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之夜》是一部由西里尔·科拉尔执导,罗曼娜·波琳热 / 让-克里斯托夫·布维 / Régine Arniaud主演的一部剧情 / 同性 / 传记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野兽之夜》观后感(一):野兽之夜
(疯狂夜)
生命的落差涂出了海蓝,涂出了光。她是人间的天使,她爱得歇斯底里,她疯狂,她脆弱。我想和你分享我的生命,但是你不能。在血滴的最后,等待是徒劳,是死亡。野兽的夜晚,想起屠杀,想起诗,想起爱情和公主。沦落的盲人,却不需要导路犬,不需要指示灯,需要的是麻醉,毫无意义。同性恋带着ADIS找到了爱情,可爱的天使要和他分享生命和AIDS,他走无法忍受,她疯狂了。当一切平静时,迎来日落和死亡。导演用这部电影演绎了自己的生命。
《野兽之夜》观后感(二):这不是影评 是影诗------《野兽之夜》永不撕分
别问我 我所知的真相
我
我站在这儿
你在那
但却不能 将我们分开
我们能活
能活上上千年
如若 我伤害了你
我必将 你的泪酿成美酒
我跟你说过
我们能飞
皆因我俩都有双插云翅
但你与我 不知为何
我
我站在这
你在那
两个世界在对抗
但却无法 绝 不能将我们分离
野兽在嚎叫 风在呼啸
萨克斯风在吹奏
天与地都在哭泣
你
你站在了那
我却在这
日光之箭也射不穿
两个世界永在对抗
但却无法 绝不 永不能 将我们撕分~
《野兽之夜》观后感(三):疯狂夜(LES NUITS FAUVES)
他只是想要得到心灵的自由。他不喜欢这个世界,所以用自己的方式保持沉默。他从来没有努力去做过什么事情,对自己生活中的一切他从不选择,也从不拒绝,他骄傲的认为这个世界并不值得他参与,所以他象行尸走肉一样随波逐流。他从不在乎自己的才华,也从不在乎自己的感情,不会用一般人的行动程序来使自己的感情一点点腐烂,在那个女孩面前居然一直犹豫不决,使她敢对他谈论自己的性经历,并且爱上了他。
因为是爱,所以她敢不在乎他的爱滋病,她从不克制自己的情绪,她疯狂地打那个没人接的电话疯狂地骂他,而他也翻来覆去没完没了听着电话录音。在分开以后他们的生命才出现了最坦率最赤裸最激烈的交流,这力量使他们的生活改变,不断地改变。他知道了即使爱滋病这样残酷的命运也不能够束缚一个人,他仍然可以不断拥有新鲜的生命过上各种不同的生活,而在每一次生命的最深处,都是那个女孩的身影。
他虽然在完成电影后死去,但他的生命已经得到了拯救,他说,只有这样的电影才是值得拍摄的,因为,里面没有谎言。那个女孩在颁奖典礼上,对着他的遗像大哭并呼喊着他的名字,她说,如果我这一生只拍一部电影,那就是《疯狂夜》。
《野兽之夜》观后感(四):ADIS和ADIDAS
我和我的姐们儿马青皮只闹过两回红脸:
一次是因为只有一张的碟,我们都想抢。
这张碟就是《疯狂夜》。
第一,这是导演Cyril Collard的自传电影。自编,自导,自演。
三十五岁。
第二,这是正面提及爱滋病的同志电影。
电影里的所有人都知道他的爱滋病,包括朋友,同事,父母,情人。
第三,爱欲情狂。
这电影大概涉及了那个年代的底线:纵欲,迷乱,桥洞下面五分钟的交易,
M,三人行,……
可是搁在现时看,还真没劲。
我很想和马青皮说:“早知道是这么一部电影,让给你得了。”
这个电影里只有一句台词打动了我,是男主角跟自己的女情人和男情人一起吃饭,
说了一个笑话:
女人吓坏了,男人说,没事,你继续。
所有人都笑了。
真了不起。
《野兽之夜》观后感(五):在艾滋病中寻找永生-野兽之夜(用电影迎接死亡)
Cyril Collard - LES NUITS FAUVES
“你那么看着我,就能让我达到高潮。”这是怎样野性的眼神?
他只是想要得到心灵的自由。他不喜欢这个世界,所以用自己的方式保持沉默。他从来没有努力去做过什么事情,对自己生活中的一切他从不选择,也从不拒绝,他骄傲的认为这个世界并不值得他参与,所以他象行尸走肉一样随波逐流。他从不在乎自己的才华,也从不在乎自己的感情,不会用一般人的行动程序来使自己的感情一点点腐烂,在那个女孩面前居然一直犹豫不决,使她敢对他谈论自己的性经历,并且爱上了他。
因为是爱,所以她敢不在乎他的艾滋病,她从不克制自己的情绪,她疯狂地打那个没人接的电话疯狂地骂他,而他也翻来覆去没完没了听着电话录音。在分开以后他们的生命才出现了最坦率最赤裸最激烈的交流,这力量使他们的生活改变,不断地改变。他知道了即使艾滋病这样残酷的命运也不能够束缚一个人,他仍然可以不断拥有新鲜的生命过上各种不同的生活,而在每一次生命的最深处,都是那个女孩的身影。
他虽然在完成电影后死去,但他的生命已经得到了拯救,他说,只有这样的电影才是值得拍摄的,因为,里面没有谎言。那个女孩在颁奖典礼上,对着他的遗像大哭并呼喊着他的名字,她说,如果我这一生只拍一部电影,那就是《疯狂夜》。
10元包邮,多买八折,我的网店:
http://shop61179315.taobao.com/
《野兽之夜》观后感(六):自由到尽头
没有字幕看的。
西里尔.科拉尔的自传电影,自导自演。
1993年,他因艾滋去世。同年的凯撒奖,《夜夜夜狂》是当年的最佳影片。
一个时光网上置顶后被删除的影评说:这个女孩儿(女主演),在颁奖典礼上,对着西里尔的遗像大哭,呼喊着他的名字。
无论当时盛行的是什么世风,现在又是什么风气,永远都有些人过着你意想不到的生活,过着你想过却没敢过的生活,过着你无法想象的生活。
乱交的同性恋、无法做出选择的男人,才华横溢却空虚无力。爱上了男人后又爱上了女孩。她18岁,什么都不懂,她说你会没事的。她会因艾滋而死,她把口香糖吐在雇主脸上。她从完完全全属于你那天,就彻底毁灭了。烈火吞噬着她的生命。
她歇斯底里,你一次次追过去;她要跳楼自杀你趴在门上,安抚她。她那么尽情的癫狂。
是艾滋让你们融为一体,她接受了你就是要共同去毁灭了。地狱之行我们已经在路上。
有些人是不怕的,因为不怕所以有了自由,但是能用这些自由做什么呢?自由到尽头竟然是虚空,什么都无法伤害你的同时又什么都无法让你满足。
自由到尽头是毁灭,你与我共赴这撒旦的邀约。
越烈越分手
缅怀
《野兽之夜》观后感(七):我们拿什么来对抗死亡——写给西里尔。科拉尔
看完《Savage Night》,我一直想写点什么,比起现译的《野兽之夜》我更喜欢最初记住的名字《夜夜夜狂》。说些什么呢,和电影有关无关的,以下都是我和电影的对话,无关评论。
从知道《Savage Night》,到拥有你,看到你,93,06,07,历时14年,这段等待,比任何一段爱情都长,期间看过无数NB的电影,感慨万千,潸然泪下时,还会徒生一些遗憾,西里尔。科拉尔,我怎么找不到你,最初你的名字在《环球银幕》惊鸿闪现,是死后的纪念,留下一部电影的名字,你俊朗的笑容和罗曼娜。波林若手持凯撒大奖泪流满面的照片并排在一起。你的忌日和你的荣耀相差3天。
14年后,我在和平里街角一个不起眼的音像店找到你的时候,我们像重逢不是初遇,我多次私自杜撰你的故事,在够长的时间里。时间越长我越觉得我找不到真相。
性,同性,双性,艾滋,滥交,死亡,这些当年震撼的字眼,引发我对你的好奇,也许是猎奇,我分不清楚,如果你没死,我当你是偶像,结果你死了,我当你是传奇。你是幸福的,没有太多的谁有这样的机会,让生命的历程凝聚成一部电影,直白而准确的记录最后的时光,还能留一些影响给后人,哪怕卑微如我,因某种不纯洁的目的进入你,这事多像,我们由性开始,发现爱,失去后,更爱,但,永失我爱。
若14年前,我看到你,我还是个处女,我不会明白灵与肉的关系;罗娜为什么知道你有艾滋后,出离愤怒的不是你没有采取安全措施和她做爱,而是你隐瞒了真相拒绝分担;为什么你们继续疯狂的做爱到她爱到癫狂无法自制。
她试图用爱霸占你的时光,因为她深信这是唯一的对抗之途。
若不是在生死的狭缝间,任何歇斯底里只是歇斯底里,没有冲荡命运的魅力,我们必须深刻的纠葛,极致的嫉妒与爱才能刺破死亡笼罩的麻木。
爱能对抗死吗?西里尔说,罗娜,你太年轻了,你还不懂。
若14年前,我看到赛米,我能明白两个男人为何会互相吸引?那么漂亮的肉体,闻起来是青春的味道,亲吻,爱抚,摩挲,西里尔,你分得清这是爱还是欲?还是试图在新鲜的躯体上玩味一个正在流逝的自己。
欲能对抗死亡吗?塞纳河边破旧的废弃码头,群欢的纵欲,你在升腾的欲望后勃发生机,却又是你生命濒死的起源。
我们拿什么来对抗死亡?我没濒临过死亡,你的问题,我无解,我试图用死亡对抗过未来,但徒劳。
漂亮有才华的孩子欲望太多,容易吃到有毒的苹果,选择任何方式对抗,都不及日出时你的呼吸,发现自己还活着。
法国影片《疯狂夜》的男主人公健,30岁,是一名电影工作者,同时又是一个双性恋者,还是一个艾滋病患者。
影片开始,我们听到健的独白:“我感觉我的生命象个美国游客,尽可能游览多个城市。天蝎座的人常喜欢到处跑。”这独白不啻是健对自己情感经历的表白(懒于或拒绝寻找理由,又或无法找到理由时,人们通常会求助于宿命论的说法,所谓“天蝎座”就是一例),健结识了少女劳拉,同时他还与英俊健硕的橄榄球运动员森米交往。
影片的前半部分交替在展现了健的这个双性恋活动的进行。好景不长,健犹豫再三,还是将自己身染艾滋病的实情告诉了劳拉,因为尽管他认为“没事发生,因为我们相爱”。但是他仍感到愧疚和不安——也许自己可以不在乎地面对的事实却是劳拉的道德观念所完全无法接受的呢?果然,劳拉得知后,伤心欲绝,二人的关系至此出现了裂痕。
劳拉的伤心和愤怒,不完全是出于恐惧自己会染上这致命的病毒(相反,劳拉的爱情观令她反而巴望自己也染上艾滋病,因为她认为爱应该“分享一切”),而是出自于健对她的不信任(怕她闻之色变并离他而去)。没有相互信任,还算什么爱情!
劳拉愿意和希望用自己的爱来拯救健的生命和他混乱的生活。与他身上的艾滋病毒相比,健对待生活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更令她痛心疾首。劳拉只愿意健专属于她一个人(在生日蛋糕一场戏中,当健吩咐餐厅的侍从将蛋糕分给其他陌生的客人时,劳拉却叫着要独享那只蛋糕,无疑这也是导演有意设计的细节,在这里,劳拉的独占欲初露端倪)。
而健呢?虽然艾滋病令他焦虑、痛苦,却并未令他节制自己的行为。双性恋的活动仍在继续,甚至,在最痛苦的时刻,他仍会去那些最肮脏的角落,与那些男同性恋者们鬼混。健的这些行为令劳拉绝望、心碎、精神近于崩溃,终于,她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若干年后,健来到海边探望劳拉,并告诉她“自己在改变,一直在改变”。然而劳拉却告之“已太迟了”。她曾希望和健“分享生命,但这不可能”,因她认识到健“永不会满足”,正如健所自称的那样“如你停止追寻,你会死亡”。但劳拉“不愿有这样的生活”。
在这场戏的末尾,是一个中景镜头,健开着红色汽车疾速地倒了出去,而劳拉也从右至左走出画面,并不朝汽车多看一眼,二人各走各路,彼此再无瓜葛。假如影片就此结束,我会更加喜爱这部电影,由于观念冲突所导致的分手结局(劳拉正常地生活,健则一步步迈向死亡)可能更对我的口味。
而实际上影片的结尾颇具温情:健在旅行中给劳拉挂去电话,劳拉回答:“只要你一句话,我会回来。”然后是健乐观的独白:“我仍然活着……可能我会死于艾滋病,但这不再是我的生命,因我已是生命的一部分。“这条光明的尾巴牵强、柔弱,并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却也稍稍削弱了影片的悲剧意味。
在劳拉对健的爱恋中,对禁忌的挑战占有相当的成份(尽管这挑战并不持久,也未见得成功)。一方面,社会道德规范(劳拉母亲所代表的,因丈夫跟妓女跑掉而单身的经历,更强调了她这种敌视男人同时竭力维持道德秩序的身份,实际上,正是劳拉的母亲在促使劳拉回归生活正常秩序的整个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禁止17岁的劳拉去爱一个艾滋病患者兼双性恋者(前者本身就是禁忌的象征,后者则意味着情感在性别和对象上的漂浮不定、无所归依。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健的同性恋伙伴森米也是一个双性恋者,他们是同道人,秉持相同的道德观念,所以相安无事、聚散自如,而劳拉则是个“外来者”);另一方面,这种对禁忌的突破又反过来加强了劳拉情感体验的快感程度(达利自传中曾引述司汤达日记中的描绘:一个意大利公主在暑天品尝冰淇淋时叹道:“可惜呀,这不是一桩罪过。”达利就此评论道:犯罪感往往会加强做某件事的快感)。
然而,由于观念的彻底分歧,劳拉到底不可能与健有结合的可能。劳拉觉得,爱首先是自私的、专有的,只向同一个人敞开,而且必须是互相敞开,相爱的人必得忠贞不二。性亦如此,对劳拉而言,性的背版意味着爱的逃离(在海边一场戏里,她面对健的嘲讽“和你不爱的男人在一起是很痛苦的”以及健的诱惑“我想跟你做爱”不为所动,因为她的忠贞,因为“她只想对一个人真诚”)。
而在健那里,我们看见的是一种性与爱的分离,表现为一种有性未必要有爱的观念(还有一种是有爱未必要有性,此观念在电影《云中深处》施瓦诺对卡门的态度中有所表露;还有,在法国影片《芳芳》中,亚历山大认为想要保持恋爱激情的唯一途径就是坚决摒弃肉体的结合)。作为一个双性恋者,健早已习惯了那种随处可遇的唾手可得的性满足,比如桥底下跟那些素不相识的男同性恋者们的“五分钟搞定”。性对健而言,不过是一种与爱无关的娱乐手段(更遑论生殖和婚姻)。
甚至不止于此,爱在健眼里,也失去了标准的含义,它早已跟忠贞无关,跟专一无关,它跟性一样,永远地处于不断地追寻之中(汉语文学作品中也有这样的人物,如贾宝玉、段誉。而当今名人中敢作敢当的当推台湾李敖。也许用苏童的话可以一言以敝之——男人都有个隐秘的幻想:妻妾成群)。
劳拉和健,本来分属二条不同的人生轨迹,他们曾经幸运地(说不幸也许更恰当?)交汇过,然后又各奔西东,愈行愈远。劳拉曾有过片刻偏离,然而她终于还是回到了既有的生活之中(仍然有获得幸福的可能,其实);而健,除非他收敛、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欲望,或者除非我们所身处的这个社会对各种形式的爱活动和性活动更加宽容,否则,他只有走向毁灭。
《疯狂夜》改编自导演兼主演西里尔•科拉尔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曾一举夺得1993年恺撒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处女作、最有希望女演员、最佳剪辑四项大奖。然而在颁奖前三天,西里尔•科拉尔却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年仅35岁。尽管科拉尔在电影里安排了一个温情的结局,但是他的死却实实在在地给这部电影划上了一个灰色的句号,也最终成全了《疯狂夜》的悲剧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