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南怀瑾:人生有12个字,世间法则全在其中!
日期:2018-05-09 07:00:18 作者:儒风大家 来源:儒风大家 阅读:

南怀瑾:人生有12个字,世间法则全在其中!

  授权图片 | 滕首诗  摄

  南怀瑾先生说过:我常常告诉你们,我有一个咒语,这个咒比孙悟空的紧箍咒还厉害,你们学会了就有用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都在我这个咒语里头。四句话,你们大家注意:“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

  这十二字,道尽了世间众生人生常态,大多数人就是困于这十二个字。

  1

  看得破,忍不过

  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有篇小说叫《薛录事鱼服证仙》:唐朝有个叫薛伟的人官拜青城山主簿,称“薛少府”。他生了一场重病之后,魂魄变成了一条鲤鱼,在水里游的时候看到渔户投到水中的鱼饵——又大又香的一块油面,他又正好肚子饿了。

  他很清楚:这鱼饵上有个钩子,要是去吃这鱼饵的话,肯定被他钓上去!我是个人,只是暂时变成鱼玩玩,难道还找不到其他吃的,非得吃他钩子上的鱼饵?

  他离开了鱼饵,在水里转了几圈。但是那鱼饵太香了!香味一阵阵地溜进鼻子里,肚子又饿,就开始这么想:我是个活人,有一二百斤重,就算我去吃鱼饵被勾住了,他能一竿子就能把我钓上去?于是游过去一口咬住了鱼饵,结果一下子就被钓上去了。

  作者评曰: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

  人世间很多诱惑,一旦经不起诱惑就会有损伤自己——人人皆知。但是在诱惑面前,又有几人能克制住自己?

  下定决心戒烟戒酒时,知道烟酒不能碰,碰了就前功尽弃;减肥时,知道要节制饮食,否则就会无效果。但是烟、酒、美食,萦绕在脑海中,经常出现在身边,就易因心痒难搔而“破戒”。

  古人说得好:“夫鱼见饵不见钩,虎见羊不见阱。猩猩见酒不见人,非不见也,迷于所美而不暇顾也。”

  看得破,忍不过,这就是我们凡人的常态,诱惑之所以会起作用,是因为我们的欲望

  王阳明说:“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

  诱惑之所以绊住你,根本在于自己的欲望。贪财,就是被财鬼诱惑;好色,就是被色鬼诱惑;控制不住自己的怒气,就是被怒鬼诱惑。

  “此心一冷,则热闹之景不能入;一淡,则艳冶之物不能动。“制欲,方能不为诱惑所困。

  2

  想得到,做不来

  “想得到”,一是道理想得到。人世间的大道理难懂吗?其实不难。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道理早已深深地印在我们心中。

  古人云:“夫以匹妇之明,犹能推事理之致,探祸福之机。”

  苏轼《荀卿论》中感叹孔子的思想:“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其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时习之”……孔子所说的这些道理,普通人其实都明白,而少有人切实地做到。

  《尚书·说命中》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人人皆知世间道理,明白不难,可是身体力行,很难。

  “想得到”,二为理想想得到,立志不难,实现难。

  理想现实之间,总是会有一道鸿沟

  有的人可以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搭一座桥梁,将理想变为现实;也有的人,理想和现实之间过于遥远,理想只是在心里盘旋了一圈就烟消云散——反正不可能实现,算了吧。

  空想是很容易的,甚至可以说,你的心气有多高,理想就有多辉煌

  可是,我们生活的是现实世界。脚踏在实地上,不可能去摘星星。理想再美,变成现实才是最美。

  立志高远,听起来堂而皇之,但人生的高下,不是以口号响亮评判的。

  一旦立志,要么踏实地去做,要么就量力而行、立一个自己有可能触得到的理想。

  在诱惑面前,自制力不够,忍不过,收不住自己的欲望;在善道和理想面前,做不来,不能把心里想的落到实处

  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世俗大众之所以庸碌,浑浑噩噩度日,这两者道出了机要。

  只要能忍住自己的欲望,笃行自己所知的善道——看得破,也能忍得过;想得到,也能做得来,即可出为人上。

  ▼ 点击阅读原文经典,爱智慧,益生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南怀瑾:人生有12个字,世间法则全在其中!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