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波特》是一部由贝尼特·米勒执导,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 凯瑟琳·基纳 / 小克利夫顿·克林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犯罪 / 同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卡波特》影评(一):卡波特你杀了我吧!
看不下去,真地看不下去。
但是,就像今年罗伯特德尼洛说西恩潘一样,你怎么能一直演直人。霍夫曼也够牛比,gay的吊样足足的。
然后就看不下去了。
《卡波特》影评(二):读过
奥卡片子,特地找了个好版本下来,找了个很闲得周末,准备读过。
前大半部,还算认真看了,后来略过一些。这个片子就是看主角的演技,故事不熟悉,也不懂。演技不错,开始很让我吃了一惊,哪里找来的这样演员。后来就是一个过程,对我的吸引力已不大,就此算是看过。
《卡波特》影评(三):独角戏
Capote简直就是metrosexual的代言人,敏感细腻,注意形象,举止文雅。
电影讲的是Capote陷入自己的矛盾之中,他自恋的想让自己的这本书出版,却又狠不下心去亲手掐断两个嫌疑人唯一的活路。
基本上就是一出Hoffman的独角戏。
《卡波特》影评(四):电影微评:卡波特
这部电影看得我好“冷”。我就被男猪给吸引住了。菲利普·塞默·霍夫曼扮演的卡波特实在太霸道了,那种需要找人来赞美自己,发自骨子里的自私,自我,自傲,自恋,残忍以及伪善,让人不寒而栗。他自以为把杀人犯玩弄在股掌,但事实上同时他自己也被套进去而无法自拔了。奥斯卡影帝实至名归。
《卡波特》影评(五):提问 为毛没人写尼欧
我想说 为什么没人写尼欧
那句他是我唯一喜欢的你身上的部件
我看得很感动
好吧 我承认我坏掉了
但是我还是喜欢看这种淡淡的爱情
开头吸引我的是构图和风光,构图饱满、舒服,风光则显得荒凉,凄冷。卡波特与杀人犯都有过同样的困扰-在这个世界中如何定位自己,最痛苦的事是他人对自己有成见却无法被说服,那就随他们去吧,因为他们都是错的。角色内心探索的并不深入,故事本身已经很好看,男主角的演技尤其出色,独特的声线和气质令人印象深刻。
《卡波特》影评(七):前门走出的孩子
命运之书,总在中间翻开...
卡波特说,他和派瑞是在同一间屋子里长大的孩子,只不过他有机会从前门出去,而派瑞只能选择后门。
这就是被这部电影打动的地方。
对他人造成不幸的人本身也是不幸的,多些怜悯,不做麻木的看客,不幸就会少些吧。
《卡波特》影评(八):卡波特
传记提供对特定方面问题的思考,通常提起读者兴趣的是一些接触不到的人物,事实。从商业角度可以说是满足了窥探欲望,但我认为,更多的是把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以作家,编剧,导演,演员和当下价值观的视角去提炼这本书。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有几部我钟爱的电影作品的原著我看过读过的呢?有没有原著中蕴含的观点是无法被表达的呢?
让人精神痛苦的未必是对现实的无能为力,而是权衡后内心的深深歉意,或者说,是慌乱中未能施以援手的不得以,是无法正视人性弊病的软弱,不禁觉察,这样莽撞闯入任何人的生活确是有失尊重,这般人为左右他人权利的终期也不见会是善举,然而最坏的是当你无意中给了别人莫大希望却又在是非抉择中不置可否。终究是因为本性良善,才致不安。
《卡波特》影评(十):一部有背景的电影
当初这部电影获奖,是我看了简介就想看的片子。以前总是找不到。
他封笔?还是再也创作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