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金的情人》是一部由费尔南多·特鲁埃瓦执导,佩内洛佩·克鲁斯 / 阿里亚德娜·希尔 / Miriam Díaz Aroca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千金的情人》影评(一):西班牙人的伊甸園
西班牙人的伊甸園,裏面儘是毫無禁忌愛情、生活;西班牙人特有的熱情奔放、鮮豔的幽默。故事讓我想起了《十日談》中,那個在修道院裏裝傻充楞的農民,不費一槍一彈。在這裏只有作為個體的人的生活,共和、君主、世俗、傳統他們也將之放在嘴邊,卻又並不當一回事,就連“死亡”也被他們當作黑色的正餐佐料,一笑而過。
《四千金的情人》影评(二):爱情与婚姻
在一片闹剧中,诉说女人对爱情与婚姻的态度,大女儿是寡妇,经济独立,她需要男人,需要爱情,但她明白婚姻是什么,所以她不会结婚;二女儿是个独立的女性,她有不错的工作,她能做所有男人能做的事,她需要爱情,不需要婚姻;三女儿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但她是个成熟的女人,明白爱一个男人,并不代表要嫁给他。结婚还是要找一个人傻钱多的男人;四女儿天真烂漫的少女,才会把爱情与婚姻画上等号,有一天她明白了,可能就会去做她母亲一样的选择。如果世界真的像电影里那家人那样宽松的性道德理念,我想大部分女人都会这样选择。
《四千金的情人》影评(三):佳作
《四千金的情人》是一部难得一见的佳作。该片通过欢喜冤家式的爱情故事,展现出了一幅迷人的西班牙风情浮世绘。张扬分明的人物个性,轻喜剧般的情节设置,富有魅力的明星表演,时而轻松调皮、时而华丽隽永的动听音乐都使得这部电影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四千金的情人》除了展现如画的西班牙乡村风景外,四位放肆张扬、美丽多情的西班牙女郎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而她们勇敢追求心中所爱的个性则更令观众印象深刻。导演在片中营造了浓郁的西班牙风情,并用轻松惬意甚至是略带夸张戏谑的手法讲述了一个看似荒诞的多角恋情,从而折射出了一种迥异于其他民族文化背景的民风民趣
《四千金的情人》影评(四):Belle Époque
1931年,西班牙的君主制被共和政制替代。马德里军队的逃兵费尔南多(乔格•桑兹Jorge Sanz 饰)在逃难中被两名护卫兵盘问。其中,老兵决定放行,但小兵觉得不合军令。两人开始争执,从中费尔南多得知二者为翁婿。后来,女婿错手将岳父打死,后悔不已饮弹自尽。目睹此情此景,受了惊吓的费尔南多仓皇逃走。他借宿时邂逅了流浪艺术家曼诺罗(费尔南多•费尔南•戈麦斯 Fernando Fernán Gómez 饰)。临行前,曼诺罗决定送他一程,顺便在车站接自己的女儿。当费尔南多看到他四个美艳动人的女儿之后,决定找借口留下。他先后跟这四个女人发生了情感纠葛,由此引出了一场令人忍俊不禁的闹剧……
本片获得第66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战胜了中国影片《霸王别姬》。
大学时看的电影,记得是一个下午,和寝室的兄弟一起(不过是哪位兄弟已经忘了)。没从预告上看出什么,本来也只是打算混时间,没想到拣到宝。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西班牙的乡下,一个马德里的逃兵、一个打算终老于乡间的画家以及他的四个从城市里回到乡村度假的美丽女儿,老房子、老火车、马车、乡间小路、淳朴的人们。。。。。。缓慢而又悠闲的生活。
本片获得1993年度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当时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李安的《喜宴》、越南陈英雄的《青木瓜之味》3部亚洲力作围攻两部欧洲电影。最终,西班牙的《四千金的情人》挤出重围,夺走了小金人。这样的高水平竞争,已经不是单纯的影片优劣的比较,因为这些片子都非常优秀。最终结果体现的是奥斯卡的喜好:艺术性与娱乐性的折衷。
《四千金的情人》影评(六):电影之外的那些事
有两个看点吸引我看这部电影:
1 当年本片以超级黑马姿态挑落两部华语稀世经典《霸王别姬》、《饮食男女》,问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2 阿莫多瓦(本人最喜爱的导演)的御用女主角佩内洛普·克鲁兹少女时期的佳作(此女出演的《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亦获外语片小金人)
看完电影后,我也有两个感觉:
1 当年选择本片为最佳外语片的评委瞎眼了,且原因不外乎是羡慕男主人公“睡过一家四姐妹”的艳遇。影片所展现的西班牙如天堂般美好的生活(原来这里make love都不用关窗户,而且人人都热衷搞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让人不禁质疑其真实性。相比之下,可列入历史遗产的《霸王别姬》、李安的经典作品《饮食男女》败给不停向好色评委抛媚眼的《四千金》,让人唏嘘不已。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里扮演罗莎修女(佩内洛普·克鲁兹)老年痴呆的父亲的演员在本片中扮演四千金的父亲(仍是佩内洛普的老爸,他俩真有父女缘)
阿莫多瓦御用女演员、“老太太专业户”查斯·兰普瑞弗在本片中扮演她拿手的十三点的母亲角色,她的儿子想娶三千金,老太太戏份不少,每次出场还是那么搞笑
《四千金的情人》影评(七):关于电影中的托马斯·曼《魔山》那一段……
那一片引人入胜的原始森林,既非画笔勾勒,亦非石块累积而成,而是天生的腐物。看那肩臀,看那山峰般高高耸立的像花朵一样的乳房,圆滑的肋骨并列在两旁,而肚脐静卧在小腹中央,那双腿的尽头就是我的天堂,让我细细地感觉你肌肤的温柔,而轻抚下去,水乳交融,让一切归于尘土,让我的灵魂直升向天堂,我颤抖的唇啊,轻压你唇上至死!
——托马斯·曼《魔山》
《四千金的情人》影评(八):行乐须及春
西班牙电影《美好年代》其实发生在很不美好的年代,大背景是佛朗哥闹共和,由于有了美好的爱情,那个动荡的年代也便成了爱的嘉年华。导演阿尔莫多瓦的这种手法有些类似《美丽人生》。我仍然记得《美丽人生》中小儿子问贝尼尼:为什么这个店挂了一块牌子“犹太人和马不得入内”?贝尼尼告诉他说:这个,和个人的爱好有关。比如爸爸就不喜欢印度人。你不喜欢什么呢?小儿子说:我不喜欢蜘蛛。老爸说:那好呀,今后咱们的书店也可以挂一块牌子,上面写道“印度人和蜘蛛不得入内”。那个牌子跟这是一个道理。国耻家仇伤害不了孩子的天真和父亲博大的爱。
电影中的爱情见得多了,注意点反倒放在了其他闪亮的地方,比如美丽的乡村景色,比如独具西班牙风情的化装舞会,比如母亲从巴西归来不是冲进屋子见女儿们,而是在院子里站定,扯开嗓子歌唱,那美妙的嗓音把女儿们叫醒,当她们推开窗子,镜头也延伸向窗外的世界,温暖的阳光、满目摇曳的绿色与温柔的和风,还有那个虽风尘仆仆却光彩照人的母亲,以及侧立一旁的母亲的情人。西班牙人的热情奔放与幽默,对爱的自由和宽容态度,与生活和谐共处的方式在影片中淋漓尽至地表现出来,让观众忘记了闹共和的背景,由衷地为他们构建起来的美好年代感到欣喜。
说到与生活的和谐共处,是我自己觉得的。因为影片开始时,老头要主人公费尔南多念圣经给他听,“像英国人那样,翻到哪里从哪里开始念”。而费尔南多念的是:“无须去谋划未来,因为人对未来一无所知,只需要平静地过好目前的生活,因为命运已经被上帝安排好了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不在乎共和不共和,行乐须及春。
《四千金的情人》影评(九):随便写
这是印象中看的最具有西班牙特色的电影,这部电影带着整个西班牙民族的随性,无厘头,洒脱,乐观,电影塑造的时空环境和受这传统的理性与道德压抑的社会化的社会有这明显的不同,比如说很显而易见的费尔南多和四千金,岳父一家人较“淫乱”的关系,在电影构建的社会环境里显得是那么的自然,甚至带着天性之中的真诚。
个人觉得制造出这种风格,是否有明显嘲讽政治,宗教,甚至是本土电影的隐喻。比如说刚开头两个士兵的自杀身亡,夸张,搞笑,无逻辑,甚至表演方式都是这样的,文本里对政治是共和共产还是君主的淡然和无所谓,宗教上教士的特别的世俗化,另外一位男演员想脱离宗教的简单化,最后教士的死,至于本土电影,在镜头最后的一个场景里,只剩下爸爸一个人在乡村孤单驾着马车的大远景,他在尾声中说去美国有更多的机会,这里让我想到的是在当今电影越来越追求好莱坞化的,有那么点伤感的意思。
纵观本篇的风格和叙事,挺轻松的,能读出人与人的那点十分真诚的尽头来,按常理来说家族关系的淫乱是个贬义词,但是在这部电影里他们的关系却感觉十分的褒义。总之,淡淡的,挺小温馨的。结构相对来讲松而不散,对每个千金与费尔南多的关系,以及他们的性格刻画的也挺好的。
但是始终觉得缺乏那么一点点味道,太随意了。单拿出好多个部分来,跟整部电影对看,我就要问这个局部是为什么?比如探戈那场戏,那么长,做得视觉效果还不错,但是跟整体是否过长,跟整体的最后的主题是否又有多大的关系。甚至,本部电影的主题是什么?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挺有意思,但始终是过家家。
《四千金的情人》影评(十):快乐&简单
共和也好宗教也罢都无所谓,生活里的美食和爱情才是最重要的,考虑到故事时代背景,再看这群人快乐简单地活着,原来电影真正勾勒出天堂才有的景象!
ense1:影片开头两个士兵几分钟内相继挂掉的搞笑情节,没有苦大仇深但是尽显荒谬。
ense2:神父是个喜欢蹭饭特别世俗化的好人,不太明白他为什么最后自杀了。记得他问小笨蛋:你相信地狱吗?然后小笨蛋回答说:我信,可我的小鸡鸡不信。神父哈哈大笑,帮忙在小笨蛋的女朋友面前说他为了你脱离宗教了。然后当晚小笨蛋被赶下床,站在门前大喊,今天我就继续信教。
ense3:老妈回来不是敲门,而是站在楼下唱歌,然后全家人打开窗子迎接她。重点是她带着男朋友回丈夫的家,大家还是明明白白相处地很好。
总之呢,影片中全都是这些可爱随意的片段,四个女儿对逃兵的各种春心荡漾,却没有狗血互撕,有的只是简单而直白的相处。每个人都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都迅速不管尴不尴尬地追求着喜欢的事物,你禁不住就会去想如果人人都能这样活着该多好。比起《霸王别姬》等等沉重压抑的影片,奥斯卡选择人们应该有的美好态度,其实并不像大家说的那么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