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最大的爱,是转发出来
昨天是刘诗诗公布怀孕喜讯的好日子,本来是个很好的事情,因为刘诗诗为人比较低调随和不作妖,虽然业务能力非常不怎么样我也对她还挺有好感。感觉路人们也都抱着祝福的态度来着,可是新闻里据说是台湾媒体采访吴奇隆妈妈,也就是刘诗诗婆婆的一段话却让人觉得膈应。
……家里所有人都很高兴,之前外界都说诗诗生不出来,给了他们很大压力……
hello?外界认为刘诗诗生不出来?外界到底认为谁生不出来,心里没数的吗?
就算是外界对刘诗诗有争议,现在都已经怀上了,还要把这件事说出来有意思?忙着撇清自己儿子的责任,结果反而是提醒了大家,这个婆婆当得真是非常有水平了。
不过有人也说,可能是婆婆本身就是自我了一点,当然更偏儿子,加上台媒你们也懂,捕风捉影添油加醋是常态,别太当真(哈哈哈哈我想到翘屁嫩男了~~)。
昨天看到有人建议,说如果婆婆能对记者说,“外界揣测我们要做试管婴儿,可是我们不愿意让诗诗太辛苦,还好现在自然怀上了”之类的话,既巧妙避开敏感点,又显得婆婆很大度。
我(不是很厚道地)觉得啊,看吴奇隆为亲爹还债,还要养哥哥弟弟以及他们全家的状态来看,他这个老妈很难说是个头脑清醒的人,还要她能说出来如此八面玲珑的话,实在是要求太高了。
今天有看到有人辟谣,说那段话不是吴奇隆妈妈说的,是营销号恶意带节奏来着……emmmmm,就,不是她本人说的倒是最好,但愿就是我们被骗了。
不过呢说实话,就算真的是她说的也没什么奇怪,要知道就算真的是学富五车的大师,自我起来也非常要命的嗷,说出来的话一言难尽的程度,跟吴奇隆妈妈这样的普通婆婆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今年十月金庸先生去世,普通读者一片悲痛,文坛各位大牛甚至连新华社紫光阁这样的机构都纷纷回忆与大师相关的日子,表达了各自的哀悼。
本来人终有一死,查老这一生又不可谓不精彩,94岁的高龄在国人看来已经算是喜寿,可能是有人实在忘不了他,于是时隔近两个月就又有人出来回忆金庸先生。
这个人并不是普通网友,而是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李先生回忆金庸的文章内容标题是《重视武侠小说的文学地位——悼金庸先生》,可是内容却好像跟“重视武侠小说的文学地位”没什么关系,倒像是来秋后算账的。
上图是微博上流传的原文,看起来有点不方便,我找了个比较清楚的文本给你们划重点哈。
首先,李泽厚先生表示,金庸先生其生也荣,其死也哀,“人生如此,应该十分完满了,所以我无话可说”。
但李泽厚先生似乎也有迅哥儿的毛病,嘴上说着“无话可说”,手下却叭叭不停,又表示没怎么看过金庸的作品,没资格也无法谈论。
如果只是这样,我都还觉得李泽厚先生无非是觉得金庸去世自己需要发表一下看法,但碍于实在不熟,只好说一些有的没的来搪塞这种尴尬,结果发现后面才是重点,简直精彩:
画个重点:
①当年我跟金庸有交往,是大家一起喝酒的关系;
②金庸知道我收入不高,就邀请我去他家里,赠我六千美金,但我觉得他这种大人物,怎么能这么抠门?
③我都登门拜访了,你居然就拿六千美金这种小钱,到底是想笼络我,还是要打发乞丐?
④金庸很惊讶我居然不收
⑤其他事我都不记得,就这一件小事我忘不了!
看了这段文字,我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但从有限的讨论人群中我还是感受到了大家尴尬的情绪:
这种看起来阴阳怪气的文字,只能但愿不是李泽厚的原文了。
我看到有个网友PO出了之前网上热传过的李泽厚先生曾经不情不愿地为学生写序言的内容,竭力表达一种“这本书不是我同意的,我完全是被逼着写的序,谁让他丫是我学生”气息,学术意识极为强烈,可以说耿直得可爱了。
网友说:是这个李泽厚吗?
当然,如果以上流传的李泽厚先生悼念金庸的文字属实的话,那么肯定是同一个李泽厚没有错。
但是他是李泽厚,他学富五车,是学术大牛,美学泰斗,跟他是不是为人有点尖酸,跟他这段文字有没有暴露他自己某些一言难尽的内心,没有任何关系。
他自己都说了,当时收入不高,那么金庸作为一个跟他不熟的人,邀请他到自己家里来,还增他六千美金,无论如何是个好意。可是李泽厚不仅嫌少,还要大张旗鼓说出来,diss人家“如此巨人,出手为何如此小气”,不仅不能暴露金庸小气,反而暴露了他这方面根本不知好歹。
网友的评论说李泽厚莫不是金庸的黑粉,明明是想内涵一下金庸,结果反过来自己打脸~~
就算是像李泽厚先生自己说的那样,他当年光是接济国内的堂妹就要寄出自己“工资中的三千美元”,那么对于他来说,六千美元真的不算多。可是金庸并没有要养活他的义务啊,出于并不熟悉的朋友的关系,人家愿意拿出六千美元,这是人家人好,凭什么还要反过来嫌少,说人家把自己当乞丐呢?
不少大V也并不觉得李泽厚先生错了,因为他们觉得李泽厚当得起“国士”的称号,以及金庸确实小气。
诚如他们所说,金庸小气,一个小气的人拿出六千,还是美金,在当时这笔钱能干很多大事了吧?金庸是不是得上来就拿个十万八万才算尊重,凭什么啊!
复旦的教授严锋认为李泽厚先生是“国士”,说他“不止这个价”,既然都能用价位来衡量,那还算啥国士呢?
不过也许是我狭隘了哈,不一定对~~~~
而且,很多人站李泽厚,都在强调他的学术多高明,思想多深刻,以此来证明李泽厚为人没有问题。
这不是搞错方向了吗?批评李泽厚这件事做得不妥,并没有否认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啊!
而且谁规定了学术好的人就是完人,他们做的事情就都是没有错的?其实有点不大的错误,反而显得这个人真实有人气呢~~
当然了狷介一点不是什么大问题,自古文人但凡有点成就的没谁不狷介的,大师有文化内涵打底,做事容易被原谅,可狷介这玩意到底就是没有礼貌啊。
陶渊明坚决不接受檀道济的馈赠,都有人说他过于傲慢,何况陶渊明只是坚持他自己的原则,可没有回过头来嘀咕檀道济“官做这么大,出手为何如此小气”。
而且啊,虽然很多作者都觉得自己文字价值大了活该发财,但是对读者的打赏表示感谢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我都疑惑了……
还有人阴阳怪气地说,怎么现在金庸批评不得了?写得本来就不怎么样。
这个脑回路到底怎么回事,你批评金庸写得不好,随便批评,但是在李泽厚说的这件事上,金庸不仅没有错,还是值得称赞的一方啊。
同样的,金庸自己作品影响大,很值得尊重,可是他自己在其他方面也不是纯白无瑕,我们同样不否认金庸的其他缺点哎!
谁规定了一个人成就高地位高,就代表TA是伟光正的象征?越是伟人,其实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面越是一言难尽好么……
但这影响他们的伟大吗?
看到后来有人把李泽厚先生往日的言论拿出来对比,说李泽厚就是这么一个人,有啥说啥,直来直往习惯了。
嗯,我看过他的采访还有他的作品,能感受到他的这种“耿直”:
他也是真的可能看不上金庸赠予的那点“小钱”,但是六千美金,在他那个时代也确实不能算少啊……
说实话,放现在的六千美金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都不算少了,可是李泽厚先生大概不算“普通人”吧。
金庸再有钱,那也是他自己的,他愿意拿出来、拿多少,也全凭自愿,就算一毛钱不给也没有任何责任。
金庸也许像坊间流传的那样抠门,可在这件事上,我反而看到他的一种慷慨。
李泽厚先生呢,就……像作家鄢烈山评价的那样,他可能觉得自己比李白更有资格去打秋风,完了还要嫌弃人家给得少~~
李泽厚先生也许是个过于耿直的美学家思想家,他只是在表达他自己的观点而已,至于会不会激怒别人,他也许根本不在乎,就像谢耳朵那样。
可是谢耳朵这样的人,只会在电视剧里才会显得可爱,更何况,人人都爱谢耳朵,但可不是人人都想当莱纳德。
况且耳朵是知道自省的嗷!
这件事情,如果李泽厚先生不这样说出来,怕是真的不会有人知道这件“小事”。
可他这么说出来了,还企图当成金庸生前的“黑点”提出来,并且是在人家已经去世、没办法再给出回应的情况下,当真是有失大师风范了。
就像网友替刘诗诗婆婆想台词一样,我就觉得吧,如果李泽厚先生提出了这件事,但是重点是金庸当时慷慨解囊,自己却出于某些“书生意气”拒绝了,不仅是在褒奖金庸,也可以暗中显得自己有骨气,不吃嗟来之食。
至于六千美金是不是小钱,自有人会主动出来研究,搞不好最后还有人同情李,觉得是金庸让人下不来台了。
可是大师岂是我这种宵小之辈能揣测的,他可能根本不屑于这种侥幸的“话术”,他在业界早就封神了,应该也并没有在怕任何所谓民间的舆论。
(李泽厚先生1930年生人,今年88岁了)
昨天看金庸的铁粉六神出来维护爱豆,说李泽厚此举“婊里婊气”,哈哈哈我作为吃瓜群众还不敢说大师“婊里婊气”,可是以此自省是足够的。即使大师也会在这种事上拎不清,何况是我们这些屁民。
想到金庸当年暗怼王朔的往事,说人家买的《天龙八部》是盗版书,要是查老还健在,这俩耄耋老人你来我往,想必十分精彩,唉……
女侠鵺话原创
欢迎勾搭,欢迎转发
转载要提前告知人家~
女 侠 鵺 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