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张靓颖又上了热搜,因为她点赞了一篇骂冯柯的文章。
然后,她又否认了。
从婚前张妈妈手撕“准女婿冯柯”,到结婚两年就被爆出离婚消息,和近日张靓颖点赞“骂冯柯”微博。一而再再而三的信息都透露出他们的婚姻存在些问题。
之前张翰点赞过“张翰郑爽根本不配,他该找个时尚点的,翰哥做什么都是对的!”被网友发现后又悄悄删掉。
吴奇隆点赞过“刘诗诗曾被曝恋上台湾男演员张孝全”。随后澄清是手滑,并强调两人关系很要好。刘诗诗也在微博调侃“再手滑就剁手”!
而就张靓颖手滑点赞这事,我们请来了心理学家陈禹霏老师,帮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一下这对小夫妻的感情生活。
手滑点赞与她的发言,这两边哪个才是她的心声?
针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陈禹霏老师从“被动攻击”的角度分析,他们在婚姻中可能很难表达自己的不满,甚至会刻意回避冲突,回避冲突会使感情更加疏离。而回避冲突更深层的原因是内心深处对“被抛弃的恐惧”。
点击上方绿色音频,听听什么是被动攻击。对恋爱、婚姻、生活有什么影响?如果在恋爱生活中,你或者伴侣处在“被动攻击”的状态中,如何越过“被动攻击”走近对方?
以下是音频的文字版。
Q
陈老师您好!就张靓颖点赞微博这件事,您觉得她的行为背后反映出什么样的心态?
陈老师:嗯,我觉得这是心理学上讲的“被动攻击”。它的意思是:我们感觉自己受到伤害,心里很愤怒,却没有办法直接对伤害自己的人表达出来,我们就会用一种很迂回的方式来表达愤怒。
或许“那篇骂她前夫的文章”很能表达出她本人的愤怒,但是她点赞后又否认自己真的做了这件事情。这更加体现她没有办法表达出愤怒和不愉快的感受。她只能用“被动攻击”的方式来表达愤怒。
举个例子:有一个女孩子她总“习惯性迟到”,不管那个事儿有多重要她都迟到,她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仔细了解后,发现她在事情中有很多情绪,但她没办法当面的提出来自己的意见,就用“迟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就是“被动攻击。”
虽然她没有直接说出我对你不满,我这个地方不同意,但是对方却感觉被冒犯了,因为她在人际关系里不遵守时间,但好像也从来不说明背后的真正原因。
Q
陈老师:我注意到张靓颖一直的婚姻态度,她仿佛要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冯轲,以此来表示她很信任冯柯。
我觉得在一段亲密关系里面,你要去证明“我信任你”,那么这段亲密关系是需要很多条件的。
两个人会像是做交易一样的感觉。比如你给了我什么来表示“我爱你”,而我给了你什么来表示“信任你”。但是他们的情感互动却是非常少的,他们之间需要很多很多的证明,证明我爱你!
我注意到张靓颖的态度还蛮坚决的,包括之前她妈妈反对他们结婚,但她一直以一种很决绝的姿态,去屏蔽所有人提出来的疑问。我觉得这也能够反映出她在这一点的执念非常深。
她觉得自己已经把所有都交给这个男人了:“我非常信任他。包括我的事业,我的生活,和情感上的满足。”我全部都交给这男人负责。
从这种角度看这是在亲密关系中不敢保持独立的表现。她会非常依赖于你,由你提供她所有满足。这种非常依赖的表现就像在说:“我什么都听你的,而我的责任也全部交给你了!”这样就可以避免直接和对方表达,你做了什么让我不满。这同样也是回避攻击。
Q
那这些回避表达自己不满的人,今后生活中还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陈老师:我们看到很多人都对另外一半很讨好,什么事情都会想先满足对方。但在这个讨好中,他对对方的愤怒并不会消失!只会把它压抑在心里不表达出来。
这些愤怒因为没有被真正解决掉,所以会用“被动的方式”表达。就像张靓颖并没有直接骂冯柯,她可能是很想骂他的,然后就去点赞了“骂冯柯”的文章,而别人的文章可以她内心的愤怒。
不能去表达愤怒,需要去回避冲突。这背后是有很多很多担心,这些“担心”才是不能面对的。她会觉得如果我真的表达愤怒,那么别人可能会抛弃我,觉得我不好,不再想和我在一起了。这是不能面对“被抛弃”的担忧。
为什么两个人一直试图回避冲突,感情却越来越淡?因为两个人不能“真诚”的讨论关系本身,而讨论关系中的不愉快是会增进情感的。
他们可能常用打岔的方式回避问题,一旦有冲突了就开始各种各样别的话题,然后把这个事情岔开。从来不正面的解决问题。
这个不断的“岔开”反而造成了关系的疏离。一段看上去没有矛盾的关系,其实是让人感受非常不真实的。
如果你跟一个人相处,他从来不表达自己的不愉快和不满的地方,这个相处会是非常有压力的。因为你要变得很小心翼翼,你需要猜测他是不是不高兴了,或者他为什么事情在不高兴。
Q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亲密关系中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做?
陈老师:我觉得非常非常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有条件地去爱”。这个意思是我们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知道对方哪些可以满足我们,哪些不能被满足。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去好好的体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这一点非常清楚之后,你就会知道哪一些你提出来的想法让对方来满足你,哪一些他没有办法来满足,那也没有关系。对自己需要的清晰,会帮助我们去解决很多关系的问题。
名师介绍
陈禹霏中山大学心理学硕士,原南都记者。 以媒体人和心理学人的双重身份与位置,审视现代女性的困境与发展,为数万人做过关于个人成长与两性主题培训,10万+文章创作者,现居成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一段成功的亲密关系从来都不是仅仅依靠本能就能获得的,如何有效的经营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学习体会自己的需要,拥有安全感,是亲密关系的基石。
那么,如何提升自我的安全感呢?陈禹霏老师在课程《28天成为足够好的自己》中,通过剖析原生家庭,帮你寻找自我的安全感模式,带你重获内心的自由!点击查看,可了解课程详情。
喜欢今天陈禹霏老师的心理点评吗?接下来,她将会在“更好学院”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课程。我们的“更好学院”将于5月28日正式上线,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