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泽鹏
“2018不会对我好的,我还是等2019吧。”
新一月对我好点,新一年对我好点,诸如此类。
大概是说的多了,大概是最后发现好像说了也没啥用,人们也渐渐开始了自嘲。
“别说了胖子,今年还是减不了肥的。”
“今年定下的计划就等明年再说一次吧!”
最后不约而同地达成了共识:
“17年怎样,18年还是会怎样的。”
我不怎么发朋友圈,也不会说诸如2018你好,2018对我好一点这样的话,但这并不代表我对新的一年没有期望。
如果你有机会来杂乱无章的办公室,你会注意到里面有一张很大的海报,几乎每个经过的人都会看它一眼。
海报是去年年初做的,上面写着很多人17年的愿望。
有人想出书,有人想带父母去旅行,有人想拿青年奖,有人想去喜欢的医院实习blabla。我在上面写下的是一篇短篇小说拿奖。
现在提起这件事情时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我17年就写了一篇短篇小说,还没写完,更别提当初夸下海口的拿奖。
你看,每年我们都树立了目标,都想重新做人,结果每年结束时我们也都悻悻地对去年说句“打扰了打扰了”。
今年朋友圈里的人比较皮,提前把明年的抱歉给说了,于是才有了那句“2018年不会对我好的,我还是等2019吧。”
但其实挺有趣的,因为他们内心估计也清楚,2018和2019也不会有太大差别。
说这句话的人看似掐灭了一个希望,其实又偷偷栽种了一个希望。
明天杂乱无章会在广州办年会,我还不清楚流程是什么,不过心里倒是念叨着两件事。
一是千万别把去年那张写满新年目标的大海报又拿出来秀一秀,二是千万别又让我立对2018的期望。
甚至我还想着,如果非得写下对18年的愿景,那我这次一定要写几个必然会实现的期望,免得19年的这个时候又揪心一次。
比如顺利毕业,比如保持写作习惯,比如好好对待自己刚开的公众号“王泽鹏啊”。
然后还很得意“好好对待”这个词用得妙,因为好不好完全自己说了算。
我说还行。
他说:“你还不如说18年早点睡,比你那些愿望都刺激多了。”说完还嘲笑我是真的怂,连想都不敢想。
被他这么一说完,我倒是忍不住笑了。
就突然觉得,对人们而言,
许下愿望这件事情也同样很重要,不管它最后有没有实现。
每年之所以会兴致勃勃地立flag,是因为自己知道自己有怎样的目标,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想能多陪陪家里人,想成为自律的人,想变得更厉害,想做自己喜欢而不敢做的事情blabla的等等。
是,确实没那么快做到,确实要拖到下一年,但信誓旦旦夸下海口的时候,至少还没有忘记那个念想,至少还有想要变得更好的冲动。
我突然想起17年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写愿望时,鳗鲸是最快写完的,写的是赚大钱。
她脸上带着笑意抬起头,看到四周的人都在苦思冥想的时候,她似乎愣了一下。过了一会,她又拿起笔,很认真地在赚大钱前面写了个1,然后又写上2出书,3带爸妈去旅游。
就那时候给我的感觉是,她原本是没有很把这件事情当真,但大概是周围的人都在那么认真的思考着,大概是她也被提醒到,自己其实除了赚钱以外还有更多重要的事情,于是才加上了后面的234。
而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编辑部几个人里,只有她把17年写下的事情都做到了。
是吧,你得先想起自己要什么,才能真的去实现它们。
插图 | 没有插图
作 者 介 绍
王泽鹏:)
我也很麻烦啊
“嘿,长按二维码,跟我们一起有趣”
信箱:WeAllMessUp@Foxmail.com
这里收集了那些不太愿意迎合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