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评诗》:公众号招惹了诗歌
“众筹式”评论,是诗评媒最先提出的一个概念,也是诗评媒探索的一种评论方式。《大家评诗》让诗歌评论不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让评论从高高在上的神坛走入民间,实现了诗歌评论从专家型向读者型的转变,从专业性到普及性的转移,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尊重和体现了最基层读者的看法,最普通诗歌爱好者的想法。
最近,诗评媒推出《微信诗歌公号,快速杀死诗歌的方法?》及《诗歌公号正让诗歌自在地活着》两篇文章,读者跟帖评论踊跃,各抒己见,再一次显示出“众筹式”评论的魅力。
针对微信诗歌公号快速杀死诗歌的说法,读者表达出强烈的反对意见。
海霞
标题引人,内容胡喷。
红力
以偏概全,鉴定完毕。
♛杨树♛
片面!牵强!
ybpgd(拒绝外出就餐)
曾瀑
诗歌公众号只不过是一个全新的载体而已,诗的质量好坏与它何干?此文作者简直就是一个出土文物,何其无知,何其愚昧!完全是一派胡言,胡说八道!
方启良
作者说法太片面了,难道没有微信公众号,诗歌就发展的更好了? 微信诗歌公号,是大众的参与,更多的诗人成长起来了,难道不是文学要走向大众化的需要吗? 不要微信公号,难道只让一两人写诗,才有真正的诗人诗歌?
逐鹿君
既然如此这般,那作者(博主)为何不对诗歌负责任一点,赶紧关了此号,也算是对诗歌作了些许贡献!
夜里行舟
纯净的海螺
诗歌的事,应让真正的诗人来办?诗人是个别人的权力?诗人是特定的阶层?公众号怎么了?诗歌为什么不可以公众号。非要设定门槛?还诗歌以及所有的文学自由吧!禁锢不了的!
易生诗梦
强盗杀了人怨刀,这是什么逻辑?请作者看看《诗歌周刊》、《诗网刊》、《诗视界》、《北京评论》,包括《诗评媒》等公众号!再看看《诗刊》等传统纸媒争相推出的公众号!我站在雪地里,会感到风的凛冽!
丁不三
作者明显没有见过《诗视界》和《诗评媒》这样的公号。
禾梢花
诗歌公号只是一种载体,一种平台。它的出现显示出社会的进步、技术的进步。作为一种传媒和平台,它为大众拓展了言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诗歌总是要见人的,放在这个平台上晒一晒,接受读者的审视,进而沟通读者与作者,推动诗歌的进步发挥着作用。好的诗歌不怕见人,不怕在公众平台上亮相。相反,这平台恰好也起着推广好诗的作用。
不过,任何一个平台都应该把好东西展示出来,把糟粕摒弃,让大众分享精美的精神食粮,把责任扛在肩上,引领创作的走向,而不应该良莠不分,把公众平台办成大杂烩。
清泉
公众号只是传播诗作的一种方式,给写诗人一个展示平台,诚然泥沙俱下,但心灵是向美的,世界上多一个写诗的人,就会少一分浮躁。像《诗视界》,《视评媒》,《在诗一方s》都是很好的平台。
黑狐之眸
诗歌公众号恰是当下推动诗歌发展的最有效载体。还想把诗歌刻在甲骨竹简甚或题在阁楼之上以期流芳万世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纸媒也在衰微,而网络发展不可遏止,微信传播更加便捷,在这个日趋智能化的时代,谁人还能摆脱浩浩汤汤的时代洪流?谁人还在以书信形式鸿雁传书?谁人还有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的悲啼?
诗人大藏
1,诗歌(包括诗朗读)作为一种消费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既定的存在;能否担当现实与抒写生命全凭诗人个人的自觉。“消费主义”不可能扼杀真正的诗歌。 2,公众号的选诗和评诗确实应该有更高的质量,特别是一些冠了很多顾问之名的公众号。 3,我认为,以公众号、微信群为核心的诗人集群的大量涌现,正是诗歌在后现代语境下繁荣的一种标志,是诗人、诗评者、朗诵者等诗歌创作与消费群走向集群纵深化、圈层化的表现,也是诗歌网络生态由完全的开放化与众语喧哗,转向圈层的逐渐稳定与半开放化,更统一从容对等的交流。
勇敢的心
既然无诗,何来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诗人是谁?谁来定义真正的诗人?错不在公众号,而是使用公众号的人。衣服让人失去原本模样,人们就得丢弃衣服?诗就是衣服,人类不可或缺,现状它只是千疮百孔而已,没有好衣服不等于没有衣服。公众号挺好,不要倒行逆施。
心文花雨
不能够这样说,如果一首真正的好诗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这体现了诗的存在而并不可能死亡。
谁主宰了诗之潮流?!精神与物资在争雄!……真正的诗歌开成百花争艳,热热闹闹也好!诗童在闹,诗王在笑!……
Echo
谁是诗人?诗给诗看?为何示人?
廊桥
欢迎订阅最干净读诗公众号《拾点伴读》。 诗歌在这里活得郁郁葱葱! 诗之所以死了,是因为你的灵魂不再鲜活。
真诚
黑狐之眸
诗是无用的,它绝不肯将自己纳入“遇到困难—解决问题”的叙事模式中。“——这是多么偏激而可笑的观点! 诗是无用的,多么荒唐的五个字,不说也罢! 诗是脱离人的鬼魅吗?它离开人能独自存在吗?诗是由写诗的人写的,写出来的诗能够摆脱对现实问题的观照,对心灵问题的反思,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而独自进入不食人间烟火的叙事模式?
寒梅
说的似乎很有理,但是许多话偏激。诗歌公众号干什么我也知道的不多,但是人们走进去总是对诗歌的一种向往,说把诗歌都杀了,这有点矫枉过正了吧? 这位作者我觉得性情真,爱诗,大概也是高手了……不管怎样,像我这样的外行,读到自己喜欢的诗,满心喜悦,或者泪流,或者陶醉于美,惊叹诗人繁花似锦的心灵世界,为诗人深沉的哲思倾倒,诗歌于我,似乎也不是一次性水杯吧?作者这么犀利的话,有点晕。
幽冥诡驴
每个诗词群和公众号的建立,都带着美好的初衷,承载着扩大诗词影响弘扬传统文化的理想,也参杂着个人功成名就甚至名垂青史的野望。这也没什么不对。 但是建立容易维持难,推广和发展就更难。这个过程里难免会有向现实妥协的一面。但这并不是网络和公众号独有的问题,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自古如此。 所以要把诗词公众号看着洪水猛兽,大可不必。大浪淘沙,极少数精品永远是在绝大多数平庸甚至腐朽的基数上淘炼出来的。
心雨
魏楚敖
书有千万种,你择喜爱的看,繁荣的前兆一定是群起而作,有乱像,但也一定有精华。质量不高终究会被淘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就像公众号在将来也会被淘汰,这是正常的,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左 冷(拒加群)
有道理,但不是绝对!评论不能用偏激的思维去写!毛主席说过,凡事要一分为二!
到处都是喧嚣,诗歌需要片刻寂寞。诗评媒的这篇文章带给我们思考。
针对微信诗歌公号快速杀死诗歌的说法,也有不少读者表达出肯定的意见。
道是无晴
说的太好了,某些公众号,打着诗歌的名义,虾球干。
自由者
娴情
布丁
到处都是喧嚣,诗歌需要片刻寂寞。诗评媒的这篇文章带给我们思考。
南风歌
说的有几分道理。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苍凉གསལ་ཐང
公众号消灭诗的方法:1.搞同题,交作业,但并不对诗文本做得失点评与风格方向引导;2.上公众号的前提是要作者打赏且按比例分走打赏,美名其曰运营费用;3,无视作者诗作价值和劳动。
诗歌公号不止是诗人名家的写作平台,也是广大诗歌爱好者自己精神的家园
针对《诗歌公号正让诗歌自在地活着》这篇文章,读者表达了很多肯定的意见。
千叶莲(拒加群)
说实话,还是喜欢这样积极的文章!喜欢这位作者的言论,很有包容心!
寒梅
哈哈,怪有意思,今天这位作者说的比较公正,喜欢。
手有余香
昨天看到那篇就觉得不是很赞同,今天看到此文正中下怀。“存在即合理”,要允许矮树低枝供麻雀栖息。
玲子
真正的诗歌爱好者,是摒弃了功利心的,多元化的今天,诗歌公正适合广大爱好者的需求,让不同层次的人参与进来,歌咏生活,抒写内心的情感追求。当然,良莠不齐肯定有的,但诗歌公号却让给所有的诗歌爱好者推出了一个发展的平台,这毕竟是主流的。诗歌公号不止是诗人名家的写作平台,也是广大诗歌爱好者自己精神的家园。相信诗歌公号只能推出诗歌进步与创新的阶层,功利化的倾向只能在少数行列。
俏东方(郑州)
读过昨天的,再读今天的,感觉境界不一样!有一点就是凡是极端的言论都是值得商榷的,好比昨天那篇文章!
青青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读者是蝴蝶,喜欢哪枝花就落哪枝花上。诗歌死活跟公众号有啥关系。罢黜百家,独尊谁家,那得看谁先有能力把自己的旗杆竖起来。
幽冥诡驴
两位老师的论述中肯而公允,我表示支持。 网络和诗词公号是新兴的载体。它的主要功能体现为扩大了容量,提高了产能 ,加快了传播速度,也增加了受众面。从另一方面讲,他降低了诗词的门槛,让更多的人可以进入诗词的殿堂,加上很多公号主办者参与者良莠不齐 ,各种难看也是五花八门。但任何人学会走路都是摔跤摔出来的,大家都在学习和进步,经验在累积,规律在摸索,大家都在各自的方向上成长,由生涩到成熟,在作者和读者的双向选择中,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碰撞中优胜劣汰,最终呈现给我们不同层次不同特色不同品质的选择。 我对诗词公号有信心有期待 ,弟兄们,加油上啊。
诗评媒编辑部信箱:shipingmei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