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一个人,想对他好,想和他做喜欢做的事,看着他笑,和他打打闹闹。我们对爱情的初衷,是想找个有趣的灵魂携手走过这一生。男人爱上一个女人,会有赴汤蹈火的热情,女人爱一个男人,也会由内而外地流露。
人的感情细胞颇为丰富,但是在爱情的进程里,却往往不懂得如何去和爱人相处,有的时候也略显生硬,从而产生了不必要的矛盾。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往生活里注入“仪式感”来调和关系。
先来走入今天的情感故事。男主人公小郑,28岁。女主人公小琪,25岁。
小郑是程序员,在一家新媒体公司上班,每天的生活比较枯燥,除了盯着电脑工作就是睡觉。
小琪是平面设计,在一次来新媒体参加调研的时候,认识了小郑。她觉得小郑一眼看上去呆头呆脑的,很可爱,就要和他交换联系方式,说是方便日后的工作。小郑没多想,就同意了。
在这之后,小琪经常主动联系小郑,约他出来吃饭。吃饭的时候,小琪想和小郑聊天,就一直找话题和他聊,小郑只是“嗯,啊”草率地回应着,这样的回应,让小琪也很尴尬。
两个人在一起后,小琪渐渐发现,小郑是一个钢铁直男,不会创造浪漫,甚至也不会说一些女孩子爱听的甜言蜜语给自己听。
有一天,两个人去超市购物,小琪看到了冰淇淋柜里的哈根达斯,想让小郑给她买一个。小郑却认为,买一个普通的冰淇淋尝尝就好,没必要花这么多钱买一个冰淇淋。
小琪觉得小郑没有情调,就兀自在一旁生气,不搭理小郑。小郑看到小琪生闷气,竟然也跟着静静地站着,也不走上去哄一下小琪。
情人节到了,小琪的朋友圈里都是各种秀恩爱,各种秀转账,但自己却什么礼物也没收到。到了晚上,小琪正准备下班,突然收到了小郑的微信。小琪打开一看,“快点回家,我给你准备了一份惊喜!”
小琪心花怒放,暗自窃喜道“算你还有点良心!”她打车回到家,刚打开门的时候,发现餐桌上摆着一份肯德基,是一份最简单的双人套餐。
这时小郑从屋里走出来,对小琪说:“今天是情人节,我给你买了份肯德基,你去吃吧,我这还有点活没干完。”说罢就回身进屋了。
小琪当场气的说不出话来,她本以为会有一桌丰盛的烛光晚餐,或者是一份精美的礼物等着她,没想到迎来的却只是一顿简简单单的快餐。而小郑,竟然也不陪她一起吃晚饭,进屋忙自己的事情。
诸如此类,小琪在生活上得不到一点浪漫的惊喜,或者是精心布置的爱情仪式。她觉得小郑在日常交流上表现的太木讷了,两个人的生活也丝毫没有趣味,没有值得期待的“仪式感”。
小琪为此找到了我们的情感导师寻求帮助,希望能改变她的男朋友,也改善一下两个人的生活状态。
情感导师认为:爱一个人,除了要说出来,还要用一些实际行动向伴侣表达“我爱你!”两个人的爱情,当然需要仪式感来填充,仪式感能让我们感觉到对方的爱意,促使人们回忆起浪漫的时光,日后才会更加珍爱彼此。
“我并不羡慕那群卿卿我我的年轻情侣,我最羡慕的是那些到了花甲之年,却依然恩爱如初的伴侣。他们一起历经风雨,仍然和最初相爱时一样富有热忱,这才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总是让很多人不敢相信爱情。试问自己,是否真的为伴侣示爱,有没有说过爱?不需要多么贵重的礼物,一个拥抱,一个牵手足矣。
好的爱情,需要细枝末节的仪式感,将“我爱你”这三个字说出来。不要让你的爱情成了彼此迁就,遗忘了彼此的美好,忘了怎样去爱。
为什么爱情需要仪式感?它让人们记得美好的瞬间,让两人珍惜彼此,同心同德。真正好的爱情,需要两个人不计较,不戒备,多创造爱情的仪式,也多为彼此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