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还活着,你已经死了
日期:2018-06-06 10:31:14 作者:菽北 </span> & 来源:新经典 阅读:

我还活着,你已经死了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大同

  朗读音频

  几年前,有人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活着,活着太累了。”

  我知道,他那时正经历人生重大挫折,有此疑问也是理所应当。

  我劝他想想那些关心他的亲人朋友,想想自己一直坚持理想。即使知道自己的劝说苍白无力,还是希望我的话能带给他少许力量

  但其实,是我回避了他的问题。

  因为在我心中,我清楚地知道一个事实:人生本来就是无意义的。

  金钱地位名声

  亲情友情爱情

  这些活着时极尽荣耀美好东西,在死亡面前只能低下它们高傲头颅

  当这些代表人生意义”的东西全部失去时,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也许只是尽全力活着,不问缘由,不求意义,只是活下去而已。

  就像《活着》的主人公福贵那样。

  福贵的前三分之一人生,过的是标准纨绔子弟生活

  他是远近闻名的阔少爷,“走路时鞋子声响,都像是铜钱碰来撞去的”。

  他吃喝嫖赌无一不沾,打骂老婆,戏弄老丈人,肆意挥霍着一切。

  直到他输光了家产,变成了农民,才幡然醒悟开始珍惜身边的人。

  苦难日子才刚刚开始。

  刚帮他收拾完烂摊子福贵的爹就气死了

  为给生病的娘找大夫,福贵阴差阳错被国民党抓了壮丁;

  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家里,娘已经病死,女儿凤霞因为一次发高烧变得又聋又哑;

  大跃进开始,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挣工分的重任都落到了福贵一个人的肩上。

  一家人忍受着饥荒,互相支撑着。意想不到悲剧却在此时发生了。

  儿子有庆为救难产的县长夫人主动献血,却因抽血过多,就这么死去了。

  “有庆躺在坑里,越看越小,不像是活了十三年,倒像是家珍才把他生出来。我用手把土盖上去,把小石子都拣出来,我怕石子硌得他身体疼。”

   

  家珍哭着说:“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那个小心翼翼,不敢和家里多提一丝要求的有庆,那个为了保护鞋子,每天赤脚跑着去上学的有庆,那个天真质朴,把小羊当成好朋友的有庆。

  他再也回不来了。

  这个家好像也垮了。

  后来,家珍也死了。

  凤霞嫁了个好男人,但没过几天好日子,就难产大出血死去。

  女婿二喜带着孩子独自过活,在工地上被水泥板夹死。

  没几年,孙子苦根吃豆子吃得太多撑死了。

  只剩下福贵一个人。

  他买了一头老牛,给它取了好几个名字

  他叫它:“福贵,家珍,凤霞,有庆,二喜,苦根。

  远远地,似乎还能听到他们的回应

  如果从旁观者角度来看,福贵的一生无疑是个悲剧。

  甚至有人会说,到最后,福贵活着究竟还有什么意义?

  作者余华在序里说的这句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许可以说,在那个年代里,活着就是唯一的意义。

  福贵和家人们,都是那个特殊时代见证者。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苦难不断冲击善良弱小的农民,他们无力抵御,却用难以想象的柔韧,如“让一根头发承受三万斤”般的坚忍,硬生生熬了下来。

  就像作者说的那样:“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面对毫无征兆的死亡,接踵而来伤痛,福贵反而活得更加坦然

  “我还是老样子,腰还是常疼,眼睛还是花,我耳朵倒是很灵,村里人说话,我不看也能知道是谁在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

  这是一种没心没肺吗?

  不,福贵只是想通了,要“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他是孤单的,但他有家人的回忆

  他从没忘记他们,他念着他们,想着他们,和那头老牛一起,安然地等待死亡的到来。

  这就是独属于福贵的“活着”。

  余华似乎在向我们传达一种极为冷酷的人生哲学活着就是活着,活着没有意义

  与此同时,却心软地留下一丝温情

  读到最后,看着福贵和一头牛走向远方,我们的心灵奇迹般地得到了一丝慰藉,悲剧的气息被冲淡了。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没有煽情,没有控诉,没有评价,就这样淡然地离去

  平静得就像人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如果任何人遭遇了福贵所经历的一切,大概都要抱怨一句命运不公天地不仁。

  勤勤恳恳地奋斗一生,老老实实不做坏事,到老了却一无所有,受尽孤独冷落

  但你要知道,命运本没有公平一说,它对待任何人都不偏不倚,亦无悲无喜。

  与无尽的命运相比,我们或许只是沧海一粟,是无比渺小存在

  但我们不欠命运,命运亦不曾亏欠我们。

  因为它从未承诺过什么,做出承诺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在追寻探索,承受的经历里,在痛苦和幸福之间,在平凡和激荡之中,我们为自己找寻着意义。

  当想明白这点之后,再次遭遇到未知的苦难时,我们就能够坦然地接受,而不肆意责怪,因为所有的经历都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

  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路,命运没有薄待我们,无论成败,我们都要做好承担的准备

  这不代表我们无力抗争,相反,正因为活着本身的无意义,我们才能够为自己的生活添加更多属于自己的东西。

  福贵最后选择了活着,而不是去死,这何尝不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掌控呢?

  他终于与命运之间达成了平等的关系:“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

  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情,也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情。

  正因艰难,所以美好,所以不能轻易舍弃。

  要好好活着,简单纯粹地活着,我们就还有机会感知这个世界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牵绊,感受生而为人微小实在快乐

  最重要的是,接受命运的无常、人生的无意义,却还能继续积极快乐的活着。

  这不正是我们与这世界最好的相处方式吗?

  每日赠书

  ● 哪些时刻你在用力活着?

  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综合留言质量热度选出1位书友,赠送新经典好书一本。

  点击图片可购买此书

  《活着》

  余华 著

  《活着》是当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人历尽世间沧桑磨难的一生,亦将中国大半个世纪社会变迁凝缩其间。

  版权说明

  本文原载于1天1本书

  图片来自网络电影《活着》/本期编辑博文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还活着,你已经死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