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的领读
麦家陪你读书
距离2018年,只剩下不到10天。今年的目标都完成了吗?书架上的书读完了吗?
这一次,我们也为你带来了一份年末读书大礼包,后台回复“读书计划”,点亮未来一整年的好书听读福利。
在昨天的共读中,我们和斯科特一起感受了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种种偏见与歧视,其中让斯科特最为反感和不能接受的,便是全社会对于女性的歧视。
但最可怕的性别歧视并不来自于社会,而是来自女性本身。斯科特的姑妈便是其中一位,她活在当时社会普遍的价值观为女性设定的框架里,穿着不能再紧的紧身衣,在斯科特的眼中,她就像一个小丑,可笑无比。
但她自己非但感觉不到自己的可笑,更是怀揣着改造斯科特的神圣使命,强硬地闯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一直以来女孩斯科特的人设是一个风一样的女汉子,而这一性格特点恰是被许多人所诟病的,其中以她的家人—亚历山德拉姑姑最为严重。
在之前的共读当中,这位姑姑留给我们的印象,是长舌妇、喜欢背后放冷箭、善于偷听,这位姑姑经常跳出来对别人说三道四、横加指责。
“卡波妮,把我的包放到前卧室去。”这是亚历山德拉姑姑说的第一句话。“琼·路易丝,别再挠头了。”是她说的第二句话。
卡波妮拎起姑姑沉重的旅行箱,打开了前门。“我来拿。”杰姆说着,把箱子接了过去。
随后她们就听见箱子砸在卧室的地板上,发出咚的一声。声音很沉闷,久久地回响着。
这位姑姑的又一次出场带给我们的感觉相当糟糕,从命令别人搬箱子到随便批评别人的行为,她的举止没有任何教养可言。
在斯科特的记忆中,亚历山德拉姑姑很少离开芬奇园去探亲访友,所以斯科特试探性地发出疑问“姑姑,你是来看我们的吗?”
但是她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亚历山德拉姑姑是要来这里住一阵子,并且说这是阿蒂克斯与她共同的决定。
而她此次来“住一阵子”的目的是为了给斯科特带来影响,让她变成一个对衣服和男孩感兴趣的真正的女孩子。
亚历山德拉对斯科特的偏见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而且早在很久以前,她就对阿蒂克斯说觉得斯科特很迟钝。
但造成斯科特那一次“迟钝”的真正原因,正是这位姑姑,她的穿着造型让斯科特觉得恐惧和窒息。
这位自命不凡的姑姑来到斯科特家后,展开了一系列她自认为高端而又势在必行的改革。
先是强迫阿蒂克斯向两个孩子宣扬自己的家族血统学说,告诉他们芬奇家族并不是出自平民小户,是有着几代高贵血统的家族……
而被迫听这些学说的斯科特只能默默地低着头,在腿上捉一只东躲西藏的沙虱。
“高贵的血统,”当阿蒂克斯看见斯科特终于捉住了虱子,又接着说,“你们做什么都要对得起自己的姓氏……亚历山德拉姑姑要求我告诉你们,你们一定要做得像个小淑女和小绅士。
姑姑还要给你们讲讲我们家族以及它在梅科姆的历史地位,这样你们就会对自己的身份有个概念,你们就会照这个身份去行事。”
阿蒂克斯仿佛完成任务般地一口气把话说完了。
这个喋喋不休地陈述着所谓家族血统的父亲,让斯科特觉得陌生和抗拒,她觉得自己仿佛除了做一些小动作来表达抵触情绪,也只能在心底默默地哭泣了。
但她还是为阿蒂克斯感到担心,觉得这个陌生父亲的出现,肯定是因为他身上背负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压力。“阿蒂克斯,这些乱七八糟的规矩会起作用吗?我是说你....”
阿蒂克斯边用手抚摸斯科特的后脑勺边回答:“你什么也不用担心,”他说,“还没到担心的时候。”
听到父亲这样说,斯科特问道,“你真的想让我们那样做吗?我可记不住芬奇家人应该遵守的所有规矩……”
显然这一切并非阿蒂克斯的本意,他对孩子们说:“我也不想让你们记住。忘了它吧。”
我们来看看小说中对于阿蒂克斯在这件事上的反应,是如何描写的:
“他向门口走去,出了房间,随手关上了门。他几乎要摔门了,不过在最后一刻控制住了自己,轻轻地把门带上。
我和杰姆还在发愣,门又打开了,阿蒂克斯探进头来。他的眉毛向上扬着,眼镜滑了下来。”
“我是不是越来越像乔舒亚表叔了?你们觉得我最后也会让家里花五百块美金赎出来吗?”
此处对阿蒂克斯一些动作的细节描写,让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内心隐隐的愤怒,和对孩子们深深的歉意与愧疚。
这个灯塔般的父亲也会有几乎情绪失控的时候,这也许又是为后文埋下的伏笔。
一场轩然大波即将登场,暴风雨来临前的信号是从那些窃窃私语和指指点点开始的。
星期六,当斯科特和杰姆同去镇上时,偶尔就会听到有人说“那就是他的孩子”,或者“那边来了两个芬奇家的人”,又或者“他们失去控制会四处强奸,让这个镇子的管理者们好看”这样的议论。
对于这些议论,斯科特没有多想什么,只是关注于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强奸。并在随后的晚上就这个问题询问了阿蒂克斯。
“什么是强奸?“斯科特问阿蒂克斯。
阿蒂克斯这时正坐在窗边他的椅子里,翻看着一份报纸。
他叹了口气,说道,强奸是女性在暴力威胁下非自愿的性交。收到如此平和简单的解释,斯科特不禁疑惑,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卡波妮却不能自己向她解释,而是转而让她询问阿蒂克斯。
她讲起来兄妹俩上一次和卡波妮去首买教堂的经历,以及卡波妮邀请她去家里玩的事,阿蒂克斯听得津津有味,而坐在一旁的亚历山德拉姑姑却坐不住了。
亚历山德拉姑姑先是严厉批判了斯科特去那个黑人教堂的想法,继而又开始对卡波妮下手,觉得她是造成让斯科特亲近黑人群体的罪魁祸首,要把她从这个家里驱逐出去。
当又一次看到这位蛮横无理的妇女开始打着“为别人好”的旗号,推销自己的那些观点,再看到她的这些论调时,真的是让人苦笑不得。
值得庆幸的是,阿蒂克斯这一次没有再忍耐退让,他以平和而又据理力争的态度,霸气地驳回了孩子们那个多事的姑妈的无理要求,因为卡波妮已经像他们的家人一样。
正如《追风筝的人》里阿里之于阿米尔的父亲,虽是雇佣关系,但多年的相处所产生的默契,早已让他们像家人一样成为彼此不可分割的部分。
幸好生活也会偶尔送来意外的惊喜,在某个她和杰姆因为要不要听从姑妈的教导争吵又和好之后的夜晚,她一直心心念念的迪儿以一种意外的方式来到了。
迪儿此次是离家出走来到这里的,因为他厌倦了家里对他的冷漠和无视。
虽然妈妈和新爸爸对他慷慨大方,要什么就给什么,他们认为自己已经给了迪儿足够多的物质,那些已足够让迪儿开心快乐,但对于他的精神世界却是丝毫不关心的态度。
于是迪儿叛逃了,这是他对这种看似温暖、实则冷漠的家庭宣示出的反抗与绝望。
迪儿的到来给斯科特带来了无比的欣慰与惊喜,而此时的杰姆也许是因为处于青春叛逆期,又或者是因为阿蒂克斯事件的影响,他的想法开始与迪儿和斯科特背道而驰,那种童年时代一起并肩作战的默契不复存在。
他一反过去对斯科特百般保护的态度,也开始了对斯科特行为的横加干涉。那么接下来还会发生哪些故事?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
在今天的故事里,从亚历山德拉姑姑到那些好事的邻居,他们都固执地认为自己对斯科特的种种说教与限制,是为了她好,但从没有认真和她交流,了解她的所思所想。
与斯科特的遭遇相同,即便是到了今天,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这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对身边的人进行道德绑架的“好人”。
诸如此类的逻辑,已经成了他们对孩子的生活指手画脚、横加干涉的最强借口。
那么,你有没有被“我都是为你好”这句话绑架的经历呢?一起来聊一聊吧。
上期回顾:
文末歌曲:The Death Of Queen Jane - Oscar Isaac
撰稿人:格斯墨,简书专题主编,目标是成为一名优雅的斜杠中老年。微信公众号:斜杠蒙太奇。
领读人:甄大甄,微博@甄大甄,一个拥有执着梦想的假文艺青年,骑马唱歌的日子,还有我的声音陪伴你。
特此声明:文中插图均为电影《杀死一只知更鸟》剧照,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分享,著作版权属于原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领取全年读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