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是个特别的人
最近在微博上关注到了一个博主,很喜欢她写的东西,善于用简单的文字制造场景,几行短句,就足以让平时不打眼的细节精彩。后来关注久了才发现,有个前同事与她认识,通过这种意外的巧合,我拿到了博主微信。
在很久很久以前,非主流潮流再前面一点,QQ才刚起步,只要那声咳嗽声一响起,就等于我又交上了一个新朋友。
“在吗?”
这是那个年代最流行的问候,加上新人后,连自我介绍都带着一种热血,恨不得把我爸我妈我全家都给介绍一遍。当时也没有安不安全这种意识,好像大家都是一样的,一样的迫切想和全世界的人认识,目的单纯又天真。
越来越多的社交平台开始出现,当初一块儿在网上嘻哈的朋友开始消失在列表里。身边的朋友大多来自同学同事这两种关系,说到这儿,我又去翻了一遍自己的好友列表,我已经很久没有新朋友了。
有人分析过为什么现代人会觉得越来越孤独,有个原因是,因为获得一个新朋友的成本很高,两个完全没有干系的陌生人,彼此要走进自己的关系圈,不论是时间成本还是社交成本,都太高了。
我通过那位博主的好友验证后,双手捧着手机的我仿佛又找回了当年听到qq咳嗽声时的感觉,但看着对话框又有点手足无措,“你好哇”三个字也许能缓解当时的尴尬,收到回复后,我热忱忱的心立刻被双击点燃。
但我像个笨蛋一样不断在表达我的热情,回过头看那一段聊天记录,我都替自己感到尴尬,即使是好笑的表情包都掩饰不了字里行间的尴尬。
那画面像什么?就像两个刚见面的小孩儿,我就是那个因为喜欢对方而不断凑近的笨小孩,直到大人说好了好了她知道你喜欢她了,你不要凑人家那么近,你冷静一点,不然她会害怕你的哦,这才乖乖拉开距离。
我还是那个恨不得想把全家都介绍给新朋友的小朋友,我这无处安放的热情啊,总是在不经意间可能就让对方竖起屏障。
后来在@山口姨太那里看到她与新朋友的聊天记录,不得不拜倒在她的格子裙下,笨拙的我光有一腔热情,却一点儿不会交朋友。
别人交朋友
不论是冲着普通朋友还是男女朋友的方向聊天,这才是满分答卷啊,我那冲出屏幕的对话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模板。
我交朋友
太直白的喜欢在熟悉之后展现可能是关系的催化剂,但两人还处于刚加上微信的关系时,过于热情反而会适得其反。
有人说现在交朋友都这么难的吗?是的,就是这么难,因为周围多种关系的复杂增生,人人对社交都竖着一块屏障,没有人会那么容易接受一个人走进自己。
无论是爱情还有友情,从来都不是光有情就可以,经营一份感情不比找新朋友容易。
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借黛玉之口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老一定想不到,现在21世纪,万两黄金和知心都挺难的。
还是想要别人懂自己的吧,即使是不太愿意表达的人。
虽然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但大部人还是希望有人登陆生火。就拿文字工作者来说,那些倾注了自己情感的文字,也希望有人能读到作者下笔时的感情。
所以俞伯牙会愿意碎琴,别说是古代,现代,但凡在微博上看到某个让自己捧腹大笑的段子,也会第一时间分享给那个也会捧腹大笑的人。
“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小孩儿都能说出的话,大人却不怎么会说了。
图 / 网络
文 / 阿飘
你可能还想看
你终于回我微信了
把这几张图片发给他 看他会说什么
长大后,你丢过哪些无法替代的东西?
从来没有人追过你
春娇救不了志明,金城武也不会喜欢你
money@xinliyoushu.com
想我可以来微博 @胡辛束 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