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珣︱观澜阁私藏特约作者
前段时间参加了公司开展的急救培训课程。由于感兴趣的同事非常多,由原定的初级及中级班各一天,增加至一整周。
给我们培训的老师是三个年轻人。他们带了很多急救工具给我们做演示和实践,也给我们派发了急救知识的小册子。小册子上面示范的照片,也刚好是拍的他们三人。这让我误以为他们是专职从事急救培训的。
课程中老师分享到一些在急诊室发生的案例,我才发现原来他们是急诊室的医生和护士。我不禁想,给我们培训的这一周,在急诊室里应该能帮助到很多病患吧。值不值得呢?
课间我提出了这个问题。老师说:“今天接受急救培训的一共是六十人。如果这六十人都能记住我介绍的所有情况,遇见需要急救患者的时候能帮上忙,也能很好地发挥救人的作用。虽然专业度跟急诊室的医生无法比,但至少可以在我们到达现场之前给患者最大的帮助,这就是我们培训的意义所在。”
仔细琢磨他的话,对这位既是医生也是老师的专业人士无比敬佩。光从职业名称上看,大家可能会认为急诊室医生更重要,但这些年轻的急诊室医生,却用另一个身份在为社会作出别样的付出。
最近有幸参与一家大型生产设备制造公司的宣传片拍摄工作,让我有了与蓝领工程师们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焊接、打磨、操作机床……安坐于办公室的大部分白领一听到这些词语很容易联想起工厂内不堪入目的生产环境,低技术含量的反复计件工作等等。但是进入车间,真实地去了解这些岗位上的工作,你会知道每一个岗位的蓝领工程师都是一个工匠。
他们能告诉你不同的焊接结果需要采用不同的焊接技术;他们能把打磨精度精确到以0.1微米计算;他们甚至能把叉车开得出神入化。
没有这些蓝领工程师对工艺技术的执着,工业水平就难以上一个台阶。而工业的发展恰恰是一个国家经济蓬勃发展的根基。
资深工程师们最头疼的问题是技术无人接班——年轻人对成为蓝领没有兴趣。
数据显示,2016年应届毕业生期望就业的行业前三位分别是IT类(互联网、通讯、电子)、金融类(银行、投资、基金、证券等)及政府或公共事业机构。相反地,期望从事农业、工业这类基础行业的百分比甚至低于5%。
毕业生更愿意从事的这些职业,薪资水平的确比较高,而且属于能赚快钱。我想也有一个很大的吸引力是年轻人更希望从事高大上的职业,拥有一个让人仰望的身份。
曾经就有这样的经历。好几个亲戚的孩子在同一年大学毕业,让我给介绍工作。根据他们的专业,我给他们介绍了不同的工作。
给英语专业的小伙子推荐了一个小型外贸公司跟单的工作。因为是朋友的公司,我清楚他们麻雀虽小,但每年的利润丰厚,福利待遇都很不错。我还没来得及把公司情况作介绍,小伙子一听说是跟单就拒绝了。
行政专业毕业的小妹妹正为工作发愁,我说不如去某五星级酒店实习,熟悉一下酒店行政管理吧。出于礼貌她给我发了简历,但简历比较敷衍,再三让其修正也没得到回复。后来她妈妈很尴尬地跟我:“半年过去了就一直往网易、腾讯、百度这类公司投简历。非要去互联网大公司,憧憬那种豪华午餐可以分享朋友圈的状态。”
刘少奇最让我们熟悉的名言之一便是:“劳动不分贵贱。”而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人崇尚能赚大钱的职业,而鄙视低收入,甚至是职业名称不怎么好的人付出的劳动。
回想起之前看到的一条热门新闻。湖北城管局长夫人因为护士为其儿子扎针不顺,脚踹怀孕护士致其先兆流产。她认为:从事服务业的人就应该受点气。我估计在她的观念里,护士只不过是给医生打下手的人,比不上她丈夫管理市容市貌重要。但是,她生病了还不是要跑医院嚒。再者,城管作为公共管理职能部门,他们反而是服务于市民的人。
最让人痛心的不是这种鄙视别人职业的人,而是自己轻视自己的人。
清洁阿姨口里说着自己没文化只能干这行,但踏踏实实尽职尽责做好本份工作,这不算是轻视自己的职业。那些在其位不谋其职的,不作为,做事不认真的人才是无法看到自身价值的人。他们未能意识到自己努力的付出对自己的成长或者对公司、机构、社会的重要性。
在一个健康的社会里,我们既需要实验室里专注研发的科研人员,也需要把科研成果落实为现实的车间工人;既需要救人性命的医生护士,也需要用文笔安抚心灵的写稿人;既需要平衡社会分配的经济学家,也需要市场里自由买卖的小贩。
任何一种职业都值得我们尊敬,从事任何一个岗位都不能怠慢。在社会的大家庭中,没有谁更重要,也没有谁更高贵。
作者:杨珣,百毒不侵、依旧天真︱观澜阁私藏特约作者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
你可能錯过的好文章
清洁工的女儿到底有没有资格出国留学?
今日推介
食︱茶︱畫︱藝︱原︱創︱分︱享
觀瀾閣私藏︱ ID:guanlangesc
華商北大EMBA重慶同學
雙志精英會重慶分會活動會館
長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