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们一生能经历几部「药神」?
日期:2018-07-08 21:32:03 作者:鹅 阅读:

我们一生能经历几部「药神」?

  前面

  算起来《我不是药神》已经发酵了快一周了。

  不管我们喜欢还是不喜欢,都已经没有办法去阻挡他对中国票房记录的一次又一次刷新。

  我一直对数字都不敏感,对票房自然也提不起多大关注,但《药神》的其中一个数字却让我兴奋了好些日子

  它的评分,豆瓣9.0

  我知道这个数字应该已经在每一篇写药神的影评出现过了。

  但好像很多人并没有发现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也都没发现,上一部能在豆瓣够到九分的国产剧情片,叫《无间道》,那年还是2002年。

  这两者之间,隔了16年了,恍若隔世。

  所以今天我们特意在三号厅做了一次中国电影的回溯。

  盘点这一路走来,中国电影百年里,那些在豆瓣达到9分的华语剧情片。

  113年,一共12部(不算纪录片

  聊聊它们在中国经历了什么,又见证了什么。

  中国电影诞生

  1896年,距离你出生可能还有一百来年,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电影。

  当时播放的是清一色的舶来品,中国电影还是一片无人区。

  在那之后又过了9年,中国才拍摄出第一部国产电影《定军山》(豆瓣9.2分),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尴尬历史

  1913年,中国电影默片迎来黄金时代,之后延续了整整20余年,直至1934年吴永刚导演的《神女》达最顶峰

  84年过去了,《神女》仍旧值得我们现在一看,豆瓣9.0分。它的美首先来自于阮玲玉的身形气韵,哪怕没有言语,电影同样能入情入味。

  有人说过:“如果你认为中国没有世界级的电影明星的话,那么你该去看阮玲玉主演的《神女》。在她无声的美丽里,我们会为自己浅薄无知而羞愧。”

  那个年代,谁会去看电影

  1948年,《哀乐中年》上映了,票房却极为惨淡。你爷爷奶奶那一辈,可能都不知道这部片子存在

  但单把片子拎出来看,《哀乐中年》无疑是超前的,豆瓣评分高达9.2分。

  它讲了一个和《饮食男女相似故事,却比它早了将近50年。

  忘年恋是其中的小部分,更多聚焦在中国家庭的人生百态与喜怒哀乐上。

  但那个年代,谁还有心思去会看电影?

  救亡压垮了一切,还谈什么启蒙政治笼罩思想,时局使文艺窒息。

  但起码在最坏的年头里,中国电影人仍坚持发声,奏响自己的哀乐:

  “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只有青年和老年,好像没有中年似的,其实中年最宝贵。”

  “你以为他们是年轻人吗?他们不过是未老先衰的一群。”

  这些话到了今天,同样是讲给我们听的。

  中国动画电影诞生

  1961年正值大饥荒,如果你活在那个时代,估计在大街上会看到很多爬上榆树叶子吃的人。

  他们从去年冬天开始,就再也没有吃过任何的蔬菜瓜果了。

  但也恰恰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疾苦环境中,让《大闹天宫》的问世,显的尤其伟大

  历时4年,全手工,仅仅10分钟的动画,却画了7000到1万张的原动画。

  魔幻的是,几年后,一场政治灾难,让这部大师之作却被批斗为牛鬼蛇神化身

  但在国土之外,他已然封神。

  动画漫画始祖手冢治虫承认,自己是看了它之后才弃医从事动漫事业

  可以说,在那一年,中国动画电影的起步跟美国日本是在一个水平线的,某些层面甚至超过了它们。

  然而,过去差不多60年了,中国动漫不进反退,还有比这更可悲事情吗?

  我们有的,只是60年前的一场空欢喜

  改革开放,文艺解禁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扛不住市场化的压力,开始不可避免走向商业化。

  我们的爸妈赶着时髦,纷纷走近电影院约会,那个时候看一部电影只用花几毛钱。

  那也是中国电影最好的时代,留下一大批经典的国产9分佳作

  老舍的《茶馆》被改编成电影,经典之作无需多言,豆瓣9.3分。

  《天堂回信》,豆瓣9.1分,讲了改革开放后低第一批留守儿童

  1986年,《芙蓉镇》问世,口碑票房双丰收。

  在香港上映15天,收获511万港币,创下当年内地电影在香港的最高票房。

  谈起《芙蓉镇》王小波说过一段无比妥帖的话:“那是支持人度过荒唐年月的光,没有那样的光就活不下去。”

  “要活着啊!哪怕像畜生一样。”

  它是一座高峰,更是一代史诗

  1994,一闪而逝的巅峰

  1994年是特别神奇的一年,那年我出生了,好像也跟着沾了点光。

  中国第五代导演在1994年前后,不约而同地走上了自己的大师之路。

  陈凯歌拍出了《霸王别姬》,豆瓣9.5分,那是华语影片第一次摘下戛纳的金棕榈,也是唯一一次。

  当年除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陈凯歌真的什么奖都拿遍了。从那以后,他成为跟张艺谋平起平坐的中国大导。

  但也是在那之后,他的片子里都留有《无极》的影子,再无佳作

  有人说:“耗尽了陈凯歌一生才华成就了一个痴情的程蝶衣。”

  同时,也成就了一个风华绝代的张国荣,从此世上再无程蝶衣。

  张艺谋拍出了《活着》,豆瓣9.1分,拿下第47届戛纳评审团大奖和影帝。

  有人甚至认为当年的戛纳主席如果没有偏心,把最佳影片给了自己国家的《低俗小说》,那华语电影的第二座金棕榈必将属于《活着》。

  它是至今公认的张艺谋最好的电影,也是他至今仍不能公映的一部电影。

  张艺谋也曾活着,如今却只剩下《长城》。

  黄建新拍出了《背靠背脸对脸》,豆瓣9.3分,才两万多人打分,绝对的冷门佳作。

  讲的是比《人民名义尺度大上百倍的官场现形记。

  为了一个正科级,机关算尽,头破血流,却抵不过背景雄厚的空降兵或上层路线

  两个半小时,中国两千年官场浓缩。

  一句“看透不说透”,更是涵盖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拍出了当代中国的众生相。

  而另一头的港岛之上,刘镇伟带着周星驰用大话西游》(第二部豆瓣9.5)一战封神。

  恐怕没有人能够解释1994,95年这两年国产电影究竟发生了什么,能如此有如神助。

  也没有人能预料到第五代导演后来会那么快的集体走下神坛

  那一年,电影技术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狂飙突进,导演们更用心地在讲故事。

  只是,那个辉煌的电影黄金时代就这样一闪而逝了,再也抓不住了。

  失去生命力的千禧年

  2000年,姜文自导自演了一部没法公映的作品,《鬼子来了》,豆瓣9.2分。

  此后在抗战题材上,成了巅峰,也成了绝唱

  很喜欢豆瓣上的评价:“姜文是电影界的鲁迅”,姜文确实拍尽了人性丑陋

  千禧年以后的国片,大多都带有这样的荒诞色彩:票房极高,口碑极差;口碑好,票房却极为惨淡。

  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流量旧社会的旧报纸一样,在屏幕上糊了一层又一层。

  港岛之梦

  两年后,港片走向巅峰,拍出了《无间道》,豆瓣9.1分。

  它让所有人对香港电影再次刮目相看,四位影帝齐聚飙戏的奇景,却也造就了一次港片新巅峰。 

  可也是在那年之后,港片总体开始失去了当年热腾腾的生命力,在21世纪只留下这么一部经典之作。

  说港片,网上有句话很筋道:“它更像一具艳尸,妆扮得精美绝色,但终究是死物。”

  今年,现在,2018

  2018,《我不是药神》(豆瓣9.0)

  我多希望这是一次未完待续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多希望中国电影能和《我不是药神》的英文名一样:

  “dying to survival” 

  向死而生

  我不想再等那么久了。

  音乐/you-Future of Forestry

  配图/见标注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们一生能经历几部「药神」?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