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为什么一身是刺的女人,更容易赢在感情里
日期:2018-07-22 21:35:46 作者:Miss 柳 来源:潘幸知 阅读:

为什么一身是刺的女人,更容易赢在感情里

  文/Miss 柳

  前段时间,《情深深雨蒙蒙》中依萍跳河的片段突然又火了起来,在微博上被网友刷屏。

  视频中,依萍跑到书桓和如萍的订婚仪式上大闹一场,又爬上大桥高处。

  书桓苦苦劝她下来,她不肯,双目无神、一字一顿地说:

  我在找我的刺,

  我是一只刺猬

  我拔掉了我所有的刺,

  所以我活不成了。

  只要把我的刺找回来,

  我就可以复活了。

  在我看来,依萍这样看起来有点神经症的“找刺”行为,其实恰恰是一种找回自我的方式。这也是女人要在感情中赢得主动权必要过程之一。

  什么意思呢?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当时刚出场的依萍,可以说是整部剧里最有锋芒棱角的女人了。

  母亲善良懦弱,她很早就失去了庇护,必须孤身一人对抗所有的风霜雨雪,没有躲藏的余地

  同父异母兄弟姐妹们还享受着无忧无虑生活,她已经为生计所迫做了歌女,在鱼龙混杂环境中辗转求生。

  她必须长出一身坚硬厚实的“刺”,才能活得下去。

  她对书桓的感情,一开始显然是不纯洁的,这段关系不过是她复仇的手段

  父亲蛮横薄情,雪姨强势又有心机,而如萍心性单纯,恰好可以作为复仇计划的绝佳切入口。

  带着一身的刺,她处心积虑、步步为营成功破坏掉了如萍的好姻缘

  书桓偷看了她的日记本、得知了她的复仇计划并坚决分手之后,她才惊恐发现自己早已陷入感情无法自拔,还失去了所有的反抗能力

  于是就有了开头跳桥的那一幕。

  这个倔强独立的女人,竟然变得患得患失

  大雨去向父亲讨要生活费却遭到毒打,她没有崩溃;在歌舞场中与各色人等周旋,她支撑得住。因为,那时她至少还有一身的“刺”,可以当做铠甲

  对独立惯了的人来说,变得柔软,得冒着极大风险——带着防卫心走进关系,试试探探地拔掉自己的刺,却总免不了会在手无寸铁时被最亲密的人伤害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体验

  承诺过要为你遮风挡雨的那个人,往往最有能力在你的生命中掀起狂风骤雨、惊涛骇浪这时你才醒悟,原来身上的“刺”有那么重要

  很多人以为,“刺”只是一种过渡状态

  孤身一人的时候需要长出“刺”来保护自己,而一旦进入了关系,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拔掉所有的“刺”,100%与另一个人融合

  毫无心机、毫不设防,好像才是幸福的真正模样

  可是,这些年来见过太多女人,在感情破裂之后,哭到昏天黑地:为了他,我把所有的棱角都磨平了,为什么他还是这样对我?

  那是因为,别人对待你的方式,都是你手把手教出来的。

  相比而言,那些始终带着“刺”的女人,在感情中会更舒心一点。

  我们为什么需要“刺”?

  因为,它关乎两种极其珍贵品质

  品质一:维护界限底气

  回到《情深深雨濛濛》的剧情里。

  依萍为什么会彻底崩溃?表面上看,是因为失恋刺激了。

  但是,从性格本身上来看,如萍比依萍柔弱得多。被依萍抢了男友之后,如萍虽然郁闷,但也没有出现过这么强烈情绪反应

  真正击垮依萍的,是她彻底失去了自我。

  与书桓在一起之后,她改变太多,不断打破原有的自我界限,努力成为对方喜欢样子

  在亲密关系中,双方的确都需要进行改变和调整,才能确保长治久安。但改变的前提在于,你必须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清楚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没有底线,就只能步步退让卑微尘埃里。

  依萍的改变非常被动,她用了太多时间和精力来纠结男友会不会变心。做出改变,是为了保全感情,而不是更自在享受两个人的心意相通。

  所以,她才会好几次原谅书桓在她与如萍之间的摇摆不定,并且越陷越深。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她并没有多爱书桓。

  她的执着、抓取,甚至是跳桥这样的极端行为,背后的动机大多是恐惧,而不是爱。

  因为恐惧而固守一段关系,只会让人越来越无力,越来越狭隘。当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全都依附在一段关系上,关系一旦破碎,就会没有了立足之地,自我价值感彻底崩盘,求生意志全无。

  雪上加霜的是,她完全不懂得如何保护和照顾自己的内在小孩,只是一味地把自己定位在“受害者”的角色上。

  受伤的时候,只能采取伤害性的解决策略。之前习惯以牙还牙,把愤怒发泄到别人身上;失恋之后,又把“刺”直接扎向了自己。

  从始至终,她都非常缺乏“与自己在一起”的能力。

  说实话,依萍并不是失去了“刺”,而是一直没学会正确使用“刺”。

  健康的“刺”,应该是收放自如的,是一种生机盎然攻击,是在先站在自己这一边,然后有智慧地向对方表达想法感受

  在表达的时候,可以保持委婉,也完全可以选择比较强硬姿态坚定地、认真地说出想说的话。

  重点永远不在你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而在于你的动机是恐惧还是爱。

  要留着你的“刺”,要保持坚实的自我,要敢于维护界限。

  有自我,才有真爱

  品质二:坦荡自爱自信

  依萍骨子里很自卑

  无论表面上多么张扬叛逆,她心里都一直住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被忽视、被打压,无依无靠

  套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她属于非常不会爱自己的那类人。

  在这个故事里,表面上是她主动引诱对方上钩,按照正常的剧情发展,她应该像美剧《复仇》里那位意志坚定的女主角一样,彻底把婚恋当成报复资本快意恩仇

  为什么她做不到?因为自卑+缺爱。

  除了相依为命的母亲之外,她基本没有从其他人那里得到过爱。可以说,书桓的爱对她造成了强烈的刺激,扭转了她内心深处那个“没有人会真心爱我”的信念,让她飘飘然。

  但凡缺爱的人,进入关系之后都容易性情大变,出现心理退行,直接切换到婴儿模式,需要全方位的照顾和关注,得不到就崩溃。

  小婴儿不懂得如何清晰、明确地表达需求,只能用哭闹、摔打等行为来引起注意伴侣没有及时回应,就会导致地震海啸般的心理大灾难,重新体验到被抛弃的绝望感。

  如果双方能够达成默契一致认为这种“拯救者—受害者”的角色扮演游戏妙趣横生,当然皆大欢喜

  然而,这条路十有八九不通。不平等的亲密关系,会一点一点蚕食着双方的能量。“拯救者”渐渐觉得累,觉得吃了亏,“受害者”还嫌弃对方给得太少。

  很多时候,“拯救者”还会自动切换到“加害者”模式,给“受害者”造成更大的伤痛

  比如书桓,他只能接受一个单纯、可怜的依萍,一旦发现她的阴暗面,就愤而离去,不肯听任何解释

  在这样的关系里,没有人敢诚实

  依萍为什么要拔掉自己的“刺”?

  因为她认为,有“刺”的自己不可爱,更无法获得书桓的爱。她想回到毫无攻击性的小婴儿状态里,得到无条件的爱和照顾。

  但是她忘了,那本来就是她的一部分。消灭了这一部分,她就不再完整。而在消灭的过程中,她也需要不断地打压、否定自己。

  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必须做出某个特定的改变,才配获得真爱,那Ta只会与爱渐行渐远

  假设你是依萍,可以怎么做?

  更好的办法,是试着包容尊重性格里的“刺”,要相信带着“刺”的自己,也完完全全值得被爱。

  你可以选择竖起“刺”,也可以轻轻地把“刺”放下,但是,真的没有必要忍痛拔掉它,来换取别人的爱。

  放心吧,在足够自爱的前提下,你的“刺”并不会伤害到谁。

  一个能够理直气壮爱自己的人,内心是充盈、松软的,可以很自如地面对亲密关系里的冲突,有智慧地表达愤怒和攻击性,不委屈自己,不勉强对方,与伴侣共同成长

  留着“刺”,与其说是一种无奈之举,不如说是一个积极的、有建设性的选择。

  因为,有“刺”的终极意义,不是自我防卫、避免被伤害,而是为自己“赋能”,唤醒你笃定而有力的内在女神

  作者简介:Miss柳,厦门大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占星师,塔罗师,撰稿人,享受动荡世界的90后双子座微信公众号:Miss柳的小宇宙

  或许你还想看:

  在婚姻里忍气吞声,是会忍出乳腺癌

  “活了40多年,我不知道自信是什么”

  杀婚姻于无形的,竟是这几件小事

  潘幸知

  携手  千位情感咨询

  百位婚姻律师

  为你的婚姻和成长保驾护航

  长按二维码联系情感分析师 ↓

  夫妻沟通|出轨|冷暴力修复

  性和谐离婚适应|自我成长

  预 约 付 费 咨 询

  请 联 系 微 信 号

  xingzhizaixian20

  嘿!宝贝点击阅读原文,有个人成长的秘密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为什么一身是刺的女人,更容易赢在感情里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