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一诗一评:《当我们重见岛屿的时候》
日期:2018-06-07 17:16:01 作者:路标 </span> & 阅读:

一诗一评:《当我们重见岛屿的时候》

  一诗一评:《当我们重见岛屿时候

  诗评媒特约评论员    路标

  简介  路标,真名徐伯通,安徽桐城人,会计师,爱好读书、写作喜欢太阳升起的早晨散步,有一颗乐观豁达,向上的心。

  当我们重见岛屿的时候

  特朗斯特罗姆(瑞典)

  船接近岛屿的时候

  暴雨打来,船失明

  水银在海面上颤动

  蓝色烟飞云散

  大海在所有的屋里

  门厅的黑暗有一丝波光

  脚步沉重地在楼上挪动

  旅行箱露出熨好的微笑

  一支铜船的印度乐队

  一个在波涛里睁眼的婴儿

  (雨消散

  烟迈着踉跄的步履

  从屋顶上走过)

  跟在后面的

  比梦更为伟大

  桤木小屋的岸

  写着“电缆”的牌子

  古老的石楠

  为飞奔而到的人闪烁

  礁石后斑驳的田野

  我们的前哨——稻草

  在召集色彩

  一个明亮如故的惊讶

  岛伸来一只手

  把我从哀伤中捞起

  译者:李笠

  解读

  一首好诗一定有想说的话,这首诗表达主题思想是:找到自己就是到达彼岸

  第一段是写一个没有找到自己的人,在人生的大海上颠簸,如同一艘失明的船。一个不如意事件发生,蓝色的美好梦想随之破灭,痛苦不可避免地降临在自己的身上。这样的人生是多么悲哀

  第二段写的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都会承受这样的痛苦,诗人是这样暗喻的:“大海在所有的屋里”。人们被外在的世界所左右,你听,楼上沉重的脚步声里是不是隐藏着焦虑不安?这个人面带熨平的微笑,伪装真实的自己,迎合着别人。他的心是向外寻找的,如同一个旅行的人。这样的心是一艘失明的船,在人生的大海上,被暴风雨袭击得东摇西晃,没有安宁,不能靠岸。

  在这样痛苦的人生大海上,一个印度哲人诞生了,佛陀的思想之光从门厅里照进来,诗人在这个光明里获得了新生。诗人用“一支铜船的印度乐队”来暗喻印度哲人佛陀的思想,佛陀教导世人“以自为洲”。“一个在波涛中睁眼的婴儿”暗喻诗人获得了新生。一次转身,一次新生。转向自己就是新生。

  第三段是写诗人找到自己后的心理历程。“雨消散”,指的是面向自己内心的人,外面世界的风雨已与我无关,烦恼过眼烟云飘散。

  第四段是写诗人证道后的感受。烦恼散去,一个“比梦更为伟大”的境界呈现。 第五段是写无论是现代人还是古代人,都是以自为洲,找到自己,到达彼岸。“桤木小屋的岸”暗喻面向自己的内心;“电缆”暗喻现代人;“古老的石楠”暗喻古代人。

  第六段又回到世俗世界,写的是世上的人,戴着各种外在的光环,其实是稻草人,当然我们在证道之前,也是这样的人,所以诗人说“我们的前哨”。

  最后一段写的是:当我为世俗世界上的人们悲哀之时,猛然警觉,一道明亮的光照心灵,“以自为洲”,转身,朝向自己,再次回到内心,再次拯救自己。这一段说的是修行是个循环往复过程,一发现自己心向外驰就要警觉,就要转向内心,靠岸,此处无悲哀。

  评媒编辑部信箱:shipingmei001@163.com

  法律顾问: 河南有道律师事务主任    马  伟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一诗一评:《当我们重见岛屿的时候》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