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
相信很多同学都读过余华的《活着》,对主人公福贵苦难的一生感慨颇深。而《第七天》带给我的震撼,绝不亚于《活着》。
在《第七天》中,余华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杨飞在死后七日的见闻,其中有涉及亲情、爱情、友情等诸多方面的故事。余华曾说:“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第七天》取材于现实生活,内容涉及广泛,譬如贫富分化、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食品安全、城市“鼠族”等各种社会问题,由主人公杨飞在另一个世界把现实世界的种种像倒影一样娓娓道来。“和现实不同的是,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从死而平等。”余华试图通过对死者世界的塑造,与现实世界相对比,从而反衬出现实的荒诞与无情、残酷与冰冷,讲述生命的幸福和苦难。
但全书最吸引我的部分不在于对现实世界的残酷揭露,而是那藏在冰冷背后的人性的温情。读到杨飞与养父杨金彪的故事时,我仿佛感到人物近在眼前。养父给杨飞量身高的场景让我不禁回想起从前,父母让我贴墙而立,发现在我头顶上划下的划痕又高了的时候,也会露出由衷的笑容。原来全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即便是毫无血缘关系的亲情,这份爱的重量却一点也不轻。
又如伍超和鼠妹这对生活在最底層的情侣之间的爱情也让人动容,让我明白原来爱就是相互之间毫无保留的付出和最大限度的宽容。再如写现实中有不共戴天之仇的李姓男子和警察张刚,“他们之间的仇恨也没有超越过生与死的边境线,仇恨被阻挡在那个离去的世界里”。他们俩在另一个世界里一笑泯恩仇,竟成了最好的棋友,让人不禁为他们的结局感到欣慰。唯愿天下所有的仇恨皆是泡影,在那一边都可以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