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背鸭子的男孩》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22-03-23 03:03: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背鸭子的男孩》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背鸭子的男孩》是一部由应亮执导,徐鋆 / 刘晓培 / 王杰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背鸭子的男孩》观后感(一):简说应亮

  固定镜头,长镜头,黑白片,方言,农村或者小城镇,是中国“社会现实主义文艺片”的标签群组,也成为众多年轻导演出位的上等选择。如果说这些标签在片中有什么共同的意味的话,那就是在尽量看起来不太蹩脚的前提下省钱。黑白片降低了布景的要求,方言降低了对演员的要求,固定镜头和长镜头又降低了对于拍摄难度的要求。在众多要求被降低之后,此类文艺片似乎成了信手拈来的一件简单的事情,其实大大不然。

  《背鸭子的男孩》是应亮05年的作品,大概是他的第一部长片,从短片过渡到长片的拍摄,其实需要诸多的改变与适应,从这部电影里,可以分明地看出剧本的断裂之处,譬如两个“父亲”角色之间,并无太大联系,是可以割裂成两个短片的。故事中要想旁敲侧击的东西也很多,譬如那个在政府门口屙屎的人,譬如广播里多次领导的讲话,应亮尽量想把自己的片子融进到时代之中,但和有相同野心的贾樟柯相比,他的个人情感味道太重了些。这个以后有空细说。

  弑父的结尾是早有预料的,但是那个血淋淋的直接的表现方式不是特别喜欢,如果只有那一个固定的远景,男孩持刀进去又持刀出来就好了。当然这可能是个人趣味的问题。

  但在看过的独立电影之中,特别喜欢导演应亮对于声音的把握,利用环境中的喇叭声,电视机里的报道,或者电台广播来交代故事背景和渲染影片气氛是其电影重要的一个标签。让影片的声音极为丰富、真实并且具有层次感。

  《背鸭子的男孩》观后感(二):电影人用作品证明自己

  《背鸭子的男孩》是一部诚意之作。全部“无偿参加本片拍摄和演出”的非专业演员表现出色,一上来粗糙的画面一定就会像筛子一样除去了很多观众。想想这何尝又不是件好事。

  17岁男孩徐云进城寻找6年不回家的父亲,在进城公交车上目睹身旁的刀疤男见义勇为,为乘客追回被偷的钱包并索取报酬,之后进城之后刀疤男帮他安顿了一个住处。之后却被邻居赶出,被街上的混混所困,警察出手相救并之后带男孩继续寻父。故事在徐云无意间听到别人电话口中自己父亲的名字,寻找到父亲而引起故事的高潮,父亲已认不出徐云是自己的儿子,并明确表示不可能回老家,徐云恼羞成怒下弑父。返乡途中见义勇为抓小偷并且索要报酬。回乡后把沾满鲜血的50元钱和父亲徐二的一撮头发埋到土地里。

  人物塑造是成功的。男孩要么是裸露着上身,要么一直穿着红色的背心,全片一开始妈妈就说“你这个娃儿脾气太怪了”,进城公交车上隔壁的刀疤男说“格老子脾气还怪哦 有点脾气你”,都显示了男孩内在倔强冲动的性格,为后面弑父做铺垫。

  刚到城里的时候,徐云小口吃西瓜,不敢过马路,与后面的改变:变化成为拿刀替父亲逼退了追债人,公交车上见义勇为形成鲜明的对比。

  片子里另外两个主要的人物,一个是刀疤男。在进城的公交车上,刀疤男说,“那时候老子进城的时候,拿那么鸡巴长把刀”“出来混,格老子,不要脸怕不要命的。你越是雄起,别人越是不敢欺负你”显得自己是个勇敢的男人。教男孩大口吃西瓜,把两个小混混撵走的行为都说明他是一个“雄起”且不好欺负的人。可是后来在影片的最后铁轨旁边,“雄起”的刀疤男还是被别人所追逐,接着在男孩的目睹下被暴打了一顿。

  另一个主要的人物是后来的警察。半夜撞见被混混们困住的徐云,把徐云带回自己家中,并且帮助徐云寻找父亲。他在吃宵夜的时候说,“脫下警察制服,我就什么都不是”。警察早路上看见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却不去接近, 好像徐云更像自己的儿子。路边的小孩对徐云说,“哥哥,你爸爸出事了”,原来警察被混混刺伤,徐云把警察送去医院,警察原本缺失的妻儿,在他入院后过来看望,徐云离开。警察对徐云的帮助和照顾就像是父亲一般,片中好多人也无数次的把警察认作是徐云的爸爸。

  应亮的片子里常用广播、喇叭和电视的声音来交代时代背景,传达许多的信息。他在他的别的片子里也表现了这一点。

  片子里面还有许多喜剧的元素,比如徐云误以为工地的所谓“徐总”是自己的爸爸,结果“徐总”是个美女。又比如徐云学刀疤男吃西瓜的桥段,在小区里面一个老人总是把“徐二”听成“喂猪”,都是幽默的表达。

  片子的最后,从发大水,到徐云返乡,一直到埋了沾满鲜血的50元钱和一撮头发,这个段落都是黑白的。朋友和我分析说,是因为已经实现了自己最初的要么把老爸带回,要么把老爸杀了的愿望,人生失去执着。最后画外音说他们要搬去几百里外的山里的时候,画面恢复了彩色。

  警察带徐云去拜在水中的佛像,徐云游到佛像边,用水抚摸佛像的脸。佛尚且不能自保,流落到了水中,且只剩下一个头像,但人们还是寄希望于他。表现人们内心的无助和无处寄托的希冀。

  整个片子多是固定好的镜头,应亮的另一个片子也是这个风格,片子的调度做的很好。虽然都是拍摄在小城镇的电影,不过一看镜头就和贾樟柯的不一样,贾樟柯有很多手持的镜头。

  我很喜欢发生在中国乡镇的电影,宁浩的《香火》,贾樟柯的以《小武》为代表的一系列、《立春》、《Hello!树先生》等等等等。中国的城镇农村比城市更有气质,更适合拍电影。散漫和虚无,质朴也有质地,总觉得拍出来的东西是粗糙的,有噪点的,但这样的东西都让我感到兴奋。比如农村里泥泞的路是很适合拍摄的,也许还会有小水坑,水坑里会有倒影,倒影里的光影会动。城市里的柏油路或者是瓷砖是没有这个质感的。我喜欢青砖瓦房,喜欢野花野草,喜欢陈年往事,喜欢有年代感的东西,喜欢生活的市井气息。

  如此小成本的电影,即使画质粗糙也瑕不掩瑜,内容最重要,技术的好坏只是成本的多少区别罢了。

  电影人不用多说什么,用作品证明自己,应亮的这部长片足以证明他的水准。

  《背鸭子的男孩》观后感(三):希望导演坚持下去

  一如大部分的独立小成本电影一样,电影的影像质量十分粗糙。贾樟柯导演的前几部作品也是那样,画面极其不清晰,但这并不影响一部电影成为一部好电影。

  作为青年独立电影导演,应亮导演经常被人拿来与贾樟柯导演作比较,从画面的粗粝感到对西部县城的钟爱,确实让人觉得有颇多的共通之处。

  本片和《三峡好人》一样也都关涉到了搬迁问题,关涉到了寻找的问题。电影开始时汽车的场景让我想到了《小武》,广播让我想到了贾樟柯导演的高音喇叭,毛主席像。那些流行歌曲让我想到了《小武》里的《霸王别姬》。和陌生人一同寻父让我想到了巴西电影《中央车站》。找到父亲时,看到父亲抱着自己的女儿,有另外一个小家庭时,想到了《菊次郎的夏天》里可怜的小正太。所以,在这些方面的剧情安排上导演应该也不无借鉴吧。

  讲述这样一个男孩寻父的故事,可以看到导演所要关涉的问题,也立即分辨出他和当时贾樟柯拍《小武》时切入点的高下。我认为还是贾樟柯更具有洞察力,贾樟柯的影像更有力量。贾樟柯通过讲述县城里的青年小武的故事,向我们展开了一幅90年代中国的社会图景。各种长镜头全景镜头下,九十年代中国人的面貌,普通人在大时代中的诉求以及中国社会所经历的转型都分毫必现。其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小山回家》里的那个长达6分钟的长镜头,这也是贾樟柯导演的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一个镜头之一。导演把镜头对准行走中的小山,人物在镜头之下一步一步慢慢的向前走,我们不禁自问,人物要走向哪里,要走到什么时候,九十年代的出路在哪里,中国又将走向什么样的未来。并且在贾樟柯的电影里经常有表现街头人潮涌动的广角镜头,下班的下班,回家的回家,各色的表情让人五味杂陈,这样的镜头很能引起观众对九十年代的回忆或想象,想象那时候的人在想什么,他们的梦想是什么。世纪末的迷茫,人情的疏离,人际关系的瓦解,道德的沦丧,县城的消逝,商品大潮的来袭,房地产的疯狂,这些都是导演所关心的话题,贾樟柯的电影几乎都有种纪实的震慑人心的美感。

  相比之下,应亮导演选择了这样一个男孩寻亲的故事。广播、电视的使用跟高音喇叭一样,还是讲的是话语权的问题,集权的问题。高音喇叭放在90年代是完全符合情景的,但是时间跨到了2000年之后,高音喇叭早已淡出人们的生活,再使用这一道具来象征集权似乎已不太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知道进入新世纪后,电视新闻、网络等便成了新的大众传播工具,话语权一部分的已经转移到了普通民众的手里,对于意识形态的控制早就不是高音喇叭那种粗笨的方式,而是渗入到人们的思维方式或生活方式。汽车里的广播,防洪的指示这些都说得通,但是在商店买东西通过电视,传达死讯的那个情景就不那么能经得起推敲的。很明显的可以看到,那个电视机是放在小商店的正中央,货架前面向外面摆放的,哪有小商店这样放电视机的,好像专门为了给过路人看电视似的。好的电影总是让观众觉得它的每一处都合情合理。前一阵子再看《朗读者》,充分的感受到这种完善之感,你感到主人公做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决定都符合你对人的想象。编剧只有在充分的了解了人之后,才能从剧本的内在叙事中发展出人性在矛盾冲突下所展现的美好、脆弱、罪恶。

  男孩寻父,乡村建设工业园区,房地产这些问题其实《小武 》已经讲得很明白了。我想说的是,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导演还是在说同样的问题,十年之后县城已不再是当年的县城,问题却还是同样的问题。今天看严复的《与外交报主人书》,讲洋务运动,讲中体西用,中国应怎样对待西方文化时,深刻的感觉有些问题尽管讲了百年之久,前赴后继的知识分子尽管给出了无数有建设性的方案,掌握权力有能力去实践的人却从未付出过一点实际行动,问题从未被得到好好解决。

  虽然导演还不够锐利,可是瑕不掩瑜。有些地方台词的设置得很好,充满了生活的人情世故。配乐恰到好处,群众演员掌握得也是相当不错。另外,蜀中人民的那种气质通过方言的使用,真实场景的取景,细节的设置从而把握得很生动很准确。

  故事本身是很感人的,父亲这个角色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是男子气?是安全感?是炫耀的虚荣?是渴望长大的成人世界?是憎恨的对像?是反叛的对象?父亲,母亲,在东方人的情感世界里至关重要,家、朋友、故土,这是中国人传统的情感联结方式。最终男孩还是弑杀了父亲,没能逃脱这场人伦悲剧。要是侯孝贤导演来拍,或者还会是像北野武那样,男孩看到父亲有了另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后,无限伤感的回到乡下,回到母亲身边,回到那样的乡村的劳作与生活。那一辈的导演对于善与美和乡土情怀还是有更多的坚持,这与他们的成长年代不无关系。至少生活还从未像现在这样疏离土地,谄媚物质。

  《背鸭子的男孩》观后感(四):不一样的青春

  农村的青春说起来似乎总跟朴实、憨厚、纯真、原始扯上关系,而城市的80后们又总是颓废、奢靡、创意、搞怪......类似的主题让我们腻味,但是在大声展上海站展出的电影作品《背鸭子的男孩》却给我展示了一道截然不同完全出乎意料的青春轨迹。

  大陆导演应亮的作品,这两年颇兴的小成本数字电影。画面并不精致但不乏可圈可点的景致。英文名叫TAKING FATHER HOME,比中文更直白些,就是讲一个农村孩子背着两只鸭子只身去从未涉足的城市寻找做包工头的父亲的故事。这种旅途、寻找的主题我本身就是很喜欢的。但是同时他所面对的群体一样让我陌生。男孩通过寻找完成自我的成长与救赎——当然这是我们观者和影者硬扣的帽子——男孩只有一个心思:找到爸爸,把他带回家,不然就杀了他。男孩的寻父之旅把农村和城市结合了起来,使这次青春的故事背景如此暧昧不清。通常的,遇到了很多人,而他的身份使这些人也同样为我们所不了解——混黑道的刀疤胖大叔、热心但不会表达的胖警察、一心为钱的包工头、飞车党小混混...但他们又完全不是商业电影中的光鲜养眼,而是各个操着浓重的地方口音,粗野,鄙视文化,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男孩背着的鸭子与他们相遇分开,其他人之间也发生各种关系(例如警察要逮刀疤,又与飞车混混因为男孩结仇而被刺)与父亲却一次次错过,最后无意间得到了消息。影片充满了未知与可能,但一切似乎又合情合理。故事讲得很巧妙很高级,让人很怀疑这个看似城乡结合部的小地方竟然可以发生得如此戏剧。

  更可贵的是影片几乎每个人都自然表现,丝毫不做作(唯一不喜欢的竟然是那个大妈

  《背鸭子的男孩》观后感(五):被洪水冲走的人们

  我希望我能对一切事物都保有最真挚的感情,看《背鸭子的孩子》,就是一次最真挚的感情付出。小成本的独立电影里最能看到一个电影人的态度,惊叹于小电影内容的饱满,演员完全来自生活,看不到哪怕一个面瘫群众演员。我是在《单向街》上了解到应亮的故事,行走在边缘,从来不尝试去融入一个电影圈,保持自己独立的视角,即使参加电影比赛,也不主动去宣传,连大会主席都责怪他的随意使得他们差点错过一部真挚的电影。大学毕业回到妻子家乡去,用家庭Video拍摄电影,看到最后谢幕时“感谢XXX全体乡亲”,你就知道这是一部多么乡土气息的电影。将自己熟悉的世界呈现给观者,才会是一部真实的电影,哪怕是再平白的画面再简单的处理也能让人感觉到其中的真情。

  被冲走的父亲:背鸭子的男孩,去找父亲,没有找到被经济大潮冲走的父亲,却遇到一个非亲非故一个善良的警察“父亲”,不知道那时在岸边玩耍的小孩对背鸭子的男孩说“你父亲出事了”他是否有一种被击穿的感觉,到底谁才是他的父亲,我相信他已经开始在内心挣扎了,在最后,他救了非亲非故的“父亲”,杀了背叛他和母亲的亲生父亲。

  被冲走的男孩:背鸭子的男孩,走的时候,一个姑凉对他说:“徐云,你一定要回来哈!”可是被冲走的孩子已经再也回不来了,周围人关于父亲流言蜚语已经让这个少年的心产生扭曲,看似瘦弱的身体里却埋下了一颗非要将父亲带回来的种子,否则他就要杀了父亲,当你看到他吃西瓜时那敬小慎微的样子或许很难联想到后面的弑父情结,可是6年的积怨已经让他内心失去了对父亲的所有眷念,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带回父亲,至于是否可能带回父亲都不是他思考的空间,当内心被这个念头占据时,为了达到目的,似乎善恶在他心中都失去了意义。他或许也曾经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开头扔石子的情节,和同父异母妹妹玩耍的情节,可是现在他什么也没有了,所有的一切念头都被冲走,只有一个孤立失去支持的念头。

  被冲走的佛像:背鸭子的孩子的父亲是在城里做包工头,加入城市化的大潮,不管乡下亲生儿子和曾经的妻子在城市组建新的家庭,抛弃了农村人的质朴;而背鸭子的孩子的乡村马上就要成为工业园区;而城市中的人们失去了曾经平静安全的生活(一对对的骑摩托车飞驰而过狂欢的人)。这正如被冲走的佛像离开了它的庙宇,人们都被冲走了,离开了他们原有的生存空间;没了庙宇的人们也失去了曾经的信仰,就像背鸭子的孩子被一群骑摩托男子围绕着,一圈又一圈失去理智的吼叫,或许这就对光怪陆离的最好解释,最好背鸭子的男孩蹲坐在路中间,这个时候他已经失去了他的信仰他的理智。

  洪水来自哪里?

  电影里我们听到广播里传出了宣传机器丑陋的声音“自贡市人民,顾全大局,团结一致,勇于牺牲的行为,最大限度保全了我省下游其他城市的安全,与洪水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现实中的开闸泄洪在宣传机器的包裹之下变成了一次全民发自内心的选择,当她嘶吼着伟大胜利的时候有多少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个体为集体的牺牲在中国好像永远是理所应当毋庸置疑。洪流之下有多少悲剧在发生无人关心。

  “是党做出的正确选择,顺理成章,众望所归。”

  洪流仍在继续,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幸免。

  《背鸭子的男孩》观后感(六):中国特色的独立电影

  這是一部中國特色的獨立電影。

  但,且慢,什麼是獨立電影?

  當然,這是一個很難概括的定義,但我們總可以用一些關鍵詞將其定位在一個大致的範圍內。

  在海外,獨立電影通常跟實驗電影、技術先驅、挑戰人體(生理)極限等關鍵詞聯係在一起,是在藝術領域對主流電影的挑戰。但在中國,獨立電影的實驗性削弱了,更多的體現出了反集體主義的傾向,是在政治領域對主旋律宣教片的反叛,這些獨立電影與改革開放前電影最大的不同在於,鏡頭開始對準被時代浪潮裹挾著的每一個個體,開始關注那些被時代撞倒的人。

  除了這部《背鴨子的男孩》之外,較為大眾所熟知的獨立電影還有张元的《妈妈》、賈樟柯的《小武》以及杜海滨的《1428》。這四部片子兩部來自90年代,兩部來自千禧年之後。

  改革開放前,負責生產滿足中國近十億人口精神文明需求的是16家國有製片廠,被生產出的影片會由中影公司統一收購,再下放給各個放映單位進行公映。換言之,國家決定電影生產的題材和數量,國家投資拍攝,國家審查發行,電影行業就是國營產業。

  中國的獨立電影始與20世紀90年代,四人幫破產了,國門打開了,電影廠盛況不再了,社會主義的光輝理想模糊了,大鍋飯沒有了,包分配沒有了,人們原本只需麻木接受的集體式大腦開始被迫運獨立轉適思考,一部分轉得快的人拿起了手中的攝影機:去反思,去尋找,去記錄,去暢想。

  這些一馬當先的獨立思考者雖在國內難逃被禁止的命運,但卻幾乎是立刻被海外電影節所接受并褒獎。也許這些獨立電影人都未曾審視過自己的電影中是否有如此大的反體制意義,但在外國評審與觀眾心中,“被禁“的標籤似乎足以保證這些影片與西方意識形態的親近性。

  中國獨立電影的民族國家身份和現實主義題材,充分滿足了西方受眾對古老東方以及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窺視慾望。禁片的評判標準似乎也與一般的劇情片或是紀錄片不同,一旦一個影片被套上了禁片的標籤,影片本身的藝術性就不再重要了,人們會開始特別關注它為什麼被禁?被禁的原因有多大政治層面的考量?

  如此看來,中國的電影很像中國的政治體制,既不像社會主義又不像資本主義。張英進將這種四不像的狀態描述為后社會主義。我以為,也可以叫做中國特色的獨立電影。

  《背鸭子的男孩》观后感(七):其实可以更好。

  看《背》是朋友的介绍,他在北师大参加的一个放片会还是什么活动的时候看到了应亮导演的作品。之后非常推崇,不管是在之前没有和我见面,在网络上。还是和我见面之后都反复的提起。反复的推荐。

  朋友如此的推荐,于是对影片的期待也就很高。可能也是因为太高的期待没有得到回报,所以对《背》有些失望。

  看看别人的评价,好像两级分化挺大的。有人说像贾樟柯。

  总得来说就是形而上的东西没有被消化成具体的事件和人物。这些形而上的东西对部分观众和国外评奖的机构来说都具有相当的吸引力。那些城市扩大,工业园区吞噬乡村等等的话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回避的话题。但是这些问题应该从现实的社会现象上升成形而上的一些思考,再从这些形而上的思考升华为一个精彩的故事。

  我在这里并不是批评《背》的故事不精彩。也不是説《背》的人物不丰满。只是觉得这样的故事和人物都还又很大的挖掘潜力,但是讲故事的人却没有继续下去。真是又点遗憾。

  其实可以更好的。我期待看应亮导演的其他作品。同时在这里向应亮导演表达我的敬意。

  《背鸭子的男孩》观后感(八):真实的、不需要逻辑

  真实的情感,从来都是和逻辑不大介的。连对立都不是,完全是两股道上开的车。只是有时我们功利的思想,或者说是理智的思想,决定我们的行动,有时是感情决定我们的行动。通过行动,表现出真实的情感,就是我们剧中的那个十七岁男孩—徐云。他倔强而敏感。为了寻找离开六年的父亲,背着两只鸭子离开大山,坐车进入陌生的城市。他接受一个混混真诚的帮助,并在心里感激。在他学那样大口吃西瓜的时候,在他得知混混杀人后狠狠吃西瓜的时候,在他对前来追父亲要债的人挥舞刀子“他不要脸,我不要命”的时候,当他在回程的车上帮人抓小偷并说“我不是白帮忙”的时候,他用行动表现了自己的情感。在那个时候,他是否意识到自己把那个混混当作一个老师,甚至就像一个父亲呢?和警察在一起时,他不肯吃饭却偷偷跑掉,是否因为对方的身份,还是因为自己面对小流氓时怯懦的表现而羞愧?小河中,徐云慢慢地把水林到佛头上去冲洗,让人伤感,让人伤感。

  这是一部很真实的电影,真实的不需要任何推理和逻辑。场景取自生活,行动出于自然,感情极为真实,情节更是不会有任何的曲解。就像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一样,它最具有表现力。

  几个非职业演员,三万块人民币,一部DV,成就这部电影。向应亮致敬。!!!

  自然写于09年元旦

  《背鸭子的男孩》观后感(九):带爸爸回家

  电影青年应亮导演的长片处女作,优酷上有在线看。

  这应该说是一部DV作品,但是网络上的各种DV片几乎已经把“DV作品”一词给糟蹋了,简直就成了低素质垃圾短片的代表。但人家这一部是真正的电影。

  优点很多。我想创作者自己应当也很清楚。剧本认真,摄影考究,固定镜头里的演员调度花费了很大心思,与主干情节交织行进的洪灾的次情节也很用心,效果也不错。最好的是电影声音的运用和处理,建立了丰富的视听空间。

  缺点方面,一是镜头方面有点“过份考究”了,反而有许多显得刻意的地方。有点为镜头而镜头的意思。这个让我想到了《PTU》的一些镜头调度。既然都提到老杜了,说明是我要求有点过高了。我是觉得如果能做到杨德昌那种不露痕迹就最好了。这个当然是需要经验和积累的,相信以后会更好。另外,尽管很多镜头都很好,但真正有力度的镜头还是有点缺。只有一个,男孩做在海边看佛像,很意味深长的镜头,这样的镜头再多一些就好了。

  第二是在细节上着墨太多。细节当然是重要的,细节成就真实嘛。电影里生活的质感需要细节来充实。但是电影毕竟不是生活,故事是生活的提炼。细节是不能对叙事无甚意义的无节制地运用的,否则会使影片显得拖沓以及沉闷,观众会不耐烦,有谁有耐心观察生活里的细小事物呢,观众不是创作者。在看这部影片时我确实有几次不耐烦的经历,这是需要创作者反思一下的。

  第三是演员念台词文艺腔的问题。这个其实也不多,但是有的,台词再生活化一些会更好。比如开始男孩离村的时候,女孩子在后面喊的几声“你一定要回来啊”,很不舒服。其实整体来看,导演调教演员的能力还是可以的,毕竟都是业余演员嘛,不算差了。但是里面有一个演员是比其他所有演员都要好很多倍的,她就是男孩在外地的那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才三四岁,那种状态太好了,百分百地自然。这是做演员的理想境界,但是不可能的,哈哈。因为小孩不会在意什么摄像机,他的表演就是生活。

  最后一点,男孩一定要在结尾杀死父亲吗?如果要父亲死,可以有一百种方法。当然,这是导演自己想要的表达,其实也没什么问题,也不能说不合理,只是我个人不喜欢这种极端的表达方式。可能是国产片这种生猛地充满压抑感的处理我见太多了,始终不能习惯。我更希望从国产片里见到光明的东西。我经常想,就像《疯狂的石头》那样的好玩的电影,为什么结尾一定要死人呢?不死不可以吗?

  总体来说,《背鸭子的男孩》是个不错的电影,也算是挺成熟了,一个除了信念和技术以外一无所有的电影青年,走到这一部,已经是成功了,希望他的电影之路越走越广。

  《背鸭子的男孩》观后感(十):父亲请回家

  背鸭子的男孩。

  画面一:

  背鸭子的男孩徐云走很长的山路坐车进城找六年了一次家都不回的父亲,幸福宾馆801室,关于父亲,16岁的徐云所得知的,只有这个地址以及父亲包工头的身份。

  在车上,徐云遇见了改变他一生的中年。

  刀疤抓了个扒手,将被偷去的钱包还给失主,并且说:这事不是白做的。失主连连点头,给了他十块钱。

  不明白刀疤怎么会给徐云留下那么深的印象,或者说让举目无亲的徐云觉得他可以信任。徐云一路跟着刀疤,让他帮他找个落脚的地方。刀疤先是不耐烦,而后又答应了下来。

  在过街天桥上,徐云和刀疤坐在台阶下吃西瓜。刀疤看着徐云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着西瓜,非常不耐烦地说:男人吃西瓜不能这么婆婆妈妈。要雄起。

  画面二:

  刀疤将徐云带到朋友被公安局贴了封条的住处。临走时,刀疤向徐云收200块钱的房租,徐云很为难地表示自己身无分文,并让刀疤带走他的两只鸭子。刀疤推辞不下,带着鸭子走了,并给了徐云50块钱。

  刀疤前脚刚出门,邻居们叫来了警察,抓走了徐云。

  派出所内,徐云一声不吭地抱头坐着。看被带回的闹事的酒鬼又一次酒后闹事。在这儿,徐云遇见了又一个差点儿为他丧命却丝毫不能改变徐云人生观的警察。

  画面三:

  中年警察带着徐云在烈日下奔波,按着他给的在城市变迁里消失了的地址找徐云的父亲。

  小卖部。中年警察走进去打电话。徐云抬头,电视里正播放着通缉令。刀疤的相片赫然出现在荧屏里。

  碰了多次钉子,中年警察将徐云带到河边,指着湍急河水里的佛像对徐云说:这是洪水时从山上冲下来的,据说很灵。

  话音一落,徐云豪不犹豫地脱了衣服跳进河里。

  连警察都相信佛祖能帮助他找到父亲。

  一直信着啊,信着啊,我们储备的能量好象只是为了到另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接受各式各样的拒绝。然后我们开始连自己都不知是否真实存在的信仰。慢慢地,自己的意志就被淡忘。这样的人生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被摧毁。同样的也能一夜之间倒塌重建。可是很明显地,徐云并不拥有——或者说,导演并不准备让徐云拥有重建的能力。他只是让徐云低着头,带刻着父亲名字的匕首,一言不发地往前走。

  这时响起的背景音乐,一个男的非常悲凉的吟哦声。就好像所有过往以及未来都可以不存在的班驳。也不用在意接下来要去哪里,做什么。

  画面定格在徐云一遍又一遍从河里捧起水来冲洗佛像的身影上。

  徐云上了岸,还来不及将衣裤穿戴好,走来手拿风筝的小男孩,他对徐云说:哥哥,你爸爸出事了。

  徐云往来时路上奔跑,看见中年警察倒在血泊里,一群社会青年骑着摩托车从他身边呼啸而过。警察身边散落了两支冰棍。

  画面四:

  医院里,徐云意外地遇见了他父亲在城里新娶的女人以及在病床上躺着的他同父异母的妹妹。

  医院门口,徐云坐在卖凉糕的老人身边,看着警察离异的妻子以及儿子匆匆跑进医院里。

  徐云一直坐着,等着女人抱着小女孩走出医院,不停在身后跟着,穿过长长铁轨来到一个很破旧的住宅区。徐云的包工头父亲破产了,四处躲债。景况今非昔比。母女回了家,惊喜地发现徐云的父亲徐二出现在门前。而后,徐云站在简陋的门口前再三再四地犹豫着,跑走,又跑回,狠狠踢了几下门愤怒地离开。

  开始下雨了。到处是洪水越过警戒线,让市民立刻撤离的广播提示。

  小小徐云站在铁路旁,与这座雨水中荒凉的城一样,显如此绝望与不知所措。

  这时刀疤迎面跑来,边喊着:徐云,躲开。后面紧紧跟着几个光着上身的打手。徐云站到一边去,看着刀疤没有跑出多远就被拉住一通乱打,后面开来一辆车,又下来几个人将刀疤拉进车里。

  雨越下越大。

  画面五:

  徐云找到父亲窝藏的据点,在工地上十分不显眼的破屋子里。徐云在父亲即将被两个追债的人带走时出现。被愤怒与无助充斥着的徐云挥舞着那把匕首把父亲从那两人手里拉出,喊着刀疤告诉他的话。不要脸怕不要命的。

  终于诺大的工地上只剩他们父子了。而徐云悲哀地发现父亲并没有认出他。父亲只是站在他身后问是否曾在他工地上干过活。徐云问徐二,还回家吗。老家

  徐二就像听到笑话般大笑起来,坚决地说绝对不会再回去了。而后请进了屋子。徐云在门外不甘心地接着问。

  你真的不回去了吗。

  不了。

  滂沱大雨。

  徐云进了徐二的屋子。

  雨停了。

  徐云满身鲜血地靠墙坐着,面无表情。徐二躺在地上,鲜血淋淋。

  徐云起身,割一缕他父亲的头发。

  回家的车上,徐云就像在怀念刀疤般地坐着和刀疤一样的事,在车上抓扒手,问失主要钱。

  徐云的家还是徐云的家。徐云却早已经不是要进城带回父亲的徐云。

  画面五:

  徐云赤手挖洞

  画面突然变黑白。

  徐云拿出刀疤给他的那张沾着血迹的五十元钱,小心地包好他父亲的头发,埋进土里。埋走了整个来不及长大的少年。画面慢慢地恢复了原来的色彩。绿色的树黑色的土还有依然穿着红背心的少年。

  就像真的把父亲带回家一样,

  故事结束了。

  没有人哀叹也没有人哭。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背鸭子的男孩》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