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出25-28
西乃山下,以色列人安营扎寨。西乃山上,摩西静听主话。除了颁布立约的条款,神还吩咐摩西建造圣所,因为祂要与人同住。
至高上主,俯就卑微,与人同住,神的子民自是求之不得。可是,神非世人,无须帐幕作为安息之所。那么,建造圣所,就有流于形式之嫌。若说要以会幕为敬拜的中心,也大可不必费财费力。画个圈圈,或者是树根竿子,能把百姓能召集到一起便是。毕竟,敬拜的关键在于心灵诚实,而非地点和建筑物。
的确,没有会幕神照样可以与人同住。神的子民行事为人亦不凭眼见,乃是凭着信心。然而,“神同在”绝非只是信心的宣告,人也并非只能凭心灵去感知。神赐人双眼,就是让人由眼入心,去感知万物,去看见神迹。道成肉身,就是神已可见方式显在人前。若干年后,使徒们在传福音时,既强调信心,也强调他们曾见过圣子的荣光。建造会幕,让属灵的经历以具体的事物来呈现,让人一目了然。凡属神的子民,在看到会幕之时,无论信心多么微小,都会想起神同在的应许。
的确,人敬拜若只重形式,忽略内里的真诚,定然不会被神悦纳。可是,若以为形式可有可无,甚至对外在的表现嗤之以鼻,则是偏向了另一个极端。简言之,有敬虔的外貌不一定有敬虔的实质,有敬虔的实质则一定有敬虔的外貌。因此,神让人建造会幕,并且不是粗制滥造,乃是精益求精。对于祭司的服饰,神同样有着极细的要求。这都是在提醒人,诚心者必有正形。
首先,真正的感恩者必定甘心奉献。建造会幕需要材料,而这材料不是神凭空变出,乃是要百姓向神献上礼物。既为礼物,就不是任务,乃是可献可不献。并且特别规定,只有甘心乐意献上的礼物才会被收下,那些担心面子上过不去,勉强献上的一概不收。因此,神看重的并非是礼物本身,乃是人对祂是否有一颗感恩的心。
真正的感恩者,除了言语表达外,一定会向神献上礼物。不在于数量多少,而一定是尽力而为。不在于获得回报,而一定是甘心乐意。
今日教会中,太多的基督徒只是动动嘴巴,真正奉献时,要么一毛不拔,要么能少则少,要么勉勉强强,要么一堆理由。这样的信徒,该醒悟了。你所谓的感恩之心,不过是自我暗示,或者是人前吹嘘而已。
其次,真正的虔诚者必定熟悉真理的原则,并且完全顺服。神让人造会幕,不是只给人一个想法,任由人去自由发挥,乃是从外形到细节,神都给出了精准的要求。换句话说,神是会幕的设计者,人是施工者。作为设计师,神给人的图纸具体、详实,人只要依样而造的义务,没有更改图纸的权利。
长久以来,人们有一个观念,认为自己只要肯为主流血流汗,热心服侍,就会被人视为虔诚者。这样的人,也往往会以虔诚者自居。其实,不一定!为主作工固然应该,甘心服侍更是值得鼓励,但若对圣经的真理不熟悉,对属灵的原则不清楚,则虔诚将大打折扣。若既不明白属灵的原则,又喜欢当家作主,自以为是,那与虔诚就更加远离。
最后,荣耀的侍奉者必定有荣美的言行与举止。从会幕的样式到祭司的穿着,无不体现出尊贵与荣耀、精致与华丽。这不是说,教堂的装修一定要富丽堂皇,也不是说牧师的圣袍一定要里三层、外三层。而是说,教会的崇拜既要热烈活泼,又要规矩有序。圣徒的言行举止,更要脱离低级与世俗,乃是要圣洁美善,彬彬有礼。
总之,会幕的建造既为象征神的同在,也为表达人对神的爱与顺从,虔诚与恭敬。劝君切记:诚心者必有正形!
你心如何?你未必知。你形如何,人人皆知!
【1月26日读经任务:出29-31;诗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