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色》是一部由Travis Klose执导,荒木经惟 / 北野武 / Bjork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传记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迷色》影评(一):迷色
關於攝影師荒木經惟的紀錄片,真是狂野怪誕的傢伙,更是個不折不扣的色老頭。
確實有大量照片冒犯女權主義擁護者,作嘔不適;控制與服從間完成,放大再放大,男性主義的展現,女體的藝術淪為滿足男性窺慾,有的不堪入目(已非關藝術),有的驚世駭俗(混合色情與低俗),當然也有不少深刻迷人的作品。
最驚喜的莫過於Björk的訪問片段,每一次的翩然現身都美得令我驚嘆。
Araki工作時活力十足最令我敬畏(顯而易見的樂在其中),如他所言,生活即性愛,也難怪鏡頭永遠勃起如初。
《迷色》影评(二):她死后,花就开了
他洞悉了这点,他才能够做到:摆弄模特乳头和阴道时的姿态那么热情,那么自然
他的心里有着伤感和空
要不然他本身就是伤感和空
可是,他如此戏谑,却投注了一万倍的感情,
他勃起了,他才能够拍好
他说出了真话
他用射精赞美作品,
而后,
空之后又是另一次繁茂
贯穿他作品的唯有这句话:她死后,花就开了
《迷色》影评(三):评分为影片,我觉得我们在观看作品的时候,确实有必要去关注背后的摄影师
以前会被荒木经惟拍的人像吸引,但是看了这个纪录片之后只增加了我对他的厌恶。虽然说他的作品改变了日本本土对于女性裸露和女性的态度,但是我从他的作品里读出来的是对性的玩弄和对女性掌控的炫耀。我认为理解他的作品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作为观者的维度,另外一个是作为摄影师本身的维度。作为观者的维度是你完全跳脱出摄影师荒木经惟这个人去观看一副作品,我觉得看到的是各种元素的冲突,这种冲突是强烈的,给人以一定强烈的观看感受。但是站在摄影师的维度看这些作品,我认为是荒木经惟的一种控制欲的表达,看镜头下那些女性任他摆布,暂不去论作品的低俗高雅, 即便抛开一切世俗伦理标准,我在这个维度下看到的是一种控制。也许有人喜欢他的作品是因为这种控制在画面中的呈现,而我对其确实颇为反感。
《迷色》影评(四):隐匿的人
认识的人称他为monster,他人的生活也只能管窥蠡测。有感触的是这些只言片语,当然还有那些无法归类庞大的影像。
荒木说,男人是不能展示自己的悲伤与痛苦的,他用照片来慢慢擦去这些沉痛。
北野武说,荒木是真正爱自己职业的人。作为导演他自谦是原地打转,荒木可以有一个fulcrum俯视一切。
同行说,他懂得关于摄影的一切,外爱的可爱与娱乐只供愚人一瞥。
荒木自己说,生与死比肩相存,在繁华充满生命活力的东京街头,只需转角,便可寻得死一般迹像的街道与物什。
阅者评价说,不管他拍的什么,妻子,猫,天空,花朵,情色,所有一切都有一丝人间的暖意。
他自己说每次拍摄有五六只镜头,投给杂志社的是那些美丽的胴体,自己留着的是丑陋的身体局部。每一次拍摄都可视为一种创造与自我背叛。
被拍者说,每次拍摄到最后,感觉被他抽空,情绪的无力,一切似乎成为空白。
他自己又说,拍照似创造幻像,掠走那一刻的时光,后来再看,你可说这是人造的假像。
关于日本天才摄影家荒木经惟的纪录片,对于了解这位最具争议又最具国际影响的摄影家来说是非常难得的素材,因为国中介绍他的资料是少之又少。
纽约电影人Travis Klose用他的摄影机与荒木一起在东京四处奔忙,看他用不同款式的照像机,与环肥燕瘦的女体尽情“云雨”。
一开始就是一连串的提问:什麽是摄影师?什麽是照片?怎麽拍?拍什麽?为什麽要拍?这个能拍吗?能成为回忆吗?是朋友吗?我们为什麽要保存这张照片?当摄影师有什麽意思?
这部七十多分钟的《迷色》,对于完全了解荒木当然远远不够,导演的拍摄手法也非常的“美国”,虽然直率,但明显挖掘得不够深。
这部电影的DVD封面被打上了“情色”的招牌,无疑是想吸引眼球。情色和色情之区别在哪儿?我想到了一个段子里面绝妙的回答:
“比起很多人,我的情欲也许较弱,但我的镜头永远勃起”——荒木经惟如是说。
《迷色》影评(六):荒木经惟
他对摄影的态度让人觉得真是个艺术家
他也有痛苦 但是他说痛苦会在相片上留下 然后继续生活 快乐也是悲伤也是
如此洒脱才能把人生活好 像他在妻子离世之后的猫咪 冬日最后的旅行的最后一张的感悟
不要停止前进
印象深刻的是那个模特说的大意是被他拍照好像有一丝灵魂被勾走了。
以及荒木经惟把一张陈旧的黏在一起的照片撕开来 却仿佛找到了新大陆
说着他喜欢破坏原来的 然后在荒芜中寻找新生的 他说自然就是如此
看他的照片有些真的很生活
总是充满活力
悲伤与喜乐 生存与死亡 ……
活着
不过潇洒何尝不可
You Have Only One Life。
《迷色》影评(七):真实
荒木经惟的摄影世界是让我猛的撞到墙而后顺势又破墙而出的感觉。一个自信满满战无不胜的色伯伯,即使被捕入狱也得意洋洋,他的口头禅好像只有“好极了!”“就是这样!”,让你不得不相信他所拍摄的片子就是这世界的镜子,人的本性。
看过之后,对时下的唯美风情的片子突然大倒胃口。那种镜头带来的不真实的色彩,ps赋予的细腻的色调,那些刻意的构图,怀旧的情调,华丽过又黯淡的情绪,最终统统转变成一种矫揉造作,比荒木镜头前展露自我的家庭主妇要伪善的多。
泛滥的唯美片子好像漂亮的西式糕点,瞬间的美丽印象入口后最终留下的只是挥之不去的“腻”,被困在精致西餐厅中的我们只有优雅的用餐巾擦擦嘴角,喝一点点红酒期企盼着油脂和糖精赶快分解。
讨厌不真实的风景。
另外摘录两段片中文字:
北野武:
“荒木比我更喜欢自己的工作,虽然看起来我也是这样,但我觉得他不会很痛苦。对于我,我工作的时候感到很痛苦,有时候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这种工作,而荒木过的很愉快。这就是区别。因为他喜欢自己的工作,所以他的作品很出色。而我不是。我的作品没有人们评价的那么好。”
《迷色》影评(八):个人备忘
啧啧,还有北野武。
这货出的书。。。真TM多。
《多愁之旅》.
摄影定格时间,蕴含着一种几乎是幻想出来的现实。 如果你能不断地创造出这种现实,让它们连成一条线,那它们就反应出了你的人生。
在“荒木时代”(我自创的词语)之前,在日本有关于性的照片分两种,一种是艺术,一种是色情。而荒木没有把这两种观点分开,而是把二者结合了起来。
荒木用不同的相机肢解真实的图片,宾得、宝丽来或随时卡擦的小卡片,有时同时用5、6部相机,女体是美丽而易被人侵犯的,他就用不完整拍摄方式表达或夸张的涂鸦破坏她们,来创造完全属于自己的照片世界。
热发展系列照片,用于核爆纪念日。 对照片进行处理,使其看起来像是核爆之后存留下来似的。
风月场所和旁边的坟地,感受性爱、生活、死亡以及它们是如何交错在一起。
在东京,游历于单色与彩色、寂静与喧嚣、小巷与大街、生与死之间。
“如果我像千手观音那样有一千只手,我愿每只手都端着一部照相机”。
“有许多人认为照片上有日期就不能称其为作品,但我就是很喜欢日期,它有着明显的时间概念。一般来说,很多人在摄影中更多地注意的是空间、或者说是构图的因素。但在我看来,时间的概念更重要。随着快门的开启,时间被凝固下来,作为‘此时此刻’的记录是不可重复的,也就成为永远。”
“这些照片本身并没有什么主题,是我把它们统统都归纳在‘人生’这个大主题下。我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观察和体验世间万象,并与拍摄对象建立一种感情交流,建立一种关系性。‘自己’的概念是重要的,如果自己无法与对象建立心灵上的沟通,那就肯定不能抓取对象的真正面貌。”
老头挺有趣的。
《迷色》影评(九):赤子荒木经惟
这部纪录片极大的颠覆了我原有印象中的荒木经惟。为什么他会是这样一副模样呢?
最早知道他,是因为他给汤唯和王力宏拍了一组时尚大片,一组黑白照片,暧昧情欲的气氛自不必多言,但是,我难以想象照相机后面那双眼睛的主人居然像一个小孩子一样闹腾多话,又或者如他的大部分作品一样直直冲击你的视觉神经;但你很难想象的还有他在妻子临终前拍的一个系列的照片——冬天的旅行,那是脉脉温情的,充满对妻子的留恋和难舍,以及一个男人在亡妻之后的隐忍和对自己情感的压抑。就像比约克说的那样,看到那幅荒木经惟握着妻子的手的那张照片,你会觉得非常难受,想哭。
影片里经常有荒木经惟跟女模特开玩笑的场景。但是,无一例外,所有的女模特都说,荒木经惟是保留着旧时代含蓄礼仪和极其绅士的人。你看,荒木经惟就是有这样的本事,让身边的人评价他为“怪物”的同时,又极其羡慕他的工作状态,因为他真正热爱喜欢他的工作,你能想象这种羡慕来自北野武吗?
我看到的就是,头发已经有些灰白的荒木经惟,精神状态永远是向上的,昂扬的,远比北野武阳光的多。你很多时候会听见他大声说话,大声的和女模特开着玩笑,大声的笑,在街头也会无厘头的和遇见的小商贩顽皮的打招呼。看着这样一位老者,你很难想象他的照相机关照的是色情、生命和死亡这样严肃又不讨好的主题。他的照片和他的行为的巨大反差,或许就是荒木经惟的魅力。
真像一颗老顽童。
《迷色》影评(十):社会畸变的宠儿
朋友告诉我,荒木的传记片和成人电影放在一块卖。
当笑话之余,倒也不奇怪,就他那些放浪形骸的摄影作品难免让人误会吧。
是误会吗?就算知道荒木的创作历程,有时也很难界定他的作品。
《迷色》里我看到一个老顽童似的荒木经惟,留着猫耳一样的发型,穿着自画的T恤,一律还是猫化的荒木。
这个不太正经的老头,精力充沛,创作欲旺盛,除了睡觉吃饭,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摁快门。他拍女体、私处或者受虐的裸体,仿佛亢奋之余的尖叫,带着无所顾忌的欢畅。
就算在日本这样现代的社会,荒木还是因为作品涉及淫秽内容,被罚款和拘留。所幸,最终还是被大家接受了,作品集也是一本一本的出,还价格不菲。
看了网上的评论,有人说他是色迷迷的老头。但是,我想没有一个人在他的作品面前会毫无感觉,它触及到人精神深处某种假想的场景,被拍摄者同样也被这种假想引诱着,所以大家都有所得。就算没有荒木,也会有其他的什么人去拍这样的作品,因为事实无庸置疑,人们对此好奇并且爱看。
荒木的作品没有沦为成人或者AV写真之类的,我想有2个原因。一是荒木经惟很大胆,也可以说他纯粹,他敢拍并且超越了社会既定的看法,直接到底甚至可以说是惨烈,让人遐想的同时总是及时止步;二是主题,相对于性,他的作品表现更多的是都市和死亡,一个一个身体带着欲望,或纯真或诱惑,最终走向的都是死亡。荒木对自己反映蜜月旅行的第一本摄影集《感伤的旅程》,他就说过“我的蜜月是死亡的旅行”。爱上一个人的身体或者灵魂,就会怀疑它何时消亡。
人对荒木而言,是一个永远值得探索的有趣话题,所以他摁动快门。他出生在东京,并把东京比作子宫,我想东京确实孕育了这位摄影家,社会的某种极端和生活在社会中人的灵魂深处,确实存在这些图象。而荒木,这个不知道是天真过了头,还是好色过了头的老头把它凝固、再现、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