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捡书姑娘」每晚推送
文 / 捡书姑娘
01
有人说:这一生,我们都在寻找回家的路。
在中国人的文化中,“回家”代表着暂时的休憩,也代表着团圆和收获。但无论代表着什么,“回家”都是对亲情最好的表达方式,也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仪式。
都说“父母在,不远游”,然而,有太多太多人,或为生计所迫,或为追逐梦想,选择背起行囊远走他乡,离我们的家越来越远。
前两天看到一个视频,不过短短的3分钟,却说尽了无数游子和父母心中的苦楚和无奈。
曾经,他们是我们的全部。从呱呱坠地发出第一声啼哭开始,他们就一直站在我们身后,用重如千斤的眼神默默地关注着我们,在最脆弱的时候给予保护。他们看着我们慢慢学会说话、学会走路。
渐渐地,我们长大了,雏翅的羽翼变得越来越丰满,心里装的东西也变得越来越多。我们迫不及待地收拾起行李,在火车的汽笛声中奔赴远方,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不是比家更宽、更大。
即使偶尔回到家,还是沉溺于自己的小世界中,把他们关怀的热情推得越来越远。
其实并不是不在乎了。只是想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也想让爸爸妈妈在和街坊邻居聊天唠嗑时,可以骄傲地说出我们的名字。
虽然世界看起来很大,梦想看起来很远,摸爬滚打受过无数辛酸和委屈,前往未来的道路还是看起来黑暗无比。
但家,还有家里的爸爸妈妈,却一直伫立在那里,成为我们最温暖的港湾和最坚强的后盾。总是在说“撑不下去的话就回家吧”,难过的时候,只要想想家,一切委屈的情绪就有了出口。
他们是最懂我们的人,也是最爱我们的人。他们会在晚归的深夜为我们留上一盏灯,也会在冬日的清晨为我们掖好踢散的被子。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深沉温暖,但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这种爱一定叫做父母。
但和他们的付出相比,我们陪伴在他们身边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甚至连过年过节也要被繁重的学业或是忙碌的工作所捆绑,难以留在他们身边。
或许,全世界都觉得我们得到了很多。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近,但是却离他们越来越远……
渐渐地,风雨兼程走遍了远方,我们才越来越明白,究竟什么才是我们的全世界。
回头看时,爸爸妈妈两鬓已斑白。或许,他们偶尔会害怕过年,但不是怕自己又老了一岁,而是怕我们又远了一点。
对于爸爸妈妈来说,我们也是他们的全部。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我们幸福,一直幸福下去,哪怕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远。
但他们却并不一定知道的是,我心目中的幸福,却是可以一直窝在他们的怀里,当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孩……
02
曾经流传过一个计算公式:
如果在一年中只有过年7天回家陪伴父母,每天最多相处11个小时的前提下,假设父母现在60岁,能活到80岁,我们实际上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也不过只有1540个小时,换算起来,64天。
或许我们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怀揣着远走高飞的梦想,渴望着离开家乡。但却从未想过,被留在原地的父母,只能盯着我们的背影渐行渐远。
记得刚毕业的时候,一心想留在大城市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爸妈却执意让我留在家乡,几番争论没有结果,索性便摔门而出,大半年没回家。
初入职场却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处处困境,举步维艰,期间家里打来过无数个电话,都强撑着自尊含糊应过。
直到过生日那天,听到敲门声去开门时,却发现爸爸妈妈正风尘仆仆地站在门外,手里还特意拎了一盒小时候总吵着闹着要买来吃的巧克力,当做生日礼物。
妈妈说,只要我过得好,他们也就放心了。我吃着那盒他们不远万里带来的巧克力,味道甜蜜无比,眼眶却全是酸涩。
大概世间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但唯独父母的爱,却是以分离为目的。他们希望你过得好,盼着你变强大,哪怕就此离家越来越远,也在所不辞。
03
记得小时候,我们和爸妈关系最为亲近,家的温暖,几乎就是我们所向往的全部。
而越长大,我们想要的越来越多,一旦闲下来,就忙不迭地分配到生活的各种美好中,总有那么多事情要做,那么多人要见,却和父母离得越来越远。
不过,与其说我们在不知不觉间疏远了父母,不如说我们为了生活,压缩了本该留给他们的时间。
你还记得上一次回家探望他们是什么时候吗?
你还记得上一次打电话给他们是什么时候吗?
你还记得上一次真正和他们敞开心扉聊天是什么时候吗?
……
诚然,我们的心脏很小,藏在记忆里的东西很多,但父母绝对不应该成为被我们遗忘的一部分。因为一直以来,只有他们才会用最笨拙的方式默默地向我们靠近。
和父母无私的给予相比,我们所欠的实在太多,想要回报,却又经常无从下手。
但就像东野圭吾所说的那样:“报答父母,并不只是给钱,只要你过得幸福,你的父母一定会满足,觉得自己无憾了。”其实我们过得幸福,才是给父母最好的回报。
在忙着追逐幸福的路上,你是否忘了,和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大的福气。
一起德芙,年年得福。在这个春节,不妨带上你的幸福,带上德芙回家,让甜蜜的巧克力承载着你的感激与福气,带给父母最温暖的祝福,像儿时一样依偎在他们膝旁,一起找回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