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惭愧地说,早期互推和做的一两次分享,我也用过这样的标题:如何从月薪三千到年入多少万的?但现在再也不用这样的题目标榜自己了。
因为我被一个朋友骂醒了,“你赚到一点钱就牛逼啦?……”这个朋友,大家也认识,畅销书作家李尚龙。
他告诉我:“小米,多做些牛逼的事,别总是为了谋生乱走乱跑。”
他是一个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并且特别正直,说真话,他的新书《刺》马上上市了,为校园暴力发声。这本书,我已经提前看完了,很震撼,改天写写读后感。
一开始我还很委屈,觉得自己又没有说谎,为了低调,收入还往低里说了很多。这事过去快一年了,这之后我就不提了,编辑在新书介绍上也写了这个赚钱梗,最后在我强烈要求下去掉了。
如果我分享工作2年,做销售年入10万,或者做市场工作,年入20-30万,这都是可取的,因为这是一个合理的收入,通过努力可以实现,也是通过我职场一步步做到的。
而现在就不可以,我赚到钱真的是因为自己能力很强吗?显然不是,幸运的成分很大,雷军不是有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我只是赶上了自媒体的红利。
每个人一生都会碰到一些机会,可如果分不清到底是时代带给你的,还是自己能力,就很容易迷失,高估自己。
现在,我少了很多浮躁,踏实做事情,就是希望把泡沫变成实心的,当潮水褪去,自己依然可以游泳。
我写这篇文章是特别犹豫的,感觉要得罪人了。可我听说一件事情,心情很沉重。有一个大三的学生,从借呗上借了一万块钱参加了一个线下课程,希望通过这个课程改变命运。
课程讲的案例和理论全部是真实的,并且也是她多年经验,可是有一个前提。她做到这一点,都用了多年,就是她有了这个经验,时间、时代背景都是不能复制的。
她用10年,你愿意花5年踏实去做吗?
很多人花这个钱上课的目的,就是希望立竿见影,如果你已经有很好的基础,这倒真有可能,可问题是基础还没有打牢呢。基础建设没有搞好,我们是很难一步到位的。
除了前期的积累,很多事情还需要根据当时的大环境、时代背景来看。
小马宋老师讲过自己早期下载了2万份创意,然后收集了大量的经典文案背诵抄写,一位同学看到了也想模仿小马宋老师的做法。
小马宋老师讲了他当时的时代背景,2003年进入广告公司,最重要的工作时写平面广告,而这些文案都很简单,这种反复背诵、锻炼的方法可行。
而现在时代变了,现在的文案不是以平面海报为主了,而是大量创作自媒体文章等。
所以,任何课程都是如此,不是课程没有效果,而是你眼下的情况确实不适合,并不是上了年入百万的课程,就真的年入百万了。
年入百万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尤其持续年入百万,你看看身边的人就知道了。如果年入百万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那么上海几百万的房价也不算什么了。
就拿大公司来讲,做到年入百万的高管数量也是很有限的,大多数人的晋升之路都是循序渐进的,并且这个钱赚得很不容易。
先不说年入百万的线下课程,就拿2017年,咪蒙教你月薪5万的课程来说,口号很诱人:每天5分钟,让你的薪水快速翻倍。
这个课程,我是搞活动半价购买的,花了不到50块钱,性价比非常高。客观来讲,虽然我为自己工作,没有谁给我发薪水,这个课程我收获还是挺大的。
课程做得很有诚意,还配了漫画,如果我早几年在职场工作时,真得能帮我把体系理清楚,少走很多弯路。
但大多数人学习完这个课程,哪怕背下来,照着课程说得去做,也很难达到月薪5万,赚钱多少和所在行业、个人提供的价值等等很多因素有关。
插坐学院副总裁粥左罗曾在《月薪5万背后的真相,咪蒙在课里不会跟你说》写道:
月薪5万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大V们告诉你:选择大于努力,平台大于努力,机遇大于努力,聪明大于努力,方法大于努力。
但这是真相么?什么都特么大于努力,最后那些都成了你不努力的挡箭牌。
世道变坏,就是从嘲笑努力开始。
这样一个时代,你面对的,绝不是机会太少,而是机会太多。以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你要舍得对自己下狠手,这才是月薪5万背后的真相。
的确如此,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我们不缺做事情的套路,可在这个时代的竞争,有再多的方法,还是要自己做不是吗?
我和一个在某知名企业做高管的朋友聊天,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为什么工作上你会脱颖而出呢?
他明白我的意思,他同事都是北大、清华、交大、复旦等学校毕业的,大家智商都差不多,要谈努力吧,他们公司的文化,不努力不行,每个人工作时间都挺长的。
那么,大家的差距在哪里呢?
他分享了一点,他说:“我工作的时候就想一件事情,如何做这个项目才能成功,除了我分内的事情,和我工作相关的边界,我都会尽可能了解做到不能再做。很多时候,大家都会给多少钱干多少活,我根本就没有这样考虑过。”
他这样的工作态度,我特别认可,因为从工作开始,我就一直这样做。
无论有多少困难,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一定要想办法把事情做成做漂亮。这样日积月累的结果,才有了后来的成绩。
你学课程没问题,很多人也是很用心地在讲,而且是有人做到过的。但问题就是,你学这个东西的初衷是什么很重要?
比如说我昨天回答了一个问题,有个姑娘就说自己毕业一年,不知道能做什么,到现在只剩下了手帐和流利说打卡,坚持了100天也没什么太大的进步。
这个描述就暴露了她的内心,她的关注点在打卡上,是形式的东西,如果换成“生活规划能力和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想必就有收获了。
那些疯狂报课程甚至不惜重金学某个课程的人也是一样,他们不是想从根本上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进行彻底的改变,而是假借这种表面勤奋怀有投机心理,期望可以毫不费力地获得很大的成就。
不管你学什么课程,前提是对自己有明确的认知和判断,否则依然是乱闯乱撞。
我这样说,并不是说方法、套路不重要,但真得只能帮你少走一点弯路或者说入门,看到各种各样的课程,如果你想了解一点知识,学习一些方法,辅助自己工作、成长,只要用心了都有收获。
而对一个课程期待太高,期望学习完能够改变命运,赚到钱,特别难,哪怕这个课程卖1万以上,号称可以帮你赚多少钱。
2018年,如果你想要在工作上有质的飞跃,还真要死磕自己,做出一点成绩。学习一些实在的技能,提高工作效率,把工作上的事情高效地完成。
工作8个小时,集中精力,可以做的事情特别多,你可以一天天很努力看看。
文章推荐
“你都30岁了怎么还不生孩子?”“我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