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FM
出处|夜读(ID:yedu127)
近日,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毕业典礼。28岁博士毕业的付楠因为几天前分手而被网友嘲讽:
“太强的女人嫁不出去。”
“都成老女人了。”
在这么多的非议和嘲讽中,付楠的妈妈却站在镜头前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地说:“有魅力的女人,是由自己的性格、气质和知识铸就的。”
“有魅力的女人,永远不愁嫁。”
这一番话说得多好!既表达了对自己女儿的欣赏,又展现了自己对女儿的信心,简直犀利,啪啪打那么酸葡萄网友的脸。
01
到了二十岁,你有没有男朋友,嫁得好不好,就成了你混得好不好的标准。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句话不知道腐蚀了多少女孩儿的梦想,让她们在世俗的要求下,把提升自我的追求变成了寻找一个靠谱的男朋友。
到了年纪还没有嫁出去,就会说你太过于挑三拣四,恶意揣测你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隐私。
家里人觉得你是个废人,同事觉得你是个怪人,朋友也觉得你是个奇人。
他们会说,谁家正经女孩不结婚?他们会说有个男人愿意娶你,你就该感恩戴德。
电视剧《咱们结婚吧》女主角的母亲替大龄女儿相亲遭到鄙视,大家把大龄嫁不出的女儿看作耻辱,连母亲也连带着遭到羞辱。
不止电视剧中,在生活里,你成了家里有个嫁不出去的女儿,街坊邻居总有人幸灾乐祸地笑着打听你的感情状况,亲朋好友总会有意无意炫耀自己嫁出去的女儿如何幸福,甚至连同学之间都在以“谁嫁得好谁嫁得早”来作为幸福与否的标准。
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在你超过30岁还没结婚时,那些热心人给你介绍的对象也从小鲜肉,变成了离异爸爸、丧偶大叔。
在他们看来,30岁你已经配不上小伙子了,你已经没有市场了,更没有资格再去挑挑拣拣了。
这些赤裸裸地歧视和压力,让多少女孩迫于世俗的眼光,不再坚持自己的初心,草草把自己嫁给了没有爱情的婚姻。
也让多少本可以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女性,因受到来自家庭的催促,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匆匆走进了一地鸡毛的生活。
02
当然不是!绝对不是!
《爱情公寓》里的胡一菲和陈美嘉,大家的印象很深刻吧!胡一菲是大学老师,也是一名博士,她能文能武,爱憎分明,活得潇洒自如。她的身边,停留的总是社会精英。
陈美嘉虽然古灵精怪,却只能兼职打工,生活飘忽不定,总是想着如何嫁人却连算术都搞不清楚,被子乔这样的人骗。
两种女生,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身边的追求者的层次也是不一样的。
胡一菲本人,可以做学术上的东方不败,行动上的变形金刚,会卖萌不做作,能御姐可萝莉,这样有魅力的女人,她会怕年龄大了就嫁不出去了吗?
不!
所以,那些说读书读多了不好,不如早点嫁人的,大多是没有读过硕士、博士的。他们没到这个层次,所以见识不到高处的风景,又何必在意他们的想法呢?
好不好,再过十年必见分晓。
嫁人,不是早了就好的。你充实了你自己,丰盈了你的人生,让你变成了一个有魅力的女人,你吸引到的,必将是一个和你旗鼓相当,同样有魅力的男人。
那些说着酸言酸语的人,大多都是够不到葡萄架的“狐狸”而已。
我有一位朋友,单身多年,父母催婚。她也不如何如何用道理去反驳父母,只是将父母接到了身边,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让父母看到她的生活,是多么精彩。
她带父母去健身房,去茶艺馆,去线下听书,让父母知道她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从不孤单。
她告诉父母她事业的规划,旅游的计划,学习的安排。时间满满当当,很充实。前途敞亮,一切光明。
果然,父母是笑呵呵走的,你过得这么好,还有什么理由催婚呢?那些胡说八道的人,就让他们说去吧!
03
每个人的人生目标是不同的,怎么能用千篇一律的一条路来规定不同的人呢?
这个世界,正因为有这么多不同的人而精彩。
“读书,这是一个激发人思考的过程。你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在这个阶段之后,会更深入,也更广阔。”
是我们身边的一些人,把嫁娶的重要性抬得太高了,高过了一个人对学术,对自我,对真理的追求。
《欢乐颂》中的樊胜美,一开始也是一个过度关注于自己婚嫁的女子,她工作资历深、她情商高,却只拿着普通的薪水,因为她的心思都放在了“掐尖”上。结果,那些会和她眉来眼去的男人,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都避而不见,甚至电话都不接。
直到后来,她终于明白了自身价值的重要性。她换了工作,换了工作态度,于是优质男客户开始对她示好,可是这个时候的樊胜美,已经学会了优雅从容的拒绝,她知道了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另一半。
看,这就是魅力的女人。女人的魅力,从来不会随着时光流逝。它只会越酿越香醇,让你情不自禁被吸引。
有魅力的女人,自带光芒。你的光芒,总会为你引来志同道合的人。
最后,借用一位网友的话:
我妈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
不是为了给谁当个媳妇
她是想让我看看这个世界的精彩
作者简介:问心浅笑,夜读君的人,洛子帅大弟子,一个爱笑的女孩,缓慢而不后退地写作着。养成良好习惯,从夜读开始。公众号:夜读(ID:yedu127)
蜻蜓推荐
蒋勋:台湾美学大师,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
这是蒋勋老师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反复阅读《红楼梦》三十多遍后的系列讲座录音集,蒋勋从美的角度,从情感出发梳理《红楼梦》文本中渗透出的细微感觉。
今日推荐
喝醉了,我谁都不服,就服姜文
“别给我发60秒语音了。”
嘿!既然来了,辣么点赞留下足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