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被她哄得团团转,林黛玉因她成了背锅侠
婉如清扬
袭人原是贾母身边的八大丫头之一,在贾母看来,这丫头从小就不言不语的,就被当作没嘴的葫芦。
袭人自己也说过,自己不会和人拌嘴,那意思约摸着也是说自己不善言辞。
谁又是能说会道的?
晴雯肯定得算一个,她是大家公认的牙尖嘴利,是林姑娘第二。可是到最后,在强势的王夫人面前,她也没任何自救的办法,连辩白的机会都没有,其实就算是见了王夫人,她的话也不会有人听。
麝月是个陪跑的,袭人在前,她往往不会出列,袭人一不在,她就是第二个袭人。芳官的干娘们欺负人,瞧她搬出主子,大骂一干婆子,呛得她们无话可回,虽然是狐假虎威,也确实不得不服她的巧嘴。
秋纹等人戏不多,小红捡高枝飞时,她们集体出动。晴雯主攻,其他人助攻,七嘴八舌地,说得那叫一个痛快。
袭人参加了没?没有,她是公认的好性子,不做那等没品的事儿。
其实,她在该说话时,一次机会都不会漏掉。
平时就不说了,有两次,说的话绝对会让率直的晴雯汗颜。
袭人得了主子恩典,回了一趟家,贾宝玉觉得在家挺无聊,就由茗烟带着,到花家走了一回。见了见花家的亲戚,席面上吃果子,说到宝玉的玉,袭人从宝玉脖子上摘下来,对她的几个姨表姐妹说:“你们见识见识,时常说起来都当希罕,恨不能一见,今儿可尽力瞧了。再瞧什么希罕物儿,也不过是这么个东西。”
宝玉的玉是命根子,别说贾府的人知道,就是全城甚至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真正不在乎玉的人不多,连林黛玉那样的神仙妹妹,也会时常关注这东西,更别说是丫头袭人了,她每天可是都会把玉仔细包好,放在枕边,时刻关注呢。可是,在这里,她对着亲戚就说,也不过是这么个东西,不过是个东西!说得多轻巧,这东西,可是她心心念念护着的,哪怕是一时半会不见,那也是要了人命的,用贾母的话说那是,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人不如玉,这会儿,袭人为了显摆,却说,不过是个东西。真是会说话的人——咱知道这是稀罕东西,可是咱天天见,也就不觉得了,一句话,她花袭人在贾府的地位可想而知,在花家,在亲戚面前,可不就有地位了嘛。
回府后,贾宝玉又向她打听看到的几位姑娘,感叹几声,袭人当场就发飙,说什么自己奴才命也就罢了,轮得到亲戚也是奴才命,还得把好姑娘都送来才行。宝玉只好连连陪罪,声称没有这想法,只是把她当自家亲戚。听得这话,袭人马上收起怒意,笑起来说这妹妹是姨娘家的宝贝,十七岁,明年就出嫁呢。
之后袭人又说家里等再过一年,就要赎自己出去了。宝玉不让,袭人就说:“这话奇了!我又比不得是你这里的家生子儿,一家子都在别处,独我一个人在这里,怎么是个了局?”
贾宝玉搬出老太太,袭人就开始巴拉巴拉,说自己小时候家里穷,把自己卖了,后来自己怎么怎么样,现在长大了,家里条件好了,自然是回去的……
宝玉听得赌气上了床,最后答应袭人三件事,袭人才罢休。哪三个件事呢?第一件事就是不要随意赌咒发誓,第二件就得装出个读书样子来,最好就是真爱读书,第三件事就是不要乱吃别人嘴上的胭脂。
宝玉因此改了好一段时间。
袭人表面上说自己想回去,一定得回去,可事实上她想的什么呢?她对家里人说自己被卖到贾府,主子不错,将来要不就是被放出去,要不就是要提一提,前途亮得很,别提什么赎回去的事儿,为这事还哭闹了一阵。在宝玉面前,却是这么一番说辞。
宝玉对她好,她当然明白。但是,作为女人,总得抓住点什么,她用回家去考验宝玉,宝玉果然中招后,她就表态不回家了。心思单纯的宝玉,傻愣愣地觉得一切都是真的,为此,还真就改了不少,当然,宝玉是天生的多情种,要他完全改掉,别说是袭人,就是林妹妹,也没办法给他断掉这病根。
这么一来,袭人没巧嘴,可不就是骗人的嘛。
宝玉的毛病不少,袭人用这招,虽然有点心机,但没什么坏处,没害人。真正要人命的,是让林妹妹背上了黑锅,影响深远。
宝玉被打,她到王夫人面前汇报,说什么“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什么园子里住着些姑娘,尤其是林姑娘宝姑娘,到底是男女之分,……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我们想不到则可,既想到了,若不回明太太,罪越重了,近来我为这事日夜悬心……”
咱顺一顺,这话有好多层。
老爷这回打得对——没有不是的老爷,贾政听到得多贴心;
宝玉不象话,天天不读书——王夫人心想着这孩子,真是一颗忠心啊;
园子里姑娘们大了,事关名节——王夫人其实怕的不是宝姑娘和宝玉怎么滴,也不怕丫头和宝玉怎么样,她最担心的是林姑娘,偏偏是贾妃娘娘下令,贾母力挺,让她和宝玉有机会相处,她能不听吗?这回一个下人都看出来了,她再把宝贝儿子挪出去,娘娘也不好说什么,她还落得个体贴下情的好名声;
宝玉挪出去了,谁来贴身服侍?还就是她。能见着他心心念念的林姑娘吗?不能啊,至少不能一大早就跑那边去梳头洗脸的,大毒日头底下自然也没机会告白——让你们谈情去!
宝姑娘也被说进去了,但是精明如她,会不知道自己只是个陪衬吗?她哪里天天和宝玉混在一起,她倒是想,宝玉不愿嘛,她知道后,得多感激这位贤丫头啊:
她担心被人知道了是她告的状吗?不担心啊,因为咱没告状啊,咱只是实话实说,咱在和主子说话的时候说过,没有什么人作怪,只是自己的小见识,何况这事情,哪轮得到咱这奴才作主?谁又能怪她?忠心护主,这是要受到褒奖的好吗?
就这样,狐媚子晴雯被赶出了园,林姑娘在黑名单的排次上往前挪了一挪,至于其他丫头,都灭不过她的次序,她也安稳地拿着二两银子的月钱,享受着王夫人时常下发的独份赏赐,虽然不过是一些旧东西,不吃的饭菜,但是,这就是奴才的荣誉!
想想那个在怡红院骂小丫头坏了大家名声的姑娘,她掐着腰,轻狂无比,最终却惨死于冷言冷语之下,再想想这个没嘴的葫芦,却在现任主子和未来主子面前立下大功,似乎有着无限美好的前程,只是造化弄人,她的结局也挺惨,宝玉一走,她就被宝二奶奶和家里人联手,逼着嫁给她最瞧不起的戏子,也是人生中最大的讽刺。(婉如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