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生活》是一部由韦斯·安德森执导,比尔·默瑞 / 欧文·威尔逊 / 凯特·布兰切特主演的一部冒险 / 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水中生活》影评(一):旅行的意义
当我童年的时候,我也总是想:why dont u stay with me,dad?一段又一段的旅程,当我们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发现目标本身早已失去了他的意义,那些我们一同经历的才是真正的旅行的意义。
《水中生活》影评(二):WES ANDERSON 范
典型 WES ANDERSON的电影,无论从情节还是从美学角度来说。典型的作者电影,同一批演员,同样风格的 PRODUCTION DESIGN,同样的情绪,淡淡的忧郁加少少的幽默。 BILL MURRAY 还是那么的屌。
《水中生活》影评(三):另一种内心的寻找
其实是一部没什么意思的片子,在情节的简单构筑之上,散落一些冷幽默的线路之间,任由一种情绪氤氲而已。
比尔莫瑞倒是很适合如此感觉的东西,感觉上有点科恩兄弟的意思,但又严重的缺乏力量感,而其着力表达的随意其实也很刻意,总之,有点对不起时间。
《水中生活》影评(四):谁不想当个宇航员啊
谁不想当个船员啊 搭乘一艘如belafonte一样美丽的船 尽管里面并不一定会有专业的水手 桑拿浴室和水下观景舱 不过可以带上吉他和卡西欧牌的小电子琴 努力看到那些闻所未闻的海洋生物 听着david bowie的歌 探索未知的世界 即使为之付出生命 即使孤单一生 没有子嗣
《水中生活》影评(五):你要的是生活是什么?
本片充满了荒诞、疯狂又无厘头的笑料和讽刺,但是从结果来看,这部影片的基调是伤感的。影片用“尼德的死亡”给予史蒂夫的野心致命一击,也预示了他的梦想破灭!这是一次执念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海洋奇观和喜剧桥段甚至故意暴露的棚内布景,掩盖了叙事上的不足,桥段的堆叠使影片有点散乱!男主的思维也的确够强硬的。
《水中生活》影评(六):水中生活
听着国配,好怀旧啊。
天啊天啊,04年拍出来的片是这水准?96年的独立日强它那几条街呢?
本来以为是八九十年代的片子,本着怀旧的心理,想给个六七分三星的样子。
看到是04年,那绝对是不及格的片子了。
真的看起来跟《大白鲨》(75年)没什么分别啊。
最后奈德的死,让我很莫名其妙。
是有那么些幽默。
《水中生活》影评(七):水中的波杰克
韦斯安德森的《水中生活》似乎被以品质著称的标准收藏公司发行。我想这可能归功于它别致的影像风格:以若无其事的轻松戏谑,讲一些沉重的东西。
主人公真实坦率得像个滚蛋,却又善良富有人情味,看着操蛋混乱,背后却坚持着某种纯真。加上生活麻烦不断又不被周围人买账,不禁让人想起那位马男波杰克。
但是《水中生活》我看得下去,可能是因为觉得波杰克有些刻意。
《水中生活》影评(八):海海人生
我爱这个片
我不想分析它,我只想讲我的感受,讲也讲不完。它幽默又好玩,这种幽默微微的,是有些人会笑有些人不会笑的那种,而且全都是同一些人会笑同一些人不会笑的,因为跟某一个人自己的看和理解有关,确实,我们除了做好自己还能做好什么呢。导演也好观众也好,很统一的自我辐射出去能辐到一片人大概的看和理解,而我在这个范围中。好像还可以利用这个片去看到别人是否在这片范围中。
我真觉得这片儿的微妙的幽默是我没法言说的,而它给我带来的乐趣大到我完全做不到放下这一块儿去说别的。
到这里,想到一种比喻,就像有的朋友是可以一起去逛街的,有的不行。逛的当中有的是要买东西的,有的即便单纯只是走路或者站在街边都很高兴
《水中生活》影评(九):咱们心里都有条虎鲨吧
电影里的海底两万里
其实我忘了海底两万里讲什么了
十几年后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给了我同样的感觉
彻头彻尾的浪漫
它的一切都太完美了
igur ros的音乐响起
zissou说,“我们的炸药已经用光了
不知道它是否还记得我”
眼里充满了泪水
2009-7-22
《水中生活》影评(十):腔调
塞林格到死都没把“麦田”的电影版权卖出去,但是家里有一个钵被韦斯·安德森偷来了。《瓶装火箭》开始,塞林格一直灵魂附体,絮絮叨叨,苦乐参半,这种气质延续到最近的狐狸爸爸中的乔治克鲁尼,铸就了一个浓缩的精华版,饱含腔调的韦斯安德森式电影。
《青春年少》和《天才生活》真不好找,想看还看不到,《穿越大吉岭》给我印象最深,色彩斑斓的印度风骚,在脑子里留下一个又一个色块,抹也抹不去。不过最抹不去的还是塞林格,《青春年少》对应的是《麦田守望者》;《天才生活》自然影射了《弗兰妮与祖伊》;至于这部《水中生活》,可以追溯到《西摩小传》,一部半自传的意识流小说。
比尔莫瑞天生一张苦情脸,看过最适合他的电影是《破碎之花》,作为这部片子的主演,更应该请欧内斯特·海明威,可惜他片酬较高,而且没有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