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图片 | 陈卓 摄
大暑,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一般处在中伏左右, 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节。
此时天气炎热,人的气血发散于外,内里反而空虚,是一年之中最容易生病的时节。
养身1、切忌大量饮水
但是这样喝水很容易造成危险。
心脏不好的人,很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更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心肌梗死。
所以喝水应该少量多次,每次200ml为宜。
空调房长期密闭,细菌滋生迅速,长期呆在空调房,很容易感染疾病。
加上常吃冷饮,会加重身体的湿气,造成食欲不振、身困体乏等症状。
同时,每天下午可以适当运动,微微出汗就好,可以有效减少体内湿气。
3、切忌早上晨练
夏天草木繁茂,绿植的呼吸作用也比平时更旺盛,在早上,公园的二氧化碳浓度很高,并不适合有氧运动。
而在傍晚,绿植经历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聚了很多的氧气,反而更适合锻炼。
养心1、减少消耗
三伏,伏是“伏下”的意思。
意思是,在三伏天,要尽量休息。
人法地,地法天。
2、克制欲望
很多的病症其实就是在夏天留下的。
这时候要尽量克制欲望。
不要吃太多的冷饮,不要贪凉。
虽然一时舒爽,但是很容易伤及脾胃。
夏天,吃冷食、吹空调,加上很多人苦夏,食欲不好,整个夏天,其实是一个内耗的过程。
注意收敛欲望,收养敛藏才是延年之道。
3、平心静气
夏季主心。
内火心生,上火生疮。
所以夏季要注意平心静气。
夏天可以通过早起、读书、沉思、打坐,调摄精神,有意识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
心神沉静,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失控、烦躁,心灵经常与清静为伴,这样健康就能获得保证,生活才会变得轻松。
养生1、泡脚
夏天湿热,最伤脾胃。
加上空调、冷饮,让湿气长期停留在体内无法排出,很容易生病。
所以,夏天最好的养生,反而是泡脚。
用温水温养足部经络,疏通气血,可健脾、除湿、通经、利水,有效缓解夏天的四肢乏力、食欲减退、困倦。
也可以加一些祛湿的中药,比如威灵仙(祛湿)20 克、苍术(通经)15 克、白术(健脾)15 克,效果会更好。
2、吃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
拌凉菜加上姜末,可以杀菌消毒。
暑热头脑“晕乎”,可以含姜片提神醒脑。
夏天吹空调很容易伤风感冒,喝点姜糖水,还能祛除风寒。
三伏天,家中务必常备姜、常吃姜。
3、喝羊汤
大暑节气这天,山东很多地方有“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
人们在大热天去羊肉汤馆去喝羊肉汤。
夏天身体内耗严重,喝羊汤可以强身健体,滋阴补气。
大热天喝上一碗羊汤,大汗淋漓之际,湿气被排出体外,人也会精神很多。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儒风生活馆】特别推荐:怀姜糖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