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荐读
今天是1月31号,2018年的第一个月已经结束了。
快得令人猝不及防是不是?每到春节来临前,大家都会陷入恐慌,哀嚎不断。
年终总结、年终奖、回乡车票、买年货、催婚、催生……一个个焦虑源像是一块块压在心上的石头,让人喘不过气。归根结底,是时间不够用。如果时间充裕,相信每一件事情你都可以气定神闲的处理好吧。
中山大学心理学硕士、原南都记者陈禹霏,今天用生动的例子教给我们如何与时间做朋友,有效对抗“年底焦虑症”。
:女生总怀疑老公有外遇,该怎么办?如果你也有这样的问题,记得去听今天二条的音频
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在2017年的最后一天如约而至,在长达4小时的演讲中,罗振宇提出了6个焦虑,也提出了6个脑洞去解决这些答案。
虽然罗胖的这一场演讲,是从创业的角度总结了2017年的商业挑战,并提出未来的机会所在,但却不仅仅对创业人有影响,而激发了更多人对时间的共同感受,那就是——焦虑。
比如,他在演讲中说,“有人总要喊着岁月静好,但真实世界毕竟是大河奔流”。再比如,他引用了《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台词“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难怪有很多人听完更焦虑了。有人说,罗振宇是焦虑的搬运工。有人说,听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不能自拔不想睡觉了,我是真的步入中年焦虑了么?
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准确地踩着辞旧迎新的时间点。我们都是和时间赛跑的人,那么时间带来的焦虑感对每个人来说都无法回避。在一次性被老罗灌入大量的信息后,有两个问题跳了出来:
时间真的是我们的朋友吗?
如果说时间的流逝让人如此焦虑,是不是,我们也必须成为焦虑的朋友呢?
(插画师:Fromsky)
我想从焦虑的感受上有两种时间,一种是有期限的时间,另一种是没有期限的时间。
比如,你应该还记得高三那年的夏天,黑板上每天减少的倒计时刺激着每个人的焦虑感。终点就在那里,如何利用好每一天是你的挑战。
而没有期限的时间,比如变得健康、修复感情、维系朋友关系、学习业余技能,带给我们的焦虑就不同了。
有期限的时间里,再焦虑也会完成
有期限的时间,曾经被Tim Urban惟妙惟肖地讲述过。他的演讲《你有拖延症吗》被誉为TED史上最幽默演讲之一,而他本人是一位居住在纽约的创业者,同时也是一个知名博客写手。
他的博客“wait but why”可是连Elon Musk(对,就是特斯拉的老板)都在关注的。
Tim的演讲第一个就拿自己开刀,因为他是重度拖延症患者。在他发出一篇自我批判的文章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收到了成千的邮件,来自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对他说同一句话:“我们也有拖延症!”
Tim完成论文的过程,实在太让人感同身受了。他有一年的时间来做毕业论文,理想中,这一年应当是这样安排的:大约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逐渐递增。
计划做完之后,Tim开始心满意足地过日子,突然有一天猛然发现,最初的几个月已经过去了!于是,计划调整成了这样:
让人遗憾的是,错失了几个月的时间似乎并没有让人长记性,于是,又有几个月过去了。计划不得不再次调整:
终于,当有一天Tim醒来时,发现离提交论文的最后期限,只剩下三天了。计划终于被拖延成了令人崩溃的形状:
用脚也想得出来,用三天时间完成的论文 ,是没有任何质量可言的。Tim痛定思痛,开始思考当自己拖延的时候,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他发现,我们脑子里有一个“理性小人”,他负责掌舵做理性决定,告诉我们,你该去做事了。
但这时候,一只篡夺舵手的快乐猴子出现了,它之所以叫“快乐猴子”,是因为它的任务就是告诉我们,先玩一会儿吧!先看一下娱乐八卦吧!或许我们知道,这个时间不该干这些事,但仍然沉浸在享乐中。
直到最后期限步步逼近。比如,Tim在TED演讲6个月前就收到了邀请,他知道自己应该准备讲稿,然后两个月过去了,四个月过去了……直到有一天,Tim看到自己的脸出现在了TED演讲预告的海报中,脑中突然启动了应急程序,这个程序叫“恐慌怪兽”。它发出尖叫,瞬间理性小人和快乐猴子都跟着一起惊恐了,理性小人终于重新掌舵,飞速完成任务。
有最后期限的时间,焦虑会促使我们在有限时间里迸发出爆发力,抱着“死也要死出来“的决心去完成。
虽然对很多拖延的人来说,这个过程并不好受,但时间更像我们的是朋友。可是,如果是没有期限的时间里,焦虑还会同样促使我们吗?
无期限的时间里,焦虑来自懊悔和遗憾
比如,你想利用业余学习一项新技能,发现自己好几年的年度计划,都列上了这件事,却没有什么进展。
甚至,在我们最熟悉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给自己设定项目的期限,但是想达到一个新高度,综合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也很难去规定一个期限。
比如,你想和久未联系的朋友重新维系感情,从谁开始?怎么开始?往往和很多没有期限的事情一样无疾而终。
再比如,你想拥有更漂亮的身体曲线,你想有和人沟通时更自在的态度,你想摆脱一段失败的恋情……按照Tim Urban的说法,在有期限的时间里,我们好歹有一只恐慌怪兽在守护着最后的底线,而在无期限的时间里,我们脑中的恐慌怪兽永远沉睡,它不会被唤醒。
(插画师:Fromsky)
无期限的时间,没有明确的起点,也没有明确的终点。更不会有上司、同伴、家人来催促你去完成它们,如果你不做,那些事情永远都不会发生。而这样的拖延不容易被察觉,只会时不时浮现在你脑海中,然后飘过。
曾经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他焦虑的原因是睡前一闭上眼,脑子里不可抑制地想起很多自己还没有去做的事,甚至让他觉得睡觉都是一种浪费,可这种焦虑让他疲惫不堪,那些事也始终处于未完成的状态。
但偏偏无限时间所代表的东西,在我们心中的份量更重,因为它们不仅仅是完成了一个项目那么简单,往往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事情活得更健康、有活力、有信心。
焦虑来自懊悔和遗憾,自己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又何时能够完成?做到什么程度算是完成?在这种焦虑之下,时间仿佛成了我们的敌人,它在无情的流逝,而我们必须怀着懊悔和遗憾去面对它,感觉自己的生活被无声侵蚀。
我想你已经很直观地感受到,和有期限的焦虑比起来,无期限的焦虑是更为折磨的。所以,时间是敌人还是朋友,其实是可以选择的。
(插画师:Fromsky)
一个擅长和时间做朋友的人,能把那些看起来没有期限的事情,分解成有期限的时间,而焦虑就变得更容易承受了。
你会发现,无论我们做了多少事情,生活中终究会有不一定能完成的事情,而当我们不断把无期限的时间,转化成有期限的时间,也就是在做一件事:让适度的焦虑引导我们去完成小目标,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完成长远目标,也能帮助我们面对不能完成的遗憾。
罗胖的演讲或许在短短4小时内放大了我们的焦虑,但做时间的朋友还是敌人,这永远是我们的选择。
你对时间有焦虑吗?你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吗?想不想跟着本文作者禹霏老师继续来了解“安全感”,破解“焦虑”的困扰呢?长按下方二维码,better智能训练里,陈禹霏老师和其他三个老师教你如何成为一个足够好的自己!
青音姐的知心话:
翻日历的时候会不会吓一跳?2018年第一个月嗖的一下,过完了,怎么办?新年计划转眼成空,我们没做成时间的朋友,倒成了追在时间屁股后面的没头脑和不高兴。
进入2018,大家明显比前几年更加焦虑了,对于我们这些创业者来说,什么区块链、比特币、人工智能更是听听都让人发抖……可是,这种焦虑感,到底是外界给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心烦意乱让外界的环境显得更加焦虑了呢?我很喜欢这篇文章,推荐给你。
对了,最近我发现了一种应对焦虑感的好方法,就是自己在家里用微波炉自制爆米花,以及……把它吃掉!当我听到微波炉里乒乒乓乓的声音时,就觉得特别过瘾,当一大包香香甜甜抱着热气的爆米花抱在怀里时,我就会对自己说“哈哈,让我先开心一会儿,其他的,由他去吧……”。
.s:希望你也能找到自己应对焦虑的方法,把自己的心照顾好噢!
✎
⊱作者简介⊰
陈禹霏
心理学硕士,原南方都市报编辑。以媒体人和心理学人的双重身份,探索当代生活的心理冲突和成长空间。让心理成长带着我们,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最佳位置。
⊱互动话题⊰
最近,让你感到焦虑的是什么?
我想要你一个赞,好像在对我说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