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南
朱雨辰大家还记得不?
说名字可能都觉得不熟,但提到他演过的电视剧和角色,立马就有印象了。
当年朱雨辰的颜值还是蛮能打的,站在文章和佟大为旁边完全没有怕
说起来《奋斗》这部剧也是有点诡异,里面其他所有演员——佟大为、马伊琍、文章、王珞丹、李小璐,甚至配角陈意涵,全部都火了一把。
只有朱雨辰一直没什么水花,戏红人不红的命运,事业一直不温不火。
但是最近,朱雨辰这个名字却出现在了微博热搜!
准确地说,是朱雨辰的妈妈登上了微博热搜!
原因是芒果台的新节目《我家那小子》,请几个明星的长辈来上节目,和主持人一起,观察和探讨自家孩子的单身独居生活。
节目里的朱雨辰实在有点不敢相认啊,身材发福,形象大变,简直和当年的硬朗帅小伙形象大相径庭。
但是更加令人震惊的,是已经71岁的朱雨辰妈妈在节目里的言论和表现!
尽管儿子已经虚岁40,但她依然习惯像照顾小baby一样,全权包揽儿子的一切生活起居。
她认为,“无论儿子在哪,都要给儿子一个最温暖的厨房”,所以她坚持跟着儿子进剧组,为儿子做饭。
十年不间断的给儿子熬梨汁,每天早上4点准时起床熬,一年四季风雨无阻。
朱雨辰妈妈对儿子的照顾真的是十年如一日。2013年,朱雨辰上《超级访问》时,就跟主持人李静聊到过这些生活细节。
可是,朱雨辰向李静哭诉说,自己真的不想喝橙汁,想喝水呀!但是又不能扔掉不能拒绝,因为那样对妈妈来说就是不孝了。
因为被强制喝果汁,朱雨辰甚至觉得,自己在母亲眼里不像一个人,而像是一个满足她照顾欲的工具。
不光是果汁,朱雨辰妈妈还会强制他吃蔬菜。
北京的冬天里洗菜洗得手都裂口了,这盘倾注着浓浓母爱的鸡毛菜你怎么能不吃呢?
要知道,2013年的朱雨辰,也是30多岁的大男人了啊,连吃什么样的蔬菜和水果都不能自己决定吗?
朱雨辰当时就说,妈妈这种过分的爱,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但从2013年的访谈,到2018年的真人秀,朱妈妈仍然没有变过,她很骄傲地说:
当年朱雨辰考上中戏,朱妈妈陪儿子去报道,帮他铺好床以后,甚至会逐个问朱雨辰的室友睡觉打不打呼,怕吵到他睡眠,弄得朱雨辰十分尴尬。
中戏宿舍墙上有文艺范儿十足的爬山虎,但是朱妈妈担心爬山虎会有虫子,怕儿子被蚊虫咬,居然想用开水把屋墙上的爬山虎都烫死.....
她会监视朱雨辰发微博,把他发的微博一条条抄下来,连日期都标得齐齐的!!
以至于朱雨辰最后直接放弃发微博:我也不发,你也别抄。
朱雨辰的每一段感情她都了如指掌,而且每一段感情,她都有干扰,妈妈不满意的女孩一概不行。
她曾经给朱雨辰介绍一个她非常喜欢的女孩,觉得这个女孩和儿子在一起一定会非常幸福,非常和谐。
朱雨辰其实在节目里的表现还蛮圈粉的,爱干净、生活习惯良好,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而且还很会做饭:
节目里其他妈妈都觉得,小夫妻之间就应该相互照顾,家务活也应该分着做,但朱雨辰妈妈的态度却是——
她还很强硬地表示,女孩子既然进这个家,就要找准自己的角色,担起家庭的责任。
作为一个大龄未婚女青年,周南小姐姐当时听了这句话的第一反应就是:
单单这一句话,我就知道朱雨辰为啥还没结婚了!哪有女孩敢嫁进来面对这样的婆婆?
不光朱雨辰现在还单身,朱雨辰的姐姐也是单身状态,有婚姻恐惧症,直言自己没办法像妈妈一样担负起如山般的责任。
因为妈妈给自己造成的巨大压力,母子俩吵过无数次架,但到最后朱雨辰又不忍心看妈妈难过。
妈妈跟剧组,看上去比他还要累:三四点就起床熬梨汁,晚上还要等到他回来,洗好碗筷瓶子才肯睡。
面对每天这么辛苦、全心全意为自己奉献的妈妈,又怎么忍心拒绝她、让她伤心难过呢?
说实话,这样的亲子关系已经有点扭曲了,节目中,朱雨辰一个人在深夜里寂寞痛苦,是不是一种对自己生活的无能为力呢?
当朱雨辰躺进狗窝的那一刻,孤独感已然满级
朱雨辰妈妈在节目中说过最经典的两句话——
“我完全没有自我,就是奉献。一个人能顶两个菲佣”。
没有自我很骄傲,顶两个菲佣很骄傲,四点起床做梨汤很骄傲,跟剧组做饭很骄傲,对儿子的身体了如指掌很骄傲……
可是,当一个人把自己全部的生命意义都捆绑在你身上,会有什么后果?
我没有爱好,没有朋友,没有自己的生活,生命唯一的中心就是你!
所以,你的命不止是你自己的,你的人生也不止是你自己的,你一旦脱离我的控制,不听我的安排,我所有的付出就都成了不可抗拒的筹码,成了最致命的威胁——
“我把自己都给了你,你怎么能不听我的!”
可怕吗?当然可怕!
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件事?
在我们疯狂吐槽朱雨辰妈妈可怕时,我们身边其实隐藏着很多和她如出一辙的父母,只是程度有轻有重。
有一个女孩,已经三十五岁了,相亲无数,但还是没能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原因就是她的母亲太强势。女儿每次有男朋友,必须要得到妈妈的喜欢才能继续下去,但遗憾的是,女儿的每一任男友,她都不喜欢。
第一任男友是同事,人品和家境都不错,就是个子矮了点,她的妈妈喜欢个子高的,所以这段恋情就告吹了。
第二任男友是个博士,在大学里教书,但因为出身农村,又被母亲否定了。
第三任男友是个出身城市的公务员,但母亲还是不喜欢,原因就是这个男孩子还有两个弟弟,母亲嫌人家庭负担重。
然后是第四任、第五任……无论女儿找到什么样的男朋友,总会被母亲否决掉。
最后,女儿终于受不了,去了别的城市工作,并且好几年都没有回过家。
母亲伤心欲绝,多次去女儿工作的城市找她,但每次都不欢而散,因为这位母亲总是改不了管东管西的坏毛病。
女儿都三十了,买衣服还要按母亲的审美来买,因为从小到大都是这样的,女儿挑的每一件衣服,母亲都觉得不好看。
这样强势的母爱,只会让爱渐渐生长成藤蔓,缠得自己和孩子都无法呼吸。
很多中国式家长,从子女一出生,就在他们身上寄托了太多的东西。
不知怎么的,很多人等待这一生,只为了让儿女活成自己当初想象的样子。
不相符合的经验,从小扭曲了很多人。
就是因为太好了,好到这种爱已经成了一种强烈的控制欲,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
房间里不可以放他们觉得不合适的东西;
每天要生活得非常健康,晚上过了11点怎么还在用电脑?周末早上都8点了怎么还不起床吃早饭?
却从不过问孩子们做的工作是否需要熬夜,辛辛苦苦上了一个星期班,周末是不是想要睡个懒觉。
他们有一句经典台词——
“我都是为你好!”
我是为你好,对中国式父母来说,就是“必须听我的”的委婉说法。
因为我是为你好,所以我可以干涉你的生活;
因为我是为你好,所以我可以左右你的选择;
因为我是为你好,所以我要管你和谁交往……
这就像是,孩子本来比较喜欢吃苹果,后来父母给了他一箱橘子,然后用很严厉的口气对孩子说:你给我全部吃完,吃不完不许睡觉。
孩子在呵斥声中吃完了橘子,然后父母说:怎么样?橘子的味道不错吧?我挑了那么久买的,味道一定很棒。
孩子其实觉得肚子很不舒服,因为本身就不爱吃橘子,但父母要求他,必须用满怀感激的心情表达出固定的看法:没错,这的确是一箱子好吃的橘子!
后来在成年以后,这些被迫吃橘子的人会习惯吃橘子,因为从小父母就告诉他们橘子是好东西。他们会忘记自己曾经更爱吃苹果。
当他们再次面临选择的时候,就会开始纠结,我到底是要吃苹果,还是要吃橘子?
这时候,父母就会再次站出来说:
“你看人家孩子什么都能吃,你怎么这么矫情,自己的生活都照顾不好!”
在中国,有无数人造巨婴。
他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因为从小到大,他们已经习惯父母替他们安排一切。而父母唯一的要求,就是他们要听话,要乖。
就这样,听话的小乖宝宝慢慢变成了听话的大乖宝宝,变成了一个“听话”的巨婴。
结果,大乖宝宝完全没有在成人世界里独立生活的能力,于是父母又出场了,帮他们安排工作、买房买车、安排相亲结婚、然后又帮着带孩子……
然后,父母们一边做着这些事,一边用一种骄傲又委屈的语气,向别人抱怨自己这辈子为孩子牺牲了太多太多。
他们可能还会把“儿女都是讨债鬼”这句老话挂在嘴边。
可是却不会反思,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变成一个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讨债鬼”?
这世界上最大的绑架,其实就是这种无微不至的爱。
因为,无微不至的爱,其实也是无孔不入的负担。
不管父母愿不愿意,总有一天必须得放开紧握孩子的手,可是大多数中国父母,在孩子成年后连松手都做不到。
他们总觉得你是我的孩子,不管你是四十还是五十,都是我的孩子,所以我要把我认为好的一切都给你。却忘了问一句:
“孩子,你想不想要?”
好人是如何变坏的?
他被跨省,坚决不认罪,孤身对抗男人为什么喜欢离过婚的女人?
北京,每天有100万人假装在谈项目
读《南渡北归》,心在滴血
新车新房除甲醛?它比活性炭强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