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 ╳ 《柒个我》 ● 编辑 ╳ 林宛央
____
我是一个双子座的姑娘,提起这个星座,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双重性格。如果你问我是不是也会如此。
我想,是的。
一直以来,我都不是一个可以用同类词汇就能概括的人。在我自己所知的评价里,朝气蓬勃是我,但同时,多愁善感也是我;我会在某个心情平静的时刻,试图让自己做个理性的人,但另有一些时刻,我会活在种种莫名的情绪里,感性得一塌糊涂。
如此矛盾,但这样两个不同的我,的确共生在一个身体里。我想,也许不仅仅是双子座的我吧,很多人,都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里,有着不同的性格,那不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世故,也不是所谓刻意伪装。
恰恰相反,矛盾是一种最真实的脆弱。在多重心理反复斗争的过程中,是一个人的灵魂挣扎,充斥着无穷无尽的困惑、迷茫、焦虑、无奈,如此无力。
无力到极致,我们便会隐藏起那个最真实的自己,用另一副面孔,来面对所有恐惧。像变色龙一样,变换是我们的一种保护机制。
所以,我们总能在一个人身上,看到两种或者更多截然不同的灵魂。
她啊,原本像个小女孩,天真善良。却在某一年,人生突遭变故,见识到最黑暗的人性,她的世界里,黑白开始颠倒,原有的是非逻辑,价值体系都被打破,转瞬间,她仿佛变了一个人,以最沧桑心态看待人事,以最强硬姿态抵抗无常。
人人都说她变了,说那个曾经的小女孩不见了。唯独,唯独,她知道,在夜半无人星辰为伴的时刻,那个被她妥善掩藏的天真自我,仍然愿意去相信。可是,那样一个天真的自己,她怎舍得让她去和风雨周旋,所以,她创造了另外一个剽悍的自己,将那个她最珍惜的小小女孩保护起来。
她带上面具去生活,不是对这个世界绝望,而是太有期待,很怕自己会失望。
你们也一样吧,更多时候,那个强硬的自己是为了保护好内心那份最难得的柔软。那些戴上的每一张面具,不是为了欺骗别人,而是为了欺骗自己。
那些形形色色不同的自己,分担掉了人生的无尽悲凉,给灵魂留了一层温暖的底色。
像是《仙剑奇侠传》里的红葵与蓝葵一样,她们都是龙葵,红葵为蓝葵而生。
也像是我最近在追的电视剧《柒个我》里的沈亦臻和他的其他六个人格一样,他用那么多的角色去过不同的人生,只是为了让那个善良的沈亦臻不被世界改变。
初看这个剧,我被人物设定惊到了,这可能是目前最考验演员演技的剧了。
如果说《白夜追凶》里潘粤明一个人饰演四个角色(哥哥、弟弟、哥哥假扮的弟弟,弟弟假扮的哥哥)已经很难,那么这一次张一山一个人扮演七个人物(同一个人分裂出来的完全不同的七种人格),可以说已经是极限了,在90后的演员里,能有这样炸裂的演技,张一山的确惊艳到我了。
当然故事的意义,并不是为了让演员炫技,而是让更多的人关注精神疾病,避免家庭暴力对孩子所造成的严重伤害。
剧中男主角沈亦臻在童年时期,经历过悲惨的暴力事件,那样残忍的情景,当年幼小的他不愿面对,也无法承受,为了保护自己,他分裂出多重人格,那段血腥往事,被沈亦臻忘记,却被其中最强大的暴力人格崔皓月所记得。
(主人格沈亦臻,温和谦卑)
此后漫漫岁月,崔皓月代沈亦臻面对一切他不想遭遇的伤害。
和红葵一样,爱穿红色衣服的崔皓月出现在沈亦臻感到愤怒和被伤害的时候。
崔皓月是张一山饰演的第二个我。
(暴力人格崔皓月,这个眼神半夜看会害怕)
第三个我,是自由人格朱长江。
沈亦臻活在尔虞我诈的大家族里,每天都小心翼翼,谨言慎行,朱长江却自由奔放,行为出挑,也许那是沈亦臻内心的一种渴望吧,他希望活得自由一点,所以分裂出一个朱长江,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朱长江就比较逗比了,基本是来搞笑的)
以及,随着剧情推进,还会出现的第四、五、六、七个我,但是不管哪一种人格,其实投射的仍然是沈亦臻内心深处隐隐的渴望。
那每一个我里,都是一种自我救赎,也是一种痛苦的释放。
如果没有这些在大脑的应激保护机制被启动时分裂出来的人格,也许当年的沈亦臻根本就没有勇气活下去。就像他的主治医生所说的那样:他分裂出那么多的人格,无非是想暗示自己,那个当年被伤害的人不是自己,而是其他人。
每一次分裂,说到底,都是一种本能的逃避,正是靠着这一点对自己的欺骗,他才能不那么绝望。
可逃避,终归不是最终的救赎。
沈亦臻最后所有人格得以统一,是因为在得到了足够的温暖与爱之后,他已足够有勇气去面对。电视剧中暴力残酷的崔皓月,在面对自己最爱的人时,流着眼泪的那个微笑,是对人性最好的治愈。
暴力在人性温暖处,戛然而止。
我在那一瞬间,想起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一句话:“当爱支配一切时,暴力就不存在了;当暴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
这才是《柒个我》真正的控诉:别让暴力,毁掉每一个正在认真生活的人。
当我们没有活在爱里,我们就终将活在失意里。
一个人的记忆是最危险的证据,记忆里的春暖花开,是岁月静好的底色;记忆里的风起云涌,是山雨欲来的前奏。
温情、信任、安全、才是人性的救赎,而暴力会虐杀掉所有期待,也许会让这个世界多一个精神疾病的患者,像张一山饰演的沈亦臻一样,也许,会更严重,让我们的周围有了更多犯罪者。
追剧的时候,时常在弹幕里看到有人说:“张一山,你该不会是演个神经病吧?”
可我想说,请别用神经病来称呼这些被伤害的人,他们只是比我们更需要温暖与爱。
也不要随意诋毁那些在过着两种不同人生的人,他们不是假,不是装,而是正在经历你所不知道的痛苦。
就像最近TED演讲里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独白一样:我过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在人人都看见的人生里,我是一个喜剧演员,而在别人看不见的人生里,我时时刻刻在和抑郁做着激烈斗争。
这世上,少一些伤害,就少一些犯罪,多一些温暖,就多一些救赎。
《柒个我》里,每一个张一山,试图教会我们的都是爱。
但愿大家在这部剧中,不再孤独,不再惶恐,学会和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关于作者
● 作者:林宛央,潇洒主义者,畅销书作者,影视编剧。一个不走千篇一律人生,却过得很自在的姑娘。忌矫情,治拎不清,讨厌很盲从,公众号:宛央女子(apple1990-kun)
情感:
《芳华》:致我们终将油腻的灵魂
天一冷,我就特别想睡我老公!
女性:
看了维密秀全球直播,我相信刘雯是全世界最好的模特
你劝我快点结婚?我劝你多挣点钱!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很装逼的油腻中年妇女
— 宛 央 女 子 —
林宛央
潇洒派小妖精,畅销书作者,影视编剧
一个不走千篇一律的人生,却过得比谁都潇洒的姑娘
忌矫情,治拎不清,喜欢你的不盲从
微博:@林宛央
个人公众号:宛央女子(Apple1990-kun )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