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在乎那点仪式感
日期:2018-03-10 作者:辉姑娘 来源:杂文月刊 阅读:

在乎那点仪式感

  在乎那点仪式

  在日本坐电车,时间久了发现一个与国内不太相同风俗,就是不能让座。日本的老年人孕妇都不大希望自己成为受人瞩目的弱势群体,被照顾和谦让总会让人感到尴尬

  有次与朋友一同乘车,上来了一位老人。这位老人的年纪实在是太大了,拄着拐杖,须发皆白,身体几乎驼成了90度,还不停地小声咳嗽。周围的人都无动于衷,我如坐针毡,又怕站起来惹人侧目,只好使劲拉了拉朋友的衣袖,问他怎么办。他想了想,说:“我们干脆装着要下车,给他让座吧。”于是老人走过来的时候,我们站起身,向他点头致意后走开。

  眼看老人坐在了位置上,我舒了一口气。刚在车门旁站定,朋友便使劲拉我一把,我懵懂地被他拽着下了车。“你干吗?怎么真的下车了?”我不解。他小声说:“站在车上,老人和其他人总会看到我们的,不如干脆下来。”我笑他:“你还真夸张!不过是心知肚明事情,演戏而已嘛。”他认真地摇头:“既然选择不让老人尴尬,就不要留下任何尴尬的可能性。演戏也要好一点儿的演技,才算是真正的成全啊。”

  深冬,去黑龙江朋友的家中过春节。给老人拜年时,朋友扑通一声跪倒,把我吓了一跳。眼见他虔诚全身伏倒,向笑得合不拢嘴的老人咣咣磕了几个头额头明显红了一块。过后,我偷偷问他:“干吗那么卖力?”他说:“我们这里都要这么磕头拜年,磕得轻了老人会不高兴,别人也会说你没家教。”我说:“孝顺不一定要体现在磕头上啊。工作顺利,往家里拿点儿钱,改善生活质量,平时多陪陪老人多聊聊天……都能体现心意不是吗,何必非要形式主义?”他笑笑,说:“人老了,钱反而没那么重要了,有时候在乎的就是那一点儿仪式感。你表现重视,他就高兴。”他又说:“就算哄,也要哄得像那么回事。老人虽然老了,是不是敷衍还是看得出来的。”

  去听一位演讲大师的授课,他说,讨人喜欢大都体现在说话的细节上。比如,不要说“谢谢”,要说“谢谢你”,不要说“抱歉”,要说“真的对不起”。想想还真是这样,加了几个字,听起来就更具诚意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在乎那点仪式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