里就是不想帮他。
我也觉得我妈偏心弟弟,买房只给他买,甚至买第二套还是给他,说以后家里财产也没我的份儿。
“你弟弟找你帮忙难道你就狠心不管吗?”
是的,我就是狠……不下心。
因为我弟有事找我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会帮。
小时候家里总是寄托了更多希望在儿子身上,长大之后在社会上还需要依靠姐姐帮助的时候,家人终于学会另眼相看。
——女儿并不比儿子差。
帮他也会让大家和自己都觉得我是个好姐姐。
可是更好的做法是不帮他。
这样我弟才会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找依赖,变得更独立更强大。
每个人都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即使去流浪,活成犀利哥的模样,也是他们自己的人生因果。
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忍不住。
可是哪个姐姐忍心看到自己亲弟弟沦为乞丐?不说他去乞讨,就算他一顿没吃好作为姐姐也会心疼的呀。
姐姐没有扶弟的义务,只有帮扶同胞的本能。但掌握好帮助的程度和方式,少用钱,多用道理。
-END-
我是细菌
你认为姐姐应不应该“扶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