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心是一种可以毁灭心智的负能量,既害了别人,也帮不了自己。
在祭祀的时候,玉莹装病躲过了出风头的机会,倒是让皇上最先注意到了活泼可爱的沅淇。
于是,如妃把原本准备送给玉莹的珍贵的双面绣扇子,转手送给了沅淇。
如妃这一招叫做“捧杀”,是宫斗中非常阴损的一招,给予某人和他现存的实力并不匹配的赞誉与奖赏,以此引来众人的妒忌与反感,好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
而如妃捧杀沅淇,最先影响到的既不是一众吃瓜秀女,也不是和沅淇有些小过节的玉莹,而是和沅淇一同长大,感情基础深厚,背有相同使命的“好姐姐”淑宁,这个情节的安排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淑宁、沅淇和尔淳虽然出身差不多,从小也在一起长大,但是她们的性格大相迥异。
其中,个人素质最高的是尔淳,但是尔淳比较重感情,功名利禄心淡薄,在她的心目中,完成救义父的任务最重要,至于是谁完成都不要紧。所以对于沅淇的受赏识和走好运,尔淳是由衷欣喜的,只要沅淇可以圆满完成任务,她的个人负担也没有那么重。
而沅淇,天性淳朴,并无多少心机,对于突然砸中的好运,她有一点小惶恐,但更多的还是“中大奖”的喜悦。智商与格局的局限性使她暂时还无法洞悉突然的好运在后宫这么险恶的地方往往是危险的开始。
而淑宁,却在这个时候显露出她极有野心和功利心的一面。沅淇还像小孩子一般宝贝她以前收藏的彩色石子,淑宁却已经想到等沅淇受封之后,就可以获得很多珍珠玛瑙,根本就不需要把这些彩色石子当宝贝。淑宁在乎的是荣耀,是名位,是金钱,救义父的任务对她来说只是障眼法,入宫受宠才是她真正的目的。
对于尔淳和沅淇来讲,以救义父为目的,淑宁就是同盟。
但是对淑宁来讲,以得宠上位为目的,尔淳和沅淇就都是敌人。
玉莹是一定要除去的,但是尔淳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淑宁上位的障碍。
因为尔淳资质的优秀,是远远高于淑宁的,就连傻白甜沅淇心里也明白,嘴上说着“论样貌两位姐姐胜我百倍”,但是接下来就把心里的真实评价说出来:若是皇上今天见了尔淳,就没有沅淇什么事了。
其实仔细看这段剧情就可以发现,一开始处心积虑想要害玉莹的,是淑宁。
骗玉莹穿蓝色衣服与如妃撞衫,花钱贿赂画师,在玉莹的玫瑰水里面下药毁容,都是淑宁的决定。尔淳只不过是执行,淑宁才是拿主意的那个人。
何况换药这一事,本来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玉莹喝不着正确的药,尔淳的病也必须一致拖着。
尔淳有哮喘,伤寒又因为换药而久久未愈,是她后来留下病根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尔淳是个非常有担当的人,为了完成任务,不惜自己的身体和自身处境的危险。
她是真正把淑宁和沅淇当成队友看待,才会如此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既不顾计划对自己本身的危害,也不在意是否在团队中占有领导的地位。
反倒是淑宁,藏身在最深处,既暗害敌手,又算计着自己的姐妹。
换药这段算是玉莹的智商巅峰,自此以后,她就从来没有这么聪明过。
淑宁、如妃、玉莹都在“借刀杀人”,但是只有玉莹隐藏的最深,也最难被察觉。
她先是让沅淇代她成为那只“出头鸟”,又狂吃桂圆干导致自己的病情恶化,还在孙白杨面前装作“无意”透露:药真的很苦。
孙白杨医术高超,心思缜密,落叶知秋,当然马上就察觉玉莹吃的药与尔淳的药对换过。
而玉莹知道换错的药很苦,尔淳却没有发现两种药口感的不同,说明尔淳早已知道药已经调换,一直没有喝药,给孙白杨造成的印象就是,玉莹无辜遭人暗害,而尔淳就是那个施害者。
这一局,淑宁、如妃、沅淇、尔淳、孙白杨都在玉莹的计划之中,如果不是玉莹运气欠佳,她可以把淑宁三人一网打尽。
玉莹自以为是执棋的人,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出其中的一颗“棋子”孙白杨并没有照她原来所计划的行动。
如果在如妃询问孙白杨:“玉莹的病是否遭人加害而成?”的时候,他把尔淳痛痛快快地招供出去,这以后宫斗的格局就会完全改变。
但是孙白杨和其他人不同,其他人都会有欲望,有诉求,所以很容易落入玉莹的圈套之中,但是孙白杨几乎无欲无求,他只想治病救人,让玉莹和尔淳都能喝上合适的药,无意卷入宫中的复杂斗争之中,也无意向如妃卖这个人情。
我丝毫不觉得孙白杨会忌惮徐公公,才会包庇尔淳,他只是单纯不想做一个告密的小人。
天主教中有“七宗罪”的说法,是指7种损害个人灵性的恶性,罪行按照严重程度依次为: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淫欲和暴食。
嫉妒排行第二,仅次于傲慢。
嫉妒在英文中是envy,而在中文中,又分为羡慕或是嫉妒两种翻译。
人天生就是爱比较的动物,会因为其他人的优越条件或是好运升起竞争情绪,如果这种竞争情绪是正面的(羡慕),会催发我们向上,但是如果是负面(嫉妒)又不加克制,那这种负面情绪就是毁灭性的,既害了别人,也救不了自己
如果《金枝欲孽》要选七宗罪的代表人物,那淑宁绝对是嫉妒的典型。
她野心甚大,心机颇深,一心求上位,其实并非什么不堪。
但是她错就错在,被嫉妒蒙蔽了双眼,把自己的姐妹沅淇当成了“假想敌”。
在这场后宫上位的竞赛中,沅淇对于淑宁来说,反而是最没有威胁的。
玉莹姿容国色天香,尔淳心思缜密又灵敏,这两人的实力远在沅淇之上,但就是因为沅淇先得到皇上的关注,又被如妃煽风点火,就使淑宁嫉妒的发狂,完全丧失了理智。
因为淑宁自认什么条件都比沅淇好,所以她更见不得沅淇比她走运,比她更为荣耀。
乞丐不会去嫉妒比尔盖茨,而只会嫉妒另一个比他混的好的乞丐。
为什么嫉妒心会在淑宁身上发展成恐怖的毁灭人心的力量,令她丧失理智,丧失良知,最终害人害己,咎由自取?
这是由她过高的野心与平平无奇的实力所形成的巨大落差而导致的安全感缺失。
淑宁、沅淇、尔淳从小就是苦孩子出身,被徐公公收留之后才有安定的日子,与玉莹这种从小娇生惯养的官家小姐是截然不同的。
入宫选秀是淑宁唯一一次鲤鱼跳龙门的机会,她期盼这样的良机想必是由来已久了。但是进宫她才发现,宫里美女如云,以她这样的资质,能不能最终入选还是一个未知数。然后她又发现,她认为哪哪都不如她的沅淇却因为走了“狗屎运”,竟然率先得到上位者的赏识。
她对沅淇的攻击性,来自她深深的自卑感,沅淇的存在,在现实上毁灭了淑宁以前的自我催眠“我很行!我很出色!我会得宠!”的认知。所以,只有把沅淇本身消灭,才能挽救淑宁即将破灭的自尊。
所以她一边强调如妃已经发现事情有异(其实是她一手安排的),所以一定要交个人出去(沅淇),一边又指责尔淳意气用事,只顾和沅淇姐妹情深,一点都不顾及徐公公的大业,然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只有我!只有我才配上位,只有我才能担负起义父的重任!
光看这段话,我们可能会觉得淑宁很可笑,但是更可悲的是,淑宁确确实实是这样想的。
她丧心病狂起来,连自己都骗,只有把自己放在绝对正确的位置,妖魔化、污名化被损害的对象,淑宁才能心安理得的把自己的行为正当化。
淑宁背叛沅淇一事,对尔淳的影响很大。
尔淳是个重情的人,少年逃荒的时候与亲姐姐分离,导致她特别重视与沅淇和淑宁的感情。
她是把姐妹情与对徐公公的报恩看做比受宠更重要的,所以她会为沅淇开心,也从来没有嫉妒过沅淇。
不过就是皇上的一次圣言垂问,不过就是如妃的几件珍贵的礼物,不过就是太监宫女的跟风拍马,竟然可以使淑宁抛弃十几年的姐妹情,亲自下手害自己的妹妹?
宫里到底是怎么个所在,短短几个月就可以将淑宁异化成这样?
尔淳明白了,淑宁已经不是以前的淑姐姐,而沅淇也即将被发配出宫,离开自己。
今天的泪,是为沅淇而流,也是为自己而流。
前情提要:
玲珑品评《金枝欲孽》2:聪明人的困局
玲珑品评《金枝欲孽》4:王不见王
玲珑品评《金枝欲孽》6:爱欲难两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