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记--第1200天
没有抢过春运火车票的人生,算不上完整的人生---挣扎在抢票一线的我。
1月11日,可以抢订2月9号的火车票了,下午4点30准时开售。
为了这次抢票,我做了充足的准备,让公司3个同事帮忙做好抢票准备,又找了两部手机,下载了一个很牛逼的抢票软件。
这样一来,算上我和QZ,一共就是5人抢票,2部手机软件抢票。
我们要抢的这趟车,是泰安---长春的高铁。
从上午开始,我就不断的熟悉抢票环节,包括从开始抢票到提交订单, 一共需要几步,需要点击鼠标几次,甚至鼠标如何更快的准确移动到选择乘客按钮而不至于浪费时间,我都做了无数次演练。
下午4点,我定的闹钟响了。
还有半个小时,我开始让大家各就各位,输入了我和QZ的身份证信息。
我调侃,我应该拉个条幅,上书:抢票有我,有我必胜!
还差3分钟,我去撒了泡尿,搓了搓手,大声问到:大家有没有信心!?
他们都笑了。
看着屏幕上特意调出的北京时间精确时刻,开始倒数。
10、9、8、7、6、5、4、3、2、1,开抢!!!!!!
。。。。。。。。。。。。。。。。。。。。。。
。。。。。。。。。。。。。。。。。。。。。。
。。。。。。。。。。。。。。。。。。。。。。
。。。。。。。。。。。。。。。。。。。。。。
1秒寂静过后。。。。。。。。。
咦?怎么回事,怎么还是点不了呢?这不正好4点30了吗?大家都在发出类似的疑问。
我也在不停的狂点着屏幕上的预订按钮,不对啊,按理说4点30这个按钮应该变蓝才对,怎么还是灰蒙蒙的。
可能是改到5点开始预售了吧,我嘟囔到,因为以前有过这样的一次经历。
然后,看了眼两部手机上的抢票软件,在显示玩命加载抢票中。
我又仔细看了一眼屏幕上的界面,差点泪奔。
没错,还没开始,已经结束了。因为在最下角,有个站票显示还有售,我再刷新了一下,站票也没了,这印证了一个让我惊愕的事实,界面没有定格,只是票全没了而已。
当一个人受到过度打击或强烈刺激时,那一刻是不会感受到痛苦的,因为大脑已经麻木到体验不到任何痛苦了。
所以,从开始到结束,用了0.001秒?
而我却准备了整整一天,妈蛋的整整一天!
我甚至怀疑,这些票,到底有没有放出来。
找不出比这更丧的事了。
QZ这时也给我来电话了,表达了他的惊愕,商量着怎么买票。
是啊,票抢不到,可家总归是要回的。
改路线吧。
研究了一下飞机,虽然飞机上的时间缩短了,可是总的时间丝毫没有缩短,反而更折腾了。
还是锁定了高铁,找了一系列中转站,发现从北京中转是最优选择,而且票很充足,只是回去的时间多了2个小时。
5点,当确定不会有未付款车票重新被放出后,毫不犹豫的买了8号泰安到北京的高铁。
所以,这次回家的行程就是这样了,8号下午3点从泰安走,5点左右到北京,住一晚,第二天一早6点多,坐上北京到珲春的高铁,晚上5点左右到家。
不管怎么说,回家这件事算是有了着落,长出一口气。
回家,QZ说:可我还是想回一趟长春,我想回学校看看。
我:谁不想回,买不到票有什么办法。
她:要不,我们看看回来尽可能去长春呆一晚吧。
我满口答应,心里却暗暗发笑,连回去的票都如此难抢,又怎么可能买到过年返程的车票。
今年返程,如果不出意外,我们一定会继续在北京中转。
其实严格意义上说来,我这还算不上春运抢票,毕竟可供选择的回家线路太多,我只是想做个最优选而已。
而对于很多在外的务工人员来说,他们才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抢票大军。
很多人,不懂网络,为了抢一张回老家过年的车票,只能是在寒冷的冬天彻夜排队。
而他们抢的,往往都是绿皮车,不为别的,只图个便宜,因为他们舍不得多花好几百去坐一次高铁。
所以,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每年都有那么多摩托车返乡大军。
在我上学期间,那时还是坐绿皮火车,曾经不止一次经历了春运壮观的场面,车厢过道里的拥挤,不亚于现在北京清晨的地铁,就连座位下,都躺满了人,他们完全无视坐在座位上的人投去的异样眼光,反而为自己能找到一个躺下的地方而洋洋得意,车厢里永远都混杂着一系列复杂的味道。
那时坐车,从来都不敢喝水,因为在那样拥挤的车厢里,上一趟厕所,都是奢望,虽然仅仅在几十米开外。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特别想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以及让全世界竖起大拇指的中国高铁,四通八达的高铁网,正在逐渐弱化距离这一概念,让我们这些身在他乡的游子,不再为回家而发愁。
这天父亲在群里发了个朋友圈,标题是《大局已定,今天起,珲春全面开挂!全世界都羡慕!》。
其中有一项,让我格外注意----珲春民用机场项目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从我来泰安的那天起,我就有这样一个愿望。
不需要任何中转,可以从泰安直达珲春。
希望这个愿望的实现,不要让我等的太久。
【广告时间】不说话,看图。
昨天的文章:当妈后,我连拉个屎都要抽空!!!天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点赞转发,就是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